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艳秋

作品数:55 被引量:89H指数:5
供职机构:青海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青海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4篇成像
  • 14篇磁共振
  • 8篇慢性
  • 8篇磁共振成像
  • 7篇血管
  • 7篇灌注
  • 6篇动脉
  • 6篇慢性高原病
  • 6篇棘球蚴
  • 6篇棘球蚴病
  • 6篇高原病
  • 5篇心肌
  • 5篇影像
  • 5篇影像学
  • 5篇大脑
  • 4篇心肌灌注
  • 4篇心脏
  • 4篇冠状
  • 4篇冠状动脉
  • 4篇白质

机构

  • 46篇青海省人民医...
  • 15篇青海大学
  • 1篇济宁医学院
  • 1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山东省肿瘤医...
  • 1篇济宁市第一人...
  • 1篇陕西省安康市...
  • 1篇安阳市肿瘤医...

作者

  • 46篇孙艳秋
  • 20篇张永海
  • 5篇韩秀敏
  • 5篇杨梅
  • 3篇郭亚民
  • 3篇白峻虎
  • 3篇汪静静
  • 3篇邓文友
  • 3篇董永兴
  • 2篇张强
  • 2篇王学玲
  • 1篇赵顺云
  • 1篇李兴华
  • 1篇蔡其刚
  • 1篇颜春龙
  • 1篇申梅岭
  • 1篇郑峰
  • 1篇刘素萍
  • 1篇孙鹏飞
  • 1篇赵丰平

传媒

  • 6篇中国血吸虫病...
  • 4篇实用医学影像...
  • 4篇临床医学进展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高原医学杂志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辐射卫生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新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分子影像学杂...
  • 1篇磁共振成像

年份

  • 4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7篇2018
  • 10篇2017
  • 10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T定量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7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可预防和可治疗的疾病,慢性咳嗽、咳痰、气短等呼吸道症状和不可逆性气流受限是其主要表现,最终导致呼吸衰竭是其主要致死病因,并且病死率很高[1]。肺功能检查(pulmonary function tests,PFT)是证明COPD患者存在气流受限的重要检查,但此方法存在许多不足。
张田宝孙艳秋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检查PULMONARYCT气流受限呼吸道症状
高海拔地区急性胰腺炎肝损害的影像学表现
孙艳秋张永海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肝损害肝功能MSCT
不同检查方式对心肌缺血的研究进展
2022年
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正常情况下机体可通过自身调节,促使血液供需相对恒定。当某种原因导致心肌血液供需失衡,就构成真正的心肌缺血。心肌缺血后导致的心肌损伤是一种复杂的病理过程,涉及炎症、能量缺乏、氧化应激、心肌细胞死亡等改变以及多种复杂信号通路。现阶段临床多通过冠脉CT、冠脉造影、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核磁共振以及心电图等方式对心肌缺血进行诊断,本文结合既往研究资料对这几种方法诊断心肌缺血的价值及最新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刘秀孙艳秋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心肌灌注冠状动脉造影
不同程度慢性高原病大脑灰白质的扩散加权成像研究
孙艳秋张永海
高原地区不同病因所致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超声表现
2015年
目的:分析高原地区不同病因所致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TPV)的超声表现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分析64例CTPV患者的门静脉系统及周围相关脏器的超声表现,并与血管造影、MRI、CT及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超声诊断CTPV 62例,诊断符合率96.8%,高原地区病因构成主要为门静脉血栓,其次为门静脉癌栓、肝包虫压迫等;肝硬化门静脉血栓表现为门静脉管壁连续、完整,血栓与管壁分界清晰,管腔内无血流,肿瘤组门静脉癌栓则反之。不同病因组之间CTPV的数目、内径及脾静脉的内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肿瘤组中门静脉左右分支均受累、开放的侧支(胆支、胰支)较多,恶性病变形成门静脉癌栓较良性血栓的阻塞程度重,阻塞范围广。囊性肝包虫病灶体积较大,对门静脉的压迫、阻塞较其他病因组更严重。结论:CTPV病因构成和超声表现具有高原特点,彩色多普勒超声对CTPV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诊断本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王金环丁瑞花于国英杨秀兰李萍孙艳秋
关键词:门静脉海绵样变性不同病因彩色多普勒超声
扩散峰度成像对慢性高原病大脑灰白质微结构改变的研究
目的 探讨扩散峰度成像技术对慢性高原病及正常人大脑灰白质弥散特征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5例慢性高原病患者和16例正常人均行常规MRI及DKI扫描,测量大脑灰白质相应感兴趣区内的平均峰度值、径向峰度值及峰度各向异性值。
张永海孙艳秋
关键词:慢性高原病磁共振成像
肝癌微波消融术后疗效的CT评价
2017年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在肝癌微波消融治疗术后疗效判定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6月在超声引导下行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治疗的60例肝癌患者,定期进行CT增强扫描检查,观察微波消融的效果及肿瘤复发的情况。结果肿瘤残留或原位复发的主要征象是消融区的边缘呈带状或结节样强化,或随访过程中肿瘤体积的不断增大。在微波消融治疗后的首次CT复查中,72个(80%)病灶出现完全坏死。在随后的CT随访复查中,8个消融灶出现肝内原位复发。结论增强CT能有效评价MWA疗效,在其长期随访过程中,能为肿瘤消融术后治疗提供可靠诊断依据。
杨梅林存山张永海孙艳秋
关键词:肝肿瘤微波消融术消融技术
1H-MRS在鉴别脑泡型包虫病和脑结核瘤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鉴别脑泡型包虫病和脑结核瘤中的价值。方法:12例脑泡型包虫病患者和10例脑结核瘤患者接受了1H-MRS检查,观察各代谢物波峰变化并比较两组病例Lip峰阳性率的差异和Cho/Cr...
孙艳秋张永海
关键词:包虫病结核瘤磁共振波谱
盆腔深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合并会阴部疝一例
2017年
患者女,49岁,2年半前出现左臀部肿胀不适伴局部隐痛,近5个月来左臀部肿块逐渐增大并突出,并下腹坠胀感及排便困难。一般情况:饮食、睡眠欠佳,小便正常,大便困难,近期体重无明显变化。体检:腹软,下腹部轻度压痛,无腰大肌刺激,左侧臀部及会阴局部突出,质软,可推移。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及肿瘤标记物均正常。
邓文友孙艳秋黄晓姗
关键词:左臀部黏液瘤侵袭性会阴部大便困难
心肌CT灌注成像技术在高原心脏病中的应用进展
2022年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 CTA)因其检查简单、无创已作为无创筛查冠心病的首选技术手段,但其仍存在诊断特异性较低,仅限于解剖学水平,且有高估狭窄程度的倾向。而随着CT技术的蓬勃发展,CT心肌灌注成像(CT-based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 CTP)技术已经开始成熟,能更为准确地反映冠状动脉狭窄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反映心肌微循环情况,评价心肌灌注分布、心室功能,得到心肌的生理学和功能学信息。本文通过分析高原心脏病发病机制及心肌CT灌注成像技术在高原心脏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韦楠孙艳秋
关键词:高原心脏病CTP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