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腾飞

作品数:7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数值模拟
  • 2篇周边海域
  • 2篇海域
  • 2篇分潮
  • 2篇值模拟
  • 1篇导纳
  • 1篇地形
  • 1篇信息服务
  • 1篇遥相关
  • 1篇印度尼西亚贯...
  • 1篇印度洋偶极子
  • 1篇再分析资料
  • 1篇数值模拟研究
  • 1篇同化
  • 1篇年际
  • 1篇年际变化
  • 1篇浅滩
  • 1篇热带
  • 1篇热带印度洋
  • 1篇资料同化

机构

  • 7篇国家海洋局第...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国家海洋局
  • 1篇国家海洋环境...
  • 1篇宁波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7篇徐腾飞
  • 5篇王永刚
  • 5篇魏泽勋
  • 2篇王新怡
  • 2篇李淑江
  • 1篇范斌
  • 1篇杨学联
  • 1篇张志远
  • 1篇徐晓庆
  • 1篇冯伟忠
  • 1篇周慧
  • 1篇李洪平
  • 1篇滕飞
  • 1篇高秀敏
  • 1篇汪一航
  • 1篇王立伟

传媒

  • 2篇海洋与湖沼
  • 2篇海洋科学
  • 1篇海洋学报
  • 1篇海洋技术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渤海主要分潮的模拟及地形演变对潮波影响的数值研究被引量:13
2015年
基于FVCOM数值模式,利用1972年和2002年水深岸线数据,分别对渤海主要潮波系统进行模拟,研究了水深岸线变化对渤海主要分潮的影响。结果表明渤海地形演变会引起各分潮无潮点位置移动和振幅的改变,其中M2、S2分潮黄河口附近无潮点位置向东北方向迁移20km以上,且渤海湾湾顶振幅减弱,莱州湾内振幅增强;K1、O1分潮位于渤海海峡附近的无潮点亦向东北方向偏移,移动距离为10km左右,且渤海湾湾顶振幅明显减弱。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敏感性数值实验,对导致黄河口外M2分潮无潮点位置移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在岸线不变的情况下,水深变化导致无潮点向东北方向迁移;而岸线变化导致无潮点向东南方向迁移。
李秉天王永刚魏泽勋王新怡徐腾飞曹国娇
关键词:潮波系统数值模拟FVCOM
印度尼西亚贯穿流及其周边海域季节内变化研究综述被引量:3
2015年
印度尼西亚贯穿流(Indonesian Throughflow, ITF)是全球气候系统和热盐环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太平洋与印度洋在低纬度进行水体及热量交换的唯一通道,对维持全球大洋物质、动量和能量平衡有重要作用[1]。最近的研究表明, ITF还可能是热带印度洋年际异常信号进入赤道太平洋的重要海洋信号通道,对热带印-太气候变异有着显著影响[2]。此外, ITF及其附近海域也是大气季节内振荡(Madden- Julian Oscillation, MJO)最为活跃的区域[3]。MJO一方面引起表层海温的剧烈变化,影响印度季风的爆发及持续[4],进而通过降水调节ITF及其周边海域海表温盐分布,引起ITF表层流速变化;另一方面,在季风转换期,赤道中印度洋 MJO 激发产生赤道Kelvin 波继而向东传播,并在印度洋东边界以沿岸Kelvin 波的形式沿苏门答腊-爪哇岛链继续传播,最远可以穿过龙目海峡抵达望加锡海峡,影响 ITF 在该海峡处的流量[5]。早先,由于缺乏ITF海域高时间分辨率的观测资料,针对 ITF 变化的研究多集中在季节到年际尺度,仅有少数数值模拟结果讨论了ITF海域的季节内变化。随着观测资料不断丰富,特别是INSTANT(International Nusantara Stratification and Transport)国际计划的实施,积累了ITF海域大量的温盐及海流高时间分辨率的连续观测资料。对这些观测资料的分析显示,在ITF主要流经海峡(如龙目、翁拜、望加锡海峡),存在明显的海洋季节内信号,该信号在望加锡海峡处最大可以减弱2 Sv(1 Sv=106 m3/s)的南向海水输送[6]。印尼群岛海域地形复杂,在考虑印尼群岛部分海域水深较浅和群岛区域复杂的岸线形状这些客观条件情况下,短时间尺度的海流波动对局地的海水混合以及 ITF 的水团输运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因此,加强这一区域季节内时间尺度的信号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曹国娇魏泽勋徐腾飞李淑江
关键词:印度尼西亚贯穿流季节内变化热带印度洋赤道太平洋大气季节内振荡
一种基于相对导纳计算次要分潮经验同潮图的推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相对导纳计算次要分潮经验同潮图的推算方法,对某一主要分潮n,利用导纳An、次要分潮m相对于主要分潮n的相对导纳R<Sub>m/n</Sub>推出次要分潮m的振幅H<Sub>m</Sub>和迟角g<Su...
徐晓庆魏泽勋王永刚李淑江范斌徐腾飞滕飞高秀敏
文献传递
