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琳佳

作品数:12 被引量:72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世纪坛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梗死
  • 4篇动脉
  • 3篇肿瘤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恶性
  • 3篇恶性肿瘤
  • 2篇动脉狭窄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血管
  • 2篇眼肌
  • 2篇眼肌麻痹
  • 2篇预后
  • 2篇缺血
  • 2篇肿瘤患者
  • 2篇卒中
  • 2篇脑干
  • 2篇脑干梗死
  • 2篇脑缺血
  • 2篇肌麻痹

机构

  • 9篇北京世纪坛医...
  • 3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丰台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郭琳佳
  • 4篇刘文宏
  • 3篇刘文宏
  • 3篇黄一宁
  • 2篇虞峰
  • 1篇张运
  • 1篇沈光莉
  • 1篇侯澍
  • 1篇孙永安
  • 1篇孙葳
  • 1篇殷宇慧
  • 1篇陈靖
  • 1篇邢海英
  • 1篇王亭亭
  • 1篇王云云
  • 1篇孙禹尧
  • 1篇杨帆
  • 1篇许柯
  • 1篇孙海燕

传媒

  • 3篇中风与神经疾...
  • 3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5
  • 2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γ-氨基丁酸B型受体抗体阳性边缘性脑炎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5年
边缘性脑炎(LE)指可累及海马、杏仁核、岛叶及扣带回皮质等边缘结构,以急性或亚急性发病,临床表现以近记忆缺失、精神行为异常和癫痫为特点的中枢神经系统炎症。Corsellis等于1968年首次提出"边缘性脑炎"概念,认为与肿瘤相关,故又称为副肿瘤边缘性脑炎(PLE)[1]。2007年Dalmau等[2]提出自身免疫性"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的概念以来.
郭琳佳刘文宏沈光莉
关键词:边缘性脑炎NMDAR扣带回岛叶记忆缺失杏仁核
后循环缺血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1
2015年
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的发病率约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20%[1]。同前循环缺血相比,两者在临床表现,评估方法及管理措施等方面的差别常常给临床医师造成了极大的挑战,我们结合近5年来国内外发表的文献对PCI的解剖、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管理方面进行综述,并着重探讨最新的治疗进展,
郭琳佳刘文宏
关键词:脑缺血大脑后动脉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脑梗死引起的孤立性内侧纵束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背景内侧纵束综合征是指因内侧纵束病变引起病变同侧眼球内收受限伴或不伴病变对侧眼球外展时出现眼震的特异性眼球凝视障碍性疾病。脑血管疾病,特别是脑干梗死是造成此综合征最常见的病因。但因急性脑梗死引起的孤立性内侧纵束综合征在临...
郭琳佳刘文宏张运
文献传递
恶性肿瘤合并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总结并分析恶性肿瘤合并脑梗死的临床及预后特点。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7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非神经系统躯体恶性肿瘤合并急性脑梗死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odified Rating Scale,mRS)评价急性脑梗死后90 d功能预后,根据mRS量表是否≥3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0~2分)与预后不良组(3~6分),总结两组患者病因、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指标及预后特点,分析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SPSS 20. 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数据类型,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或精确概率检验。结果 (1) 41例患者中33例(80. 5%)具有传统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病因分型中18例(43. 9%)为隐源性; 22例(53. 7%)病灶分布在多支血管供血区; 70. 7%为多发小病灶。病灶分布在皮质及皮质下32例(78. 5%),幕下病灶以累及小脑更常见13例(31. 7%),D-二聚体水平为0. 96(0. 22,3. 76) mg/L。(2) 41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9. 8%,90 d死亡率39. 0%,幸存者仍有52. 0%存在严重残疾。比较预后良好组(n=12)与预后不良组(n=29)的临床特点差异,预后不良组隐源性机制、多支血管分布区多发梗死、肿瘤4期比例更多见;入院NIHSS评分、D-二聚体水平更高,血红蛋白水平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恶性肿瘤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传统卒中危险因素常见,病因以隐源性为主,D-二聚体普遍升高,影像以多支血管分布区的多发小病灶为特点,住院期间死亡率高,90 d功能预后差。推测其发病机制与普通脑梗死患者不同,可能高凝状态同传统卒中危险因素一起影响了病情的发生和进展。
