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颖
- 作品数:14 被引量:57H指数:5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友谊医院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更年期多学科管理门诊探讨与实践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更年期门诊采用多学科管理医疗模式,医疗团队包括医生、护士、营养师以及药师、中医师、心理咨询师。方法根据更年期女性的生理特点,对其进行全身系统性的检查,全面客观地评价其更年期状况;提供健康生活方式,运动指导,并进行饮食评估,指导合理膳食;同时优化用药,提高药物依从性,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做到安全合理;医患共同决策,获得全方位治疗方案。结果通过对每位更年期患者的健康评估,有针对性的更年期保健知识的宣教,锻炼及饮食指导,使患者生活方式得到改善。专家进行一对一的心理疏导与精神支持,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辅以药物治疗的方法。使疾病一周得到明确诊断,一月获得显著疗效,达到医患双方满意,使患者保持健康的心理和生理状态。结论更年期多学科管理门诊的建立,使疾病管理及随访得到保障,建立了完善的就诊流程,为更年期妇女提供了系统的检查及个体化指导。
- 李卫民王芳李晋升成叶利王小华崔志刚高凤霞张晓颖崔彦玲郝淑萍任静恩王晓丽丁爽
- 关键词:更年期
- 基于吞咽安全性评估的摄食管理在老年衰弱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基于吞咽安全性评估的摄食管理在老年衰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老年科住院的126例老年衰弱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摄食管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吞咽安全性评估的摄食管理,为期1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误吸发生率、生活质量及衰弱状态。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及简明健康问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高于本组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误吸发生率分别为11.11%(7/63)、33.33%(2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吞咽安全性评估的摄食管理可以有效改善衰弱老年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降低误吸发生率。
- 张晓颖赵乐妍胡洁琼张炜
- 关键词:老年人衰弱吞咽障碍安全性评估
- 老年吞咽障碍患者营养支持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研究老年吞咽障碍(DD)患者营养支持需求情况,并分析影响患者营养支持需求可能的因素。方法前瞻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老年医学科接收180例DD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时参照微型营养评定法(MNA)评估营养状况,以评价营养支持需求情况;设计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记录患者基线资料,经单因素与多因素检验,分析老年DD患者营养支持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180例老年DD患者经评估,患者营养支持需求较高86例(47.78%),需求一般94例(52.22%);初步比较不同营养支持需求患者的资料后,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慢性疾病、咀嚼功能低下、家庭月收入低均、日常生活能力低下均是老年DD患者营养支持需求高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老年DD患者营养支持需求普遍偏高,可能受患者合并慢性疾病、咀嚼功能低下、家庭月收入低、日常生活能力低下等因素影响,临床应重点关注上述因素,重视早期干预。
- 赵天雪张晓颖赵乐妍王一胡洁琼
- 关键词:吞咽障碍营养支持咀嚼功能家庭收入
- 老年2型糖尿病伴衰弱患者吞咽功能和安全进食行为的调查及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调查并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伴衰弱患者吞咽功能和安全进食行为现状和危险因素,为临床早识别、早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95例2型糖尿病伴衰弱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Tilburg衰弱量表(TFI)、进食评估问卷调查工具-10对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伴衰弱患者吞咽功能与安全进食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95份,回收有效问卷291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8.64%。吞咽功能与安全进食异常组有94例、吞咽功能与安全进食正常组有197例,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病程、TFI评分、文化程度、慢病共病数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OR=1.047,P=0.024)、TFI评分(OR=1.147,P=0.009)、慢病共病数(OR=1.282,P=0.035)是老年2型糖尿病伴衰弱患者吞咽功能与安全进食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伴衰弱患者吞咽功能和安全进食行为异常较为普遍,糖尿病病程、衰弱和慢病共病数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 于佳张晓颖胡洁琼张炜
- 关键词:老年人衰弱吞咽功能
- 老年糖尿病患者初次使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体验的质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通过质性研究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初次使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rt-CGM)的体验。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2年1—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接受rt-CGM的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式、个性化、一对一深入访谈收集资料,以质性研究内容分析法总结访谈资料,提炼并对主题进行解释。结果在本次访谈中,共获得5个主题,其中,动态血糖监测前有2个主题,分别为患者对rt-CGM的认可度高、期望了解血糖波动情况是患者接受rt-CGM的主要目的;动态血糖监测后有3个主题,分别为rt-CGM异常血糖报警会给患者带来消极情绪、患者对使用rt-CGM时仍需每天测4次指尖血血糖的校准方法存在分歧、患者质疑rt-CGM测量数据的准确性。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愿意接受rt-CGM,但仍存在较多误解。医护人员应从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的正确认知、加强护士规范化操作培训等多方面,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对策,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使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
- 屈小伶张晓颖李媛媛王丽娜刘岩李小娇张炜
- 关键词:糖尿病老年人血糖自我监测动态血糖
- 某三甲医院老年专科病房住院患者体力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分析某三甲医院老年专科病房住院患者体力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老年专科病房住院患者184例患者.采用体力活动状况调查表进行体力活动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分为高体力活动组和低体力活动组.收集其一般资料,评估其日常生活能力、营养状况、心理状况、认知水平等,采用逻辑(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患者体力活动的因素.结果:184例患者中有128例"体力活动状况调查表"评分在10分以下,56例患者评分在10分及以上.低体力活动组占比69.57%,高体力活动组占比30.43%.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老年住院患者体力活动可能与其年龄、主要照顾者、生活自理能力、营养状况、认知功能,是否接受过体力活动相关的评估、益处介绍、建议、帮助使用社区资源以及反馈和支持等有关;年龄、生活自理能力、营养状况以及是否接受体力活动建议及其反馈和支持是影响老年住院患者体力活动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老年住院患者体力活动不足,年龄、生活自理能力、营养状况以及是否接受体力活动建议及其反馈和支持是影响老年住院患者体力活动的影响因素,临床可对老年住院患者进行相应的指导和建议,并建立反馈机制,提供社会支持.
