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洋
- 作品数:11 被引量:148H指数:5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ICU危重患儿呼吸道感染调查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住院危重患儿呼吸道感染状况,为其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查2011年1月-2014年12月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进行治疗的危重患儿1000例,根据患儿的年龄将其分为≤6月龄组538例与>6月龄组462例,对比两组患儿呼吸道感染率,病原菌鉴定与药敏试验采用VITEK-AMS32全自动细菌鉴定与药敏分析仪及配套鉴定卡、药敏卡进行鉴定,分析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00例危重患儿发生呼吸道感染38例,感染率为3.8%;>6月龄组患儿呼吸道感染率为2.2%,显著低于≤6月龄组患儿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道感染患儿共分离出45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25株占55.6%,革兰阳性菌11株占24.4%,真菌9株占20.0%;病原菌主要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分别占20.0%、13.3%、17.8%和15.6%;革兰阴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亚胺培南、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均较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较为敏感,白色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咪康唑、酮康唑、伊曲康唑、制霉菌素均敏感。结论≤6月龄危重患儿呼吸道感染发生率较高,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 陈洋蔡小芳张隆贾德胜蓝莹
- 关键词: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呼吸道感染病原菌
- "发热+白肺"就是新冠肺炎吗?—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1例诊治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 报告1例胸部影像学呈"白肺"样改变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患儿的诊治经过,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其他病原菌感染造成的不常见影像学表现.方法 武汉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收治了1例胸部影像学呈"白肺"样改变的RSV感染患儿,对其免疫状况、肺部影像学等进行描述,复习相关文献并与危重型新冠肺炎进行鉴别.结果 患儿男性,5个月,因间断腹泻2周,咳嗽、呻吟2 d,面色发绀1 d于2020年1月11日入院.患儿无特殊个人病史,家属诉无新冠肺炎接触史,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阴性;呼吸道病毒常见病原免疫球蛋白M(IgM)检测均呈阴性,H7N9呈阴性,EB病毒及巨细胞病毒检测均呈阴性;结核芯片及结核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阴性;反复多次气管内外痰培养阴性;连续血培养未检出细菌生长;大便常规、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及轮状病毒/腺病毒联合检测均为阴性.患儿2020年1月11日胸部X线和1月14日胸部CT均显示重症新冠肺炎类似改变(肺部呈"白肺"样);于1月13日行免疫荧光法检测RSV阳性,确诊为RSV感染肺炎.但患儿白细胞介素(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铁蛋白及器官功能正常,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均升高,淋巴细胞比例、免疫球蛋白、小儿危重病例评分降低,与重症新冠肺炎不一致.经抗病毒、丙种球蛋白、甲泼尼龙及间断俯卧位机械通气等治疗后,患儿氧合得以改善,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升高,病情及影像学表现好转,于2月1日出院.结论 RSV是毛细支气管炎最常见致病菌,发病多表现为喘息、气促等症状,预后良好,免疫功能低下儿童可发生严重的RSV感染肺炎及不常见的影像学与临床情况.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应注意其他病原菌感染也可形成类似的影像学表现,应及时鉴别诊断,以免延误治疗.
- 程行锋张芙蓉熊瑞华陈洋陈锋王文咏韩杰
- 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 补充性肠外营养治疗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免疫水平及医院感染的影响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比较肠内营养(EN)与补充性肠外营养(SPN)治疗对重症病毒性脑炎(SVE)患儿免疫水平及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该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26例SVE患儿临床资料,根据营养途径分为SPN组(n=59)与EN组(n=67),SPN组采用EN联合SPN进行营养支持,EN组采取留置胃管的方式进行EN支持,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免疫水平和医院感染状况。结果营养干预后第14天SPN组血清总蛋白(TP)水平,干预后第7、14天SPV组转铁蛋白(TRF)水平较EN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2、2.08、2.29,P<0.05)。干预后第14天,两组患儿外周血CD3^+、CD4^+、CD19^+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及IgG、IgA、IgM水平均较干预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干预后,SPN组CD4^+、CD19^+细胞百分比高于E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N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住院时间低于E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EN组医院感染率(17.91%)低于SPN组(33.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N治疗可以促进SVE患儿的免疫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但较EN增加了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
- 陈锋张芙蓉陈洋许瑜
- 关键词:免疫功能医院感染
- 中国首例儿童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被引量:85
- 2020年
- 1例主诉为"间断腹泻、呕吐6 d,发热伴呼吸急促半天"的患儿就诊于武汉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诊断为儿童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儿童""危重型"为关键词检索截至2020年2月8日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等相关数据库,未见报道。本例为中国首例危重型NCP患儿,以消化道症状起病,早期呼吸道症状不明显,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并伴有急性肾衰竭。患儿早期连续2次咽拭子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阴性。对于重症疑似病例,建议采集下呼吸道样本或重复采集上呼吸道样本进行检测。体外连续血液净化技术可尽早应用到危重型NCP患儿的救治中。
- 陈锋刘智胜张芙蓉熊瑞华陈洋程行锋王文咏任洁
- 关键词:危重型急性肾衰竭脓毒症休克呼吸急促关键词检索
- 2例婴幼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例报道被引量:4
- 2020年
- 自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发生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流行以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2例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儿,1例以腹泻、发热为首发症状,另1例以呕吐、果酱样血便伴发热、肠套叠为首发症状.2例患儿在出现呼吸系统症状后病情进展迅速,均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经过积极治疗,现病情趋于平稳.