郭琳佳刘文宏
关键词:脑梗死恶性肿瘤预后
三维超声测量颈动脉斑块体积的可重复性研究
邢海英王亭亭郭琳佳孙葳许柯黄一宁
以眼肌麻痹为唯一或主要表现的脑干梗死临床特点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以眼肌麻痹为唯一或主要表现的脑干梗死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表现、预后及探索其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2010年-2016年间在我院神经内科经临床和影像学诊断证实的20例以眼肌麻痹为唯一或主要表现的脑干梗死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眼肌麻痹的类型、伴随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病灶特点、责任血管、危险因素及疾病预后。结果 20例以眼肌麻痹为唯一或主要表现的脑干梗死患者的眼肌麻痹表现为:核下性(1例),核性(9例),核间性(10例)。核性眼肌麻痹以动眼神经不全麻痹最常见(78%);核间性眼肌麻痹以前核间性眼肌麻痹多见(60%)。孤立性眼肌麻痹患者6例,伴随症状以头晕最多见(55%)。18例(90%)患者伴颅内多发腔隙性病灶,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显示与梗死灶相关的血管狭窄或闭塞有14例(70%),常见为大脑后动脉狭窄12例(60%)。13例(65%)在住院期间眼部症状消失,消失时间以发病后2 w内最多见(50%)。经随访,14例(70%)患者在发病后3 m内眼部症状消失。比较孤立性眼肌麻痹组(n=6)与非孤立眼肌麻痹组(n=14)临床、影像特点及实验室指标方面差异,非孤立眼肌麻痹组空腹血糖值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干梗死引起的眼肌麻痹可有各种表现,以核间性眼肌麻痹最常见,核性眼肌麻痹以动眼神经不全麻痹多见。多数患者伴后循环大血管狭窄或闭塞。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眼部症状多在发病后3 m内消失。高血糖可能导致更广泛的神经功能缺损。
郭琳佳刘文宏
关键词:脑干梗死眼肌麻痹
以核间性眼肌麻痹为主要表现的脑干梗死临床与影像特点
2018年
目的分析因脑干梗死导致核间性眼肌麻痹(INO)患者的临床与影像特点。方法连续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10月该院神经内科经临床和影像学诊断证实的9例以INO为主要表现的脑干梗死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及影像特点,同时结合文献简述该病的发病机制。结果 9例患者年龄中位数为56岁,其中中青年(年龄小于60岁)患者5例,占55.6%。8例(88.9%)患者以水平性复视为主要表现,伴随症状以头晕最为多见(55.6%),单侧受累多见(77.8%)。前核间性眼肌麻痹6例,前核间性合并后核间性眼肌麻痹3例,5例(55.6%)保留会聚运动。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显示中脑导水管腹侧病变1例,脑桥被盖背侧中线附近病变8例。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显示与梗死灶相关的血管狭窄或闭塞6例,常见为大脑后动脉狭窄(5例)。患者住院时间为13~23d,中位数为14d。6例(66.7%)患者住院期间眼部症状消失,1例随访患者在发病后3个月内眼部症状消失。结论表现为INO的脑梗死主要由脑干背侧中线附近的小灶梗死引起,多数伴后循环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发病机制各异,临床预后良好,临床上遇到中青年以复视为首发症状患者应重视鉴别诊断。
郭琳佳刘文宏
关键词:核间性眼肌麻痹脑干梗死
隐源性卒中合并隐匿性躯体恶性肿瘤患者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和多支血管分布区脑梗死预测隐源性卒中合并隐匿性躯体恶性肿瘤(occult systemic malignancy,OSM)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83例隐源性卒中患者,合并OSM组9例,非合并OSM组7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高血浆D-二聚体水平和多支血管分布区脑梗死与OSM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与非OSM隐源性卒中患者相比,OSM组患者年龄偏大(66.8±7.5 vs.56.4±15.7,P=0.004),CONUT评分偏高[3(1,3)vs.1(0,2),P=0.011],血红蛋白偏低(127.9±19.8vs.143.6±17.7,P=0.015),高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例(77.7%vs.13.5%,P<0.001)及多支血管分布区脑梗死比例(100%vs.23.0%,P<0.001)明显升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浆D-二聚体水平(OR=26.250,95%CI:3.041~226.604,P=0.003)是隐源性卒中患者合并OSM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隐匿性卒中合并OSM患者的临床特点表现在年龄偏大、营养状态偏低、高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脑梗死病灶常分布在多支血管供血区。高血浆D-二聚体水平有助于临床早期识别隐匿性卒中患者中的OSM。
