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晓 作品数:4 被引量:13 H指数:2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美国中华医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天文地球 更多>>
医事服务费试点对医生薪酬及工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了解医事服务费试点后医生在薪酬和工作方面发生的变化。方法选择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作为研究现场,该院自2012年9月启动"医药分开"试点。依据滚雪球法确定样本,按照信息饱和原则决定访谈样本量,采用个人深入访谈法,对1名医院中层管理者和14名医护人员进行访谈。访谈核心内容包括医事服务费试点前后院科薪酬分配方式、个人薪酬构成、试点后薪酬增长量;试点前后被访者日常工作内容、工作量方面发生的改变以及对当前薪酬与工作量的匹配程度、对医生劳动价值的体现程度等个人看法。采用MAXQDA10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结果试点后,医生薪酬构成中增加医事服务费一项,其每月薪酬总数增加,门诊量大、职称高的医生薪酬增加幅度较大。以药物治疗为主的内科诊室门诊量增长明显,以技术治疗为主的外科和口腔科,门诊量变化不大。在其他政策并行推进后,大处方、不合理处方现象得到改善。结论医事服务费的设立使医生薪酬数量增加,体现医生劳动价值;规范医生诊疗行为的同时,也使不同科室医生的工作量发生改变。 王冰玉 张文晓 郭泽华 刘大锦 谢铮 崔涛 简伟研 王志锋关键词:医生 某小学学生地震逃生自救教育效果评价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了解小学生地震逃生和自救知识的知晓情况,并对课堂教育效果进行评价,为制定合理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方便抽取的北京市某小学四至五年级小学生112名开展地震逃生和自救知识的干预活动,通过即时评价和二次评价了解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小学生选择地震时躲避在桌椅之间、床边、书桌旁为正确躲避地点的学生数分别占总人数的8.0%,14.3%和13.4%;现场情景模拟中,83人(72.8%)选择躲避在课桌下面。干预后即时和二次评价中多数题目知晓率均有提高,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通过切实可行的干预活动,可以提高小学生地震逃生与自救知识的掌握情况。 王冰玉 白文兴 刘大锦 张文晓 刘清 孙昕霙关键词:自然灾害 1,4-萘醌老化黑碳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活性氧和DNA链断裂的影响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1,4-萘醌老化黑碳(1,4-naphthoquinone aged black carbon,BC/1,4-NQ)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活性氧水平和DNA链断裂的影响。方法:分别用BC/1,4-NQ及相对应质量浓度的BC和1,4-NQ(BC/1,4-NQ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0.0/0.2、20.0/0.4、40.0/0.8、80.0/1.6、160.0/3.2 mg/L,BC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0.0、20.0、40.0、80.0、160.0 mg/L,1,4-NQ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2、0.4、0.8、1.6、3.2 mg/L)染毒16HBE细胞24、48、72 h,通过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细胞毒性。再以不同剂量的BC/1,4-NQ(20.0/0.4、40.0/0.8、80.0/1.6 mg/L)、BC(20.0、40.0、80.0 mg/L)、1,4-NQ(0.4、0.8、1.6 mg/L)染毒16HBE细胞24 h,采用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探针(DCFH-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通过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以Olive尾距为指标,评价DNA链断裂遗传毒性。结果:除10.0/0.2 mg/L剂量染毒24 h后BC/1,4-NQ未见明显的细胞毒性,在各染毒时间点、各剂量BC/1,4-NQ的细胞存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并表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效应。当BC/1,4-NQ≥80.0/1.6 mg/L时,BC/1,4-NQ的细胞存活率要低于BC单独处理组、高于1,4-NQ处理组(P<0.05)。此外,各剂量BC/1,4-NQ均可引起16HBE胞内ROS含量及Olive尾距增加,并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表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效应;当BC/1,4-NQ为80.0/1.6 mg/L时,BC/1,4-NQ的胞内ROS含量和Olive尾距显著大于BC单独处理组、小于1,4-NQ处理组(P<0.05)。结论:以BC/1,4-NQ处理16HBE细胞,可诱导细胞内ROS水平升高,并产生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且在较高剂量下,BC/1,4-NQ的细胞毒性、胞内ROS水平和遗传毒性要高于BC单独处理组,低于1,4-NQ单独处理组。 张文晓 尚静 郜鑫 栾先国 李苹 王天晶 胡贵平 朱彤 贾光关键词:煤烟 1,4-萘醌 支气管上皮细胞 DNA断裂 黑碳和臭氧处理的黑碳对小鼠遗传损伤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评价大气黑碳(black carbon,BC)与臭氧处理黑碳(ozonized black carbon,O3-BC)对机体的遗传毒性,并从氧化应激的角度探讨其机制。方法:将74只体重为(28.0±1.5)g的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7组,即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和两种颗粒物的50μg、100μg、200μg混悬液滴注组(每次每只动物分别滴注50、100、200μg)。最高剂量组(200μg组)为12只,其余组均为10只。染毒为每天气管滴注1次,连续滴注4天,末次染毒24 h后处死动物。测定血清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肺匀浆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血清及随机尿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guanosine,8-OHdG)水平,对骨髓涂片进行微核计数及肺组织病理分析。结果:小鼠一般情况良好,与对照组相比染毒组肝脏器系数降低(P<0.05);100μg和200μg两种颗粒物组血清CAT活性较对照组增加(P<0.05),微核率亦较对照组增加(P<0.05);各组血清及尿中8-OHdG和肺匀浆MD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织病理观察,暴露于颗粒物后肺组织出现炎症反应。结论:急性暴露于高剂量BC及O3-BC的小鼠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升高,并出现遗传损伤,但两种颗粒物毒性无明显差异,O3处理是否增加BC的遗传毒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郜鑫 尚静 杨敬林 李前 陈田 庞元捷 张文晓 栾先国 朱彤 贾光关键词:煤烟 臭氧 微核试验 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