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腾腾

作品数:17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会议论文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0篇小鼠
  • 6篇血管
  • 5篇胰岛
  • 5篇胰岛素
  • 4篇脑血
  • 4篇脑血管
  • 4篇反应性
  • 3篇血管反应
  • 3篇血管反应性
  • 3篇鼠模型
  • 3篇缺血
  • 3篇小鼠模型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脑血管反应
  • 3篇脑血管反应性
  • 3篇基因
  • 3篇梗死
  • 3篇亨廷顿病
  • 2篇动脉

机构

  • 17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17篇吴腾腾
  • 16篇裴中
  • 10篇陶玉倩
  • 9篇李明月
  • 4篇张赛
  • 3篇梁凤银
  • 3篇李洵桦
  • 3篇曾译萱
  • 2篇黄如训
  • 2篇何小飞
  • 1篇吴超
  • 1篇梁秀龄
  • 1篇苏凤娟
  • 1篇付清玲
  • 1篇罗传铭
  • 1篇胡昔权
  • 1篇张丽颖
  • 1篇任惠霞

传媒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2014国际...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制备延缓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型病程进展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在制备治疗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的药物中的应用以及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在制备延缓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发病进程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能有效改善脊髓小脑性共...
付清玲裴中尤桦菁方淑斌吴腾腾
阿尔兹海默病小鼠不同时期脑血管的功能改变及机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散发性阿尔兹海默病(sAD)小鼠模型早期、中期脑血管功能改变及机制。方法:通过脑室内注射链脲霉素建立sAD模型,造模2周后采用Morris水迷宫评估小鼠认知功能,验证模型成立;利用活体成像技术检测假手术组、早期组(造模1周)、中期组(造模3个月)小鼠脑皮层动脉、穿支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对短暂高碳酸血症的血管反应性,并分别使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及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吲哚美辛阻断其相关通路,观察各组同种血管反应性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造模2周后sAD小鼠学习、空间记忆能力显著下降。与假手术组相比,造模1周小鼠的脑皮层动脉、毛细血管的反应性均显著下降,皮层动脉反应性于造模3个月时恢复,而毛细血管反应性无明显恢复。L-NAME可显著增加sAD小鼠脑动脉、毛细血管反应性。吲哚美辛可明显减弱sAD小鼠脑动脉反应性,但对毛细血管无影响。结论:sAD小鼠早期存在的脑血管功能损伤,可能参与认知障碍的发生和发展,其机制与一氧化氮通路改变有关。
李明月陶玉倩胡昔权张丽颖吴腾腾裴中
关键词:脑血管反应性一氧化氮
活体双光子成像观察小鼠CO2脑血管反应性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 活体观察小鼠脑血管短暂吸入5% CO2后反应及初步探讨其内在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双光子成像技术,在磨薄的颅窗下观察小鼠脑皮层动脉、穿支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对吸人5% CO2的扩张反应,分别使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
李明月吴腾腾张赛梁凤银罗传铭何小飞任惠霞黄如训裴中陶玉倩
关键词:脑血管反应性双光子活体
胰岛素对脑梗死急性期缺血周边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究胰岛素作为一种血管活性物质,对光化学法诱导脑梗死小鼠模型急性期缺血周边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6-8周C57雄性小鼠12只,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n=4),阴性对照组(n=4),以及梗死组(n=4)。
吴腾腾李明月邝亚晗裴中陶玉倩
胰岛素对脑梗死小鼠梗死周围区血管直径和梗死体积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胰岛素对脑梗死小鼠梗死周围区血管直径和脑梗死体积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 C57/BL6j 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 =5)、脑梗死组(n =15)、脑胰岛素抵抗组(n =5)和脑胰岛素抵抗梗死组(n =15)。采用光化学法制作脑梗死模型,侧脑室注射链脲霉素建立脑胰岛素抵抗模型,双光子共聚焦显微镜在体评价小脑延髓池注射胰岛素20 min后梗死周围区血管直径的改变。脑梗死模型制作后立即经小脑延髓池给予人工脑脊液或胰岛素(10 ng/ml),并于梗死后24 h评估胰岛素对脑梗死体积的影响。结果胰岛素对正常对照组小鼠各类脑血管直径均无显著影响,但能显著收缩脑胰岛素抵抗组和脑胰岛素抵抗梗死组梗死周围区脑动脉[分别为(-23.16±6.86)%和(-23.32±6.40)%; P 均〈0.001]和穿支动脉[分别为(-15.20±5.51)%和(-16.40±4.27)%;P 均〈0.001],对脑静脉直径无显著影响。脑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组以及脑胰岛素抵抗梗死组与脑胰岛素抵抗组胰岛素的血管活性效应均无显著差异。胰岛素可使脑梗死组脑梗死体积显著缩小[(9.0±1.0)mm3对(6.0±1.2)mm3;t =4.294,P =0.002]。而胰岛素治疗对胰岛素抵抗脑梗死组脑梗死体积无显著影响[(12.6±2.3)mm3对(11.6±1.7)mm3;t =0.782,P =0.456]。结论胰岛素能减轻正常小鼠缺血性脑损伤且不影响梗死周围区脑血管直径,但对脑胰岛素抵抗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并不明显,可能与其对梗死周围区的缩血管效应有关。
吴腾腾李明月邝亚晗裴中陶玉倩
关键词:脑梗死胰岛素小鼠
亨廷顿病基因治疗的进展与挑战被引量:1
2019年
亨廷顿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基因治疗是控制病情进展甚至实现根治的有效手段。随着反义核苷酸疗法在亨廷顿病基因治疗中获得初步成功,针对基因组水平及mRNA水平的各项技术也正在积极开发、改良,在不久的将来相继开展临床试验。本文围绕亨廷顿病基因治疗的现状、发展方向及临床挑战,开展相关研究状况的综述。
裴中吴腾腾
关键词:亨廷顿病基因治疗反义寡核苷酸
胰岛素对小鼠脑梗死缺血周边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胰岛素对活体小鼠脑梗死后缺血周边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SPF级雄性6周龄C57/BL6j小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n=5),脑梗死组(B组,n=15),脑胰岛素抵抗组(C组,n=5),脑胰岛素抵...
吴腾腾李明月邝亚晗裴中陶玉倩
亨廷顿舞蹈疾病潜在的临床生物学标记物探讨
目的 探讨已确诊的亨廷顿病患者临床症状(运动症状以及非运动症状),探讨眼球扫视运动与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3-2014年至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亨廷顿病患者,对其绘制完整的家谱图并记录详细的临床资...
曾译萱吴超吴腾腾李洵桦梁秀龄裴中
以外泌体为载体的小干扰RNA递送能够显著降低亨廷顿病转基因小鼠中huntingtin的表达
在BACHD及N1717-82Q亨廷顿病小鼠模型中探究以外泌体为载体的小干扰RNA(siRNA)递送,降低huntingtin蛋白的效能.构建改造载体并转染293T细胞,使其分泌之外泌体膜上表达有靶向神经元的狂犬病毒糖蛋...
吴腾腾余梦超张丽陈熹裴中
关键词:亨廷顿病蛋白表达免疫机制
活体观察小鼠脑室注射链脲霉素后脑血管反应性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脑室内注射链脲霉素小鼠模型脑血管反应性在造模后不同时期的动态变化及其内在机制研究。方法:使用双光子活体成像技术,在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造模早期组、造模中期组通过磨薄的颅窗观察小鼠吸入1min 5% CO2后脑...
李明月陶玉倩裴中黄如训吴腾腾梁凤银张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