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丽华
- 作品数:12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六朝时期佛性论思想及其流变
- 2012年
- 中观般若学和涅槃佛性论为佛教的重要内容。传入中国后的早期佛教以中观般若学为主。由于中国传统心性思想的特点和中国固有神性观念的影响,后来中观学逐渐被以心性为主的涅槃佛性论代替。涅槃佛性论以如来藏佛性为特征。如来藏佛性论调和了真心妄心之争并与阿赖耶识论融合,适应了当时社会需要,使涅槃佛性论得以普及。如来藏佛性论符合中国人的心性思想习惯,有利于人们进行成佛向善的修行努力。
- 韩丽华
- 关键词:佛性如来藏
- 儒家德性伦理论析被引量:6
- 2011年
- 中国儒家心性哲学属于完全意义上的德性伦理。儒家哲学中包含着仁爱、良知、诚敬、慎独、尽心知性、节欲等德性伦理思想。这种启发人性美德的内在心性修养论的德性伦理是规范伦理所无法相比的。这正是儒家心性德性伦理的特征和优势。儒家德性伦理的仁爱良知根植于人的内心,并从人性的内在性上进行德性修养以求得德性之真谛。这可以解决根植于外部的规范伦理所不能解决的人的良知问题。
- 韩丽华
- 关键词:中国古代哲学
- 先秦儒家人性论及其演变被引量:1
- 2011年
- 先秦儒家人性论多从单一方面强调性无善恶或是性善、性恶,这种单一性的人性论不能从根本上合理地解释人作恶的原因和修善的可能性。但是先秦儒家人性论开启了人性本善和向善修养的人性论之先河。先秦儒家人性论经汉唐三品人性论、唐代李翱性善情恶的复性人性论,发展为宋明时期的"心统性情"的一心二门人性论,具有其必然性。儒家人性论的发展中,先秦儒家人性论具有性善论起源的启蒙作用。
- 韩丽华
- 关键词:先秦儒家人性论启蒙
- 佛教对李翱复性思想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李翱在其《复性书》中提出性善情恶的观点,并以寂然不动的入静之法来去情复性、回复本有的善性。佛教的如来藏思想、《大乘起信论》的一心二门思想、天台宗的"性具善恶"及"一念无明法性心"、禅宗的"自性即佛"及"无念为宗"、梁肃的"复性明静"思想,都有复性思想,都对李翱的复性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韩丽华
-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浅谈老庄道家人生修养的柔性特质及其启示被引量:2
- 2010年
- 虚静、柔弱、无为、无欲构成老庄道家思想的柔性特质。老庄道家的至柔至虚使其因无为而无不为,因其至柔故能至刚。道家柔性的人生修养思想以阴柔、恬淡、清净的向道之思引领人们走出尘世纷扰,求得心灵宁静。道家柔性的人生修养论启示我们不受物欲牵累,摆脱俗世纷扰,在尘世中寻求一份世外桃源和人间净土。
- 韩丽华
- 关键词:虚静柔弱无欲
- 论“一心二门”的儒家复性思想
- 2012年
- 唐代李翱开启、宋明道学家继承并发展的儒家"一心二门"模式的人性论为性善情恶的人性复性论,认为人性具有先天善性和后天恶情两种因素,由一体之心开出性情二门,性善情恶,主张通过复性去掉恶情回归善性。复性就是由后天恶情向先天善性复性,复归善性。一心二门、性善情恶的人性复性论是人性复性向善的理论基础,为弃恶从善的道德教化和人生修养提供了理论依据。
- 韩丽华
- 关键词:儒家性善复性
- 回归诚明——李翱《复性书》研究
- 深受韩愈“道统”思想影响的李翱,以传承儒家“道统”为职志,敏感于当时兴盛的佛教和道教对儒学的巨大冲击所造成的文化危机,对当时儒学乃至于整个儒学发展史进行了深入的反思性研究,由此认识到,自汉代以来注重注疏训诂的解经及研究天...
- 韩丽华
- 关键词:《复性书》学术形式
- 知其白守其黑:老庄道家思想的本真性被引量:1
- 2011年
- 老子庄子向道而思返朴归真的本真性、反其道而行之知其白守其黑的辩证性、齐万物齐是非的相对性思想,在于显示一种无为无欲、大智若愚的超脱境界。这种超然世外的出世主义情怀可以使人们抛弃尘世物欲的诱惑,避免纷争与浮躁,过一种无欲、清净的生活。这对于受累于尘俗中茫然无助的人们有着很深的启示作用。
- 韩丽华
- 关键词:本真返朴归真相对性
- 一心二门式的儒家复性思想评析
- 2012年
- 先秦儒家的告子性无善恶论、孟子性善论、荀子性恶论皆把人性单一化,不能合理地说明人性的构成及人行善或作恶的原因。儒家"一心开二门"模式的性善情恶复性论认为,人性具有先天善性和后天恶情两种因素,由一体之心开出性情二门,主张以复性的方式去掉恶情回复善性。复性就是由后天之恶情向先天之善性复性。一心二门、性善情恶的复性论是人向善复性的基础和道德教化的根本,为弃恶从善的道德教化和人生修养提供了依据。
- 韩丽华
- 关键词:性善一心开二门复性
- 李翱的性善情恶复性思想
- 2011年
- 李翱的《复性书》表达了其性善情恶(惑)的性情思想,"性"为人先天纯善的本性,不生不灭。"情"为人后天因受外欲诱惑而生的善恶混杂的杂染心性,是对"性"的掩盖而生的迷惑心性。因惑情使人作恶堕落,所以要去情复性,以寂然不动的复性之法回复纯善之性。
- 韩丽华
- 关键词:复性至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