海洋再分析资料中IOD-ENSO遥相关的海洋通道机制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本文利用滞后相关分析,研究了海洋再分析资料(SODA、ORAS4和GODAS)中的IOD-ENSO滞后遥相关关系,并与观测资料进行对比。结果显示,3套再分析资料中热带东南印度洋秋季海表温度/海表高度异常和赤道太平洋冷舌次年秋季海表温度/海表高度异常之间显著相关,与观测结果一致。在次表层,观测和再分析资料均显示,热带东南印度洋秋季海表温度异常与赤道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异常之间的显著相关关系在冬季至次年秋季沿赤道太平洋垂向剖面向东移动,并于次年夏季和秋季在冷舌区上升至海表。热带东南印度洋和赤道太平洋冷舌滞后1年的相关关系是由海洋通道机制引起的,即IOD事件引起印尼贯穿流流量异常,导致赤道太平洋温跃层异常,激发赤道Kelvin波向东传播,从而影响赤道中-东太平洋冷舌海表温度异常。观测及SODA与ORAS4资料中,热带东南印度洋和赤道太平洋冷舌滞后1年的相关关系在去除ENSO信号后仍然显著,表明海洋通道机制是独立于ENSO事件的;而在GODAS资料中,这些显著相关关系在去除ENSO信号后消失。印尼贯穿流流量异常和Nio3.4及DMI(Dipole Mode Index)指数之间超前-滞后12个月的相关关系显示,在SODA和ORAS4资料中,印尼贯穿流流量同时受到ENSO和IOD的影响,与观测结果一致;而在GODAS中,印尼贯穿流流量异常仅与Nio3.4指数显著相关,极少受到IOD事件的影响,这部分解释了GODAS资料中去除ENSO信号后,IOD-ENSO滞后遥相关关系消失的原因。
徐腾飞周慧
关键词:印度洋偶极子
基于卫星测高资料的班达海海平面季节及年际变化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本文基于法国空间局AVISO提供的格点化绝对动力地形(MADT:maps of absolute dynamic topography)资料,分析了1993年1月—2013年12月班达海(Banda Sea)海平面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班达海海面高度的季节变化主要表现为12月到翌年4月西北季风盛行时较高,7月到10月东南季风盛行时较低,全年变化幅度为16.5cm;班达海东部近阿拉弗拉海(Arafuru Sea)与西南部近弗洛勒斯海(Flores Sea)海平面随季风转换表现出"跷跷板"形态。海平面的变化受比容海平面变化和海水质量变化共同调制,其中比容海面高度季节变化振幅为14cm左右,约占海平面变化的84%,并且班达海比容海平面的季节性空间分布与总体海平面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因此比容海平面的变化是造成班达海海平面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而风生Ekman流引起的海水堆积会影响班达海东北部的海平面高度。年际尺度上,班达海海平面与ENSO事件密切相关,月平均海面高度异常EOF分解第一模态方差贡献率高达96%,第一模态时间序列(PC1)滞后Ni?o3.4指数1个月左右时相关系数达到–0.76,远超过95%置信度水平;相比之下,IOD事件对班达海海平面的影响较小,PC1与印度洋偶极子指数(DMI)之间的最大相关系数仅为–0.3,低于95%置信度水平。并且月平均比容海平面异常和动力地形异常之间的差异在ENSO事件期间显著增大,表明ENSO事件引起的平流输送在班达海海平面高度年际变化中起到重要作用。
王立伟王永刚徐腾飞魏泽勋
关键词:班达海海面高度
南海及周边海域风浪流耦合同化精细化数值预报与信息服务系统简介被引量:5
2015年
面向社会需求,建立覆盖南海及周边海域的高分辨率风-浪-流耦合同化数值预报与信息服务系统。系统包含耦合同化数值预报模式、海洋动力环境数据库与可视化平台两部分。其中,耦合同化数值预报模式由中尺度大气数值预报模式、海浪数值预报模式和区域海洋环流数值模式,在C-Coupler耦合器中进行耦合,引入集合调整Kalman滤波同化模块,在耦合预报前进行大气、海浪和海流的同化后报模拟,为耦合预报模式提供更为精确的初始场。预报结果经海洋动力环境数据库和可视化平台处理后,通过二维和三维可视化展示,向用户提供直观的南海及周边海域海洋环境预报产品。
魏泽勋徐腾飞王永刚李洪平杨学联冯伟忠张志远
关键词:资料同化
江苏近海风暴潮增水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为研究江苏近海海域风暴潮的特性以及为该海域风暴潮增水变化机理及后报做铺垫,本文基于FVCOM(Finite Volume Coast and Ocean Model)海洋模式和Jelesnianski圆形台风风场模型,建立了江苏近海风暴潮数值模型,并对江苏近海的天文潮以及1109号台风和1210号台风引起的风暴潮进行模拟。结合验潮站水位观测,研究了连云港站和吕泗站的天文潮和风暴潮增水过程。我们将风暴潮与天文潮非线性作用下的风暴潮增水和纯风暴潮增水过程进行对比,讨论了天文潮与1109号和1210号台风风暴潮之间的非线性作用引起的增水特征。结果均表明,在天文潮高潮时,天文潮和风暴潮之间的非线性作用可以抑制增水,在天文潮低潮时,天文潮和风暴潮之间的非线性作用有利于增水。除了气象因子以及天文潮和风暴潮之间的非线性作用外,该海区的地理环境也对台风风暴潮增水产生影响。因此对江苏近海的海岸线变化和浅滩地形变化进行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海岸线变化对该海域的风暴潮增水影响较小,江苏沿海岸线的向外推移使得江苏海域风暴潮的增水略微上涨,而本文所设计的地形的变化对风暴潮增水影响较大。
何顺之王新怡徐腾飞徐腾飞王永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