郭琳佳刘文宏董健杨帆虞峰
关键词:恶性肿瘤D-二聚体高凝状态
同型半胱氨酸、碱性磷酸酶及N端-B型钠尿肽前体与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短期预后的关系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分析同型半胱氨酸(Hcy)、碱性磷酸酶(ALP)及N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与急性脑梗死(ACI)静脉溶栓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11月在我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ACI患者106例,溶栓治疗3个月后使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预后情况并分组,其中mRS>2分为预后不良组,mRS≤2分为好转组。依据预后是否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划分为出血组与非出血组。对比ACI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前后Hcy、ALP及NT-proBNP水平,分析不同预后情况Hcy、ALP及NT-proBNP水平,对比预后不良患者中非出血组与出血组Hcy、ALP及NT-proBNP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Hcy、ALP及NT-proBNP与mR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ACI患者治疗前Hcy、ALP及NT-proBNP水平均高于静脉溶栓治疗后(P<0.05);预后不良组Hcy、ALP及NT-proBNP水平均高于好转组(P<0.05);出血组Hcy、ALP及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非出血组(P<0.05)。ACI静脉溶栓治疗后Hcy、ALP及NT-proBNP与mR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Hcy、ALP及NT-proBNP水平变化与ACI静脉溶栓短期预后具有密切联系,早期检测其水平对治疗方案和预后重要价值。
刘燕霞郭琳佳孙海燕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碱性磷酸酶静脉溶栓短期预后
恶性肿瘤与非肿瘤患者发生脑梗死的临床与影像特点比较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比较恶性肿瘤患者与非肿瘤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和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7月活动性恶性肿瘤发生急性脑梗死患者41例(研究组),选取同时期年龄、性别匹配的非肿瘤发生急性脑梗死患者41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卒中危险因素、病因分型、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包括血红蛋白、高脂血症、血糖、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及脑梗死影像分布特点的差异,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脑梗死后30 d功能预后。结果研究组高血压、高脂血症和既往卒中史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χ2> 5.549, P <0.05),隐源性比例高于对照组(χ2> 17.537, P <0.05),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4.609, P <0.001),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5.796, P <0.001),病灶位于多支血管供血区比例(特别是病灶分布在双侧前循环+后循环)和多发小病灶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 17.995, P <0.01),病灶位于皮层/皮层下和小脑受累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 8.159, P <0.01),脑梗死后30 d m RS评分(t=-3.222, P <0.01)和30 d死亡率(P <0.05)高于对照组。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脑梗死相比于非肿瘤患者,隐源性机制更多见,D-二聚体升高更显著,病灶分布以多血管供血区的多发小病灶为特点,皮层/皮层下累及多见,幕下以小脑受累为主,临床表现易进展,预后差。临床如遇满足上述特点的脑梗死患者,应注意筛查肿瘤。
郭琳佳虞峰陈靖殷宇慧侯澍
关键词:脑梗死恶性肿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