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璟
- 作品数:6 被引量:6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一种基于色差系统的黄茶闷黄程度的控制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色差系统的黄茶闷黄程度的控制方法,属于茶叶加工技术方法领域。由于黄茶的外观色泽好坏关乎到黄茶的整体品质,且闷黄是否适度对色泽影响较为显著,因此准确控制黄茶闷黄程度可以有效提高黄茶的色泽及整体品质。主要...
- 许勇泉尹军峰戴前颖王璟
- 定量描述分析在茶汤滋味评定中的应用被引量:31
- 2015年
- 目的研究用量化数据来判断茶叶的滋味品质,并确定茶叶感官品质特征与化学成分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定量描述分析方法,对同一鲜叶原料加工的炒青、云尖和龙井的8种感官滋味特征分别进行定量描述,并绘制出反映滋味特征的雷达图,应用Excel和SPSS18.0软件进行相关的数据分析。结果云尖在苦度、浓度、强度和涩度这4个感官特性上要弱于炒青和龙井,在鲜度这一感官特性上要强于炒青和龙井;8种茶汤滋味特征中的浓度、鲜度、苦度、涩度与茶叶化学成分具有相关性。结论定量描述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判别茶叶滋味特征,更直观地表现茶叶的滋味差异,阐明了浓度、鲜度、苦度、涩度与不同茶叶化学物质间的相关性。
- 杨悦华再欣张海伟王璟王淑娟夏涛戴前颖
- 关键词:感官评定SPSS分析
- 基于色差系统的黄茶外观色泽评价模型构建及其关键物质基础分析被引量:23
- 2017年
- 基于市售黄茶外观色泽的色差分析结果和感官审评得分,建立色泽指标与外观色泽评分之间的关系函数,并进一步分析其与生化成分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黄茶在外观色泽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对黄茶的整体品质有极显著影响(P<0.01);由色相(O)值经数据转换所得的色度(P_s)值与外观色泽评分有较好的相关性;建立了P_s值-外观色泽评分的二次拟合模型,经验证,模型准确率为98.9%,P_s值可用于分析黄茶外观色泽品质;P_s值与茶红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总叶绿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由此可知黄茶干茶的外观色泽与这两种生化成分有关。本实验建立了黄茶外观色泽的色差评价方法,可为黄茶色泽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王璟高静刘思彤汪芳戴前颖许勇泉尹军峰
- 关键词:黄茶色泽
- EGCG与杨梅素相互作用对茶汤色泽呈现的影响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究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与杨梅素的相互作用对绿茶茶汤色泽呈现的影响。【方法】以茶叶中主要的多酚类物质EGCG和杨梅素作为研究对象,将单独的EGCG、杨梅素以及EGCG与杨梅素混合母液分别溶于pH 5.0磷酸缓冲液,在100℃水浴中热处理10h,观察其颜色变化,采用色差仪、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3种溶液的颜色变化规律,并根据溶液的色度值结合动力学方程,建立3种溶液颜色变化的动力学模型。【结果】光谱及色度变化结果显示:EGCG与杨梅素混合母液的色泽变化较其单独母液明显,从淡黄色变成红色;EGCG与杨梅素的相互作用能加深色度的变化,且两者均对混合母液的黄变、红变起作用。互作试验表明,杨梅素能加速EGCG黄变、红变的趋势,EGCG对杨梅素色泽变化有辅助作用。结合颜色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在色泽变化中杨梅素对混合母液的红变起到主要作用,EGCG对混合母液的黄变起到主要作用。【结论】EGCG与杨梅素对色泽变化存在互作效应。
- 何媛媛王璟杨悦高静王淑娟高丽萍夏涛戴前颖
- 关键词:EGCG杨梅素动力学分析
- 石墨茶的工艺恢复被引量:3
- 2015年
- 就加工工艺参数对石墨茶品质的影响进行初步探索,通过对不同加工工艺参数石墨茶的感官审评和内含物质测定,筛选最优的加工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揉捻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投叶量10 kg、揉捻时间15-20 min;二青程度应控制茶叶的减重率在30%左右;炒小锅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投叶量5 kg、炒制时间60 min、叶温控制在(50±5)℃;炒大锅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投叶量13 kg、叶温控制在(45±5)℃.该工艺参数下制得的成品茶,其有效化学成分含量较高,且外形、香气和滋味较佳.
- 王淑娟李明智宁井铭童城王璟杨悦方世辉戴前颖
- 关键词:揉捻感官品质
- 洗茶对绿茶品质的影响被引量:5
- 2015年
- 为了用科学的角度来诠释洗茶绿茶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通过用盖碗分别冲泡六安瓜片、朵型毛峰和条形毛峰,设置不淋洗、淋洗3s和5s,采用感官审评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绿茶也可以淋洗,淋洗时间建议为3s;高嫩度的绿茶建议短时淋洗。
- 王淑娟杨悦何媛媛王璟戴前颖
- 关键词:淋洗感官品质化学成分分析灰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