王超
-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延边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尿道外口恶性黑色素瘤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2022年
- 恶性黑色素瘤多发生于皮肤,罕见发生于泌尿系统,而原发于尿道外口的恶性黑色素瘤更为少见,国内外报道较少。因肿瘤生长于尿道外口,常常误诊为尿道外口肉阜、尿道旁腺囊肿等良性肿瘤,延误患者的治疗,故应引起首诊医师注意。对于高度怀疑尿道黑色素瘤,术前应完善腹股沟区彩超,胸部CT等检查明确有无转移,术中行快速病理检查明确肿物性质,及时行根治性手术,避免错过患者最佳治疗时机。
- 王超田升日吴文元董秀哲王立国
- 关键词:恶性黑色素瘤手术治疗泌尿系统
- 聚合物夹移位形成膀胱结石1例
- 2024年
- 聚合物夹(Hem-o-lok夹)使用安全、简便,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手术中,但所引起的各种并发症亦随之增多.延边大学附属医院于2023年6月收治了1例Hem-olok夹移位至膀胱内而形成膀胱结石的患者,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86岁,于2023年6月在外院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术中应用Hem-o-lok夹结扎前列腺神经血管束及膀胱、尿道残端吻合口处缝线,术后2周拔除留置导尿管.患者诉自拔除导尿管5周后出现排尿困难伴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但未就诊;术后3个月因排尿困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而就诊于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入院后行全腹部CT平扫示膀胱壁增厚,膀胱内多发结石(图1),直径最大为2.0 cm,膀胱憩室.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后给行经尿道手术,术中见尿道内口针孔样狭窄,采用导丝联合筋膜扩张器逐级扩张尿道内口至F22,进镜观察膀胱,可见膀胱侧后壁小憩室形成,膀胱内多枚结石;以钬激光击碎结石后见较大的2枚结石核心为Hem-o-lok夹,使用异物钳将结石取出(图2),更换等离子切割环3-9点位充分切开狭窄的尿道内口,留置导尿管后术毕.2周后拔除导尿管,术后随访6个月,患者自行排尿通畅.
- 刘炳呈王超李晓刚
- 关键词:膀胱结石手术
- 高位硬膜外阻滞导致偏瘫1例原因探讨及经验教训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1例高位硬膜外阻滞导致偏瘫的原因,总结经验和教训。方法:回顾我院1例诊断为右乳腺癌术后;右上肢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会诊讨论记录和病情演变过程。结果:高位硬膜外阻滞并发症一般比较严重,副肿瘤综合征虽然在临床上少见,但也要引起广大临床医师的重视。结论:高位硬膜外阻滞需严格掌握适应证、提高操作安全。
- 王超张广建
- 关键词:硬膜外阻滞偏瘫
- 3例气肿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探讨
- 2022年
- 气肿性肾盂肾炎是一种罕见的能引起肾实质和肾周围组织感染及弥漫性坏死的病变。其特征是致病菌在肾实质、肾集合系统和肾周组织内可产生大量的气体,病情凶险,容易发展为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2020-2021年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收治了3例气肿性肾盂肾炎患者,其病情严重程度不同,也采取了不同的治疗方案。结合关于气肿性肾盂肾炎的相关文献针对其诊治方案进行讨论和总结。
- 王超田升日吴文元董秀哲王立国
- 关键词:气肿性肾盂肾炎糖尿病
- 双侧输尿管异位开口伴右侧输尿管末端囊肿1例
- 2024年
- 输尿管异位开口是泌尿外科一种罕见的先天发育畸形,常伴有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单纯输尿管异位开口少见;输尿管末端囊肿同为泌尿系畸形性疾病,囊肿可在膀胱内,也可在膀胱外,以膀胱内多见,末端呈球状膨大,双侧输尿管异位开口合并输尿管末端囊肿在国内外未见报道。我院于2022年6月收治了1例双侧输尿管异位开口合并右输尿管末端囊肿患者,结合2种罕见泌尿外科畸形疾病的文献复习,现报告如下。
- 王超吴文元田升日
- 关键词:输尿管末端囊肿输尿管异位开口内镜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