- 程行锋张芙蓉熊瑞华陈锋陈洋王文咏韩杰任洁余晓龙张冬梅王慧珍
-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肺外表现
-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医院感染病原菌特征与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病原菌特征及危险因素,为降低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住院的11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临床资料,记录患儿医院感染率、病原菌特征;探讨导致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1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共有12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0.9%;其中下呼吸道、泌尿系统、胃肠道及手术部位感染分别占58.4%、25.0%、8.3%及8.3%;共分离出3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23株占58.9%,革兰阳性菌15株占38.5%,真菌感染1株占2.6%;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岁、机械通气时间>5d、抗菌药物使用>7次、心脏体外循环时间>120min、存在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30d患儿是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阴性性菌;年龄、抗菌药物使用、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是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 蓝莹曾小燕蒋晓梅宋敏姜琳陈洋蔡小芳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医院感染病原菌
- 川崎病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8
- 2017年
- 目的观察川崎病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的试验室检查数据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6年6月医院儿科确诊为川崎病的683例患儿,将3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列为观察组,未感染653例列为对照组,记录患儿临床资料及试验室检查结果、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采空腹静脉血进行实验室检查,包括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沉降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降钙素PCT、血清免疫球蛋白、T细胞亚群等;应用全自动血培养仪及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分别进行细菌培养及鉴定;对两组患儿进行血清MP-IgM检测,使用血液抗凝法检测患儿血清中的肺炎支原体抗体;根据患儿超声心动图探查冠状动脉诊断冠状动脉损伤(CAL)。结果全体患儿送检血液样本共检出革兰阳性菌23株、革兰阴性菌48株、肺炎支原体30例以及肺炎衣原体3例,病原体分布;检测肺炎支原体感染率为4.4%;全体患儿治疗后复查WBC、PLT、ESR、Hs-CRP、PCT等实验室检测,治疗后WBC、PLT、Hs-CRP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PCT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Hs-CRP及PCT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IgG、C3、CD8+与CD4+/CD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AD发生率为86.7%,对照组CAD发生率为42.9%。结论川崎病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增加了并发冠状动脉损伤(CAD)的概率,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较未并发感染MP的KD患儿更为紊乱,建议临床上加强重视,避免漏诊延误病情。
- 蓝莹陈洋熊越华蔡小芳蓝荣芳
- 关键词:川崎病肺炎支原体儿童
- 儿童误服中毒危险因素353例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分析儿童误服中毒的相关影响因素及临床特点,为有效防范儿童误服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年11月-2016年11月武汉市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53例误服中毒住院儿童资料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误服高发年龄在1~4岁之间(275例,占77.9%),年龄中位数2.4岁,男女比1.5∶1,农村高于城镇,不同性别及不同区域在起病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误服药物均以内服药为主(157例),城镇误服内服药构成比高于农村(χ~2=8.51,P<0.05),而农村在误服农药构成比显著高于城镇(χ~2=18.8,P<0.05),内服药中,农村误服神经精神科用药显著高于城镇(χ~2=8.43,P<0.05),而城镇误服降压药显著高于农村(χ~2=4.3,P<0.05)。80.7%的家庭祖辈参与了儿童的监护,农村祖辈参与儿童监护及抚养构成比更高。结论儿童误服中毒在不同年龄发病率明显不同,应根据不同年龄生理及心理特点进行防范误服的发生;农村留守儿童及祖辈监护可能为儿童误服的高危因素;有精神病患者、需长期口服药的慢性病以及智障儿童家庭等特殊家庭需更加重视对药物的监管。
- 黄胜胡娅萍陈洋蔡小芳
- 关键词:中毒儿童
- 肺炎支原体感染对婴幼儿喘息发作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探究感染肺炎支原体对婴幼儿喘息发作的影响,为预防婴幼儿喘息发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6月医院治疗的196例被不同病原菌感染的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组婴幼儿41例、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组婴幼儿39例、肺炎支原体感染组婴幼儿84例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组婴幼儿32例;比较不同病原体感染组患者喘息类型构成,检测四组婴幼儿总免疫球蛋白E含量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并进行比较。结果支原体组一次性喘息患儿31例占36.9%,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一次性喘息患儿11例占26.8%,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一次性喘息患儿9例占23.1%,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组一次性喘息患儿8例占25%;支原体组多次性喘息患儿38例占45.2%,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多次性喘息患儿15例占36.6%,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多次性喘息患儿12例占30.8%,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组多次性喘息患儿13例占40.6%;支原体组无喘息患儿15例占17.8%,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无喘息患儿15例占36.6%,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无喘息患儿18例占46.2%,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组无喘息患儿11例占34.4%,不同病原菌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感染肺炎支原体能够对婴幼儿喘息发作产生促进作用,当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时,喘息发作的可能性明显增加。
- 陈洋蓝莹张隆蔡小芳蓝荣芳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喘息
- 儿童蜂蜇伤并多器官功能衰竭一例
- 2021年
- 患儿,女,8岁8个月,因"马蜂蜇伤致酱油色尿11 h余"转诊来我科。患儿11 h前在山林间玩耍,不慎被马蜂蜇伤30余处,出现头面部肿胀、疼痛,解酱油色小便2次,在当地医院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碳酸氢钠,补液"等治疗,患儿出现尿少,精神差,出现横纹肌溶解,肝、肾等器官功能受损,遂转来我院,急诊以"蜂蜇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横纹肌溶解症?"收入我科。
- 程行锋张芙蓉熊瑞华陈洋陈锋韩杰王文咏
- 关键词:多器官功能衰竭横纹肌溶解症蜂蜇伤酱油色尿器官功能受损面部肿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