- 张炜胡洁琼张晓颖陈佳李小娇
- 关键词:老年住院患者
- 住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衰弱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0
- 2021年
- 目的观察住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衰弱发生情况,分析患者衰弱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168例住院老年COPD患者的资料,统计患者衰弱发生情况并分组,比较2组患者主要资料,将可能因素纳入,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找出衰弱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168例COPD患者,发生衰弱21例,发生率为12.50%;发生与未发生组的血红蛋白、疾病接受度、白介素-6(IL-6)、25-羟基维生素D(25-OH-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其他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红蛋白低表达、25-OH-D低表达和疾病接受度差均是住院老年COPD患者衰弱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IL-6低表达是住院老年COPD衰弱发生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血红蛋白低表达、25-OH-D低表达、疾病接受度差和IL-6过表达均会增加住院老年COPD患者衰弱发生风险,临床应重视伴有上述风险因素的住院老年COPD患者的早期合理干预,以减少衰弱的发生。
- 刘岩张炜张晓颖屈小伶赵乐妍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衰弱血红蛋白白介素-625-羟基维生素D
- 基于吞咽功能评估的老年衰弱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的模型研究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 明确基于吞咽功能评估对老年衰弱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4月—2021年12月明确诊断的119例老年衰弱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吸入性肺炎组(n=44)和无吸入性肺炎组(n=75)。采用Fried衰弱表型量表和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分别对患者衰弱和吞咽功能进行评估。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明确影响老年衰弱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模型。结果 同无吸入性肺炎组患者相比,发生吸入性肺炎患者合并糖尿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病、低蛋白血症、独居和吞咽功能异常比例显著升高(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OR=3.10)、脑卒中(OR=4.59)、慢性阻塞性肺病(OR=6.76)、独居(OR=3.69)以及吞咽功能异常(OR=4.68)是老年衰弱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该模型预测老年衰弱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的曲线下面积为0.87。结论 进行吞咽功能评估有助于预测老年衰弱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的风险,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 常雪赵乐妍张晓颖刘岩
- 关键词:老年衰弱吞咽功能吸入性肺炎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病
- 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危险因素分析及相应护理策略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PTB)的危险因素及相应护理策略。方法选取老年糖尿病患者87例,根据是否合并PTB分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DM+PTB)组41例和单纯糖尿病(DM)组46例。收集两组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指标并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发生PTB的危险因素,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护理策略,比较护理前后DM+PTB组指标变化。结果①两组病程、BMI、血糖控制情况(FPG、2hPG、HbA1c)、TC、TG、糖尿病并发症、血糖监测和规律用药、饮食和运动控制、肺结核家族史和接触史、肝肾功能、吸烟人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发现,PTB与病程、BMI、血糖控制(FPG、2 hPG、HbA1c)、TG、糖尿病并发症、肺结核家族史及接触史、肝肾功能损害、吸烟呈正相关,与规律监测血糖、规律药物治疗、良好控制饮食、规律锻炼成负相关( P<0.05或P<0.01);③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血糖控制( FPG、2 hPG、HbA1c)、TG、良好控制饮食、规律锻炼、规律用药、规律监测血糖、肺结核家族史和接触史、肝肾功能异常和吸烟是糖尿病合并PTB的独立危险因素;④3个月后,DM+PTB组护理后FPG、2 hPG、HbA1c及吸烟人数均较护理前明显降低,规律饮食、锻炼、用药及检测血糖的例数均明显提高( P均<0.05)。结论病程长、血糖控制不佳、TG高、饮食、运动、用药和血糖监测不规律、有肺结核家族史和接触史、肝肾功能异常和吸烟的糖尿病患者容易合并肺结核。根据危险因素制定护理对策可有效控制血糖,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 毕莉莉张晓颖张炜
-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肺结核护理
- 老年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1个月内发生吸入性肺炎Nomogram预测模型构建
- 2024年
-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1个月内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影响因素,并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以期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方法 选取老年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280例为研究对象,按7∶3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n=196)、验证组(n=84)。统计建模组、验证组患病后1个月内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及其临床资料。建模组中采用Lasso、Logistic分析吸入性肺炎发生的影响因素,并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在验证组中对Nomogram预测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 建模组中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42.86%,验证组中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44.05%;较高年龄、有肺部基础疾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HISS)评分增加、体位不当、未经电磁刺激治疗、有咽部残留及外周血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水平、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NLR)、白细胞计数与红细胞计数比(leukocyte-erythrocyte ratio, LER)升高为吸入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Nomogram预测模型预测吸入性肺炎发生的AUC为0.957,且校准度、临床效用良好(P<0.05)。结论 高龄、有肺部基础疾病、NHISS评分增加、体位不当、未经电磁刺激治疗、有咽部残留及外周血CRP、NLR、LER水平升高为老年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该模型对吸入性肺炎发生具有一定预测价值,有助于临床早期筛查高风险患者并进行有效防治,减少吸入性肺炎发生。
- 胡洁琼张晓颖
- 关键词:脑梗死吞咽障碍吸入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