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博

作品数:20 被引量:51H指数:5
供职机构:辽宁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2篇地震
  • 9篇震群
  • 9篇震源
  • 8篇震源机制
  • 4篇地震序列
  • 4篇海城地区
  • 3篇应力
  • 3篇迁移
  • 3篇P波
  • 3篇M
  • 2篇地壳
  • 2篇地震带
  • 2篇地震活动
  • 2篇一致性
  • 2篇震源机制解
  • 2篇振幅
  • 2篇双差
  • 2篇强地震
  • 2篇强震
  • 2篇中强地震

机构

  • 20篇辽宁省地震局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大连地震台
  • 1篇沈阳地震台

作者

  • 20篇张博
  • 9篇王亮
  • 8篇曹凤娟
  • 8篇钱蕊
  • 7篇邵媛媛
  • 3篇王岩
  • 3篇翟丽娜
  • 2篇焦明若
  • 2篇殷轶娜
  • 2篇王喜龙
  • 1篇李宇彤
  • 1篇李君
  • 1篇李金
  • 1篇郭晓燕
  • 1篇高原
  • 1篇王喜龙
  • 1篇袁超
  • 1篇高荣
  • 1篇李彤霞
  • 1篇张琪

传媒

  • 3篇地震
  • 3篇地震学报
  • 3篇中国地震
  • 3篇防灾减灾学报
  • 2篇地震地质
  • 2篇地震地磁观测...
  • 1篇地震工程学报

年份

  • 3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营口-海城地区震群的震源机制一致性特征
陈顒(1978)根据强震震例,指出在震源机制的一致程度方面前震、余震和震群有明显的差别,并提出了描述一群地震活动性方面的一个"群体"参数-震源机制一致性,并赋予这个参数定量化。之后,部分学者利用震源机制一致性参数分别研究...
杨牧萍曹凤娟张博
关键词:P波震源机制应力震群
辽宁地区震群序列统计特征及预测意义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系统研究了1970年以来辽宁及邻区发生的25次震群活动,总结了辽宁地区震群活动的参数特征,探讨了该地区震群活动与未来中强震的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的25次震群中,最大地震优势发生时段在震群出现后3天内的占68%,84%的震群中最大地震与次大地震的震级差≤0.5级,平均为0.35。80%的震群持续活动时间约2个月;2震群中最大地震的震级越大,相应地2、3级地震频次也越多,通常1个4级左右的震群,2级地震频次平均约为28,3级地震平均约为6;3当震群中3、4级地震频次分别≥10和4,同时序列的b值为0.6~0.9,此时可判定震群为前兆震群。未来中强震3要素的判定依据为:发震时间为震群开始后1年内,平均6个月;震中距离震群所在地约0~400km,平均为180km;最大强度为G-R预测的最大地震震级加2.0级。当b〈0.5时,震群有可能为前震序列,即震群开始后1~20天内原地有发生M≥5地震的危险;425次震群中的80%在震群出现1年后对应了M≥4.6地震,空间上辽宁内陆的震群对辽南和唐山地区的M≥4.6地震有较好的指示,长岛和黑山岛附近海域的震群对渤海海峡及其附近地区的M≥4.6地震有较好的指示。
曹凤娟翟丽娜殷轶娜杨牧萍张慧张博
关键词:震群持续时间B值
辽宁盖州海城地区地壳剪切波分裂特征被引量:5
2016年
2012年2月2日,在辽宁盖州(40.56°N,122.36°E)发生M_L4.7地震,此后该地区小震不断,地震活动持续至今仍未停止,发生多次4级以上地震。与此同时,海城地震老震区小震持续活动,自盖州震群活动以来,亦发生1100多次M_L≥1.0地震。基于这2丛地震活动,研究了盖州-海城地区的剪切波分裂特征。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海城老震区快剪切波优势偏振方向较为稳定,与该地区区域应力场方向基本一致。由于盖县台下方存在活动断裂,其快剪切波的优势偏振方向较为复杂,存在2个优势偏振方向,分别与台站下方的金州断裂走向和该区最大主应力方向一致。此外,2013年12月22日之后,盖州震群活动突然增强,与此同时,自该时间之后,盖县台(GAX)所反映出的快剪切波优势偏振方向为SEE向,与营口台(YKO)的快剪切波优势方向基本接近,同时与该区最大主应力方位较为一致。由此可以推断,盖州震群自2013年12月22日的这组增强活动或与区域应力的局部增强有关。但这2个震群的慢波时间延迟变化相对较小,与以往相关研究中强震前慢波时间延迟的变化差异较大。
李金高原张博王亮高荣
关键词:剪切波分裂快波偏振方向
基于tomoDd方法对盖州地区地震活动的重新定位研究
2022年
2012年以来的盖州震群活动是辽宁省近年来最为显著的地震活动事件之一,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盖州震群时间上呈阶段性活跃,空间分为青石岭、西海域两个区域且均呈北西近东西向展布,目前的相关研究针对2012年以来的震群进行了探讨与分析.但根据1970年以来该地区记录的地震目录显示,该区域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地震活动活跃,因此,本文应用tomoDd(Double-difference Seismic Tomography)方法对1980年以来的盖州地区的小震活动进行重新定位研究,对比分析2012年以来的几丛震群活动与以往震群活动空间位置关系发现,盖州地区在1982-1989年曾出现类似规模的地震活动,且地震的空间集中度较高,证明盖州及附近地区存在发生丛集性地震的构造背景.2012年以来的震群活动可能属于该地区的又一次震群活动,其活动的前兆指示意义有限.
钱蕊王亮张博杨士超邵媛媛
盖州青石岭震群的震源参数特征被引量:9
2019年
使用辽宁地区中小地震的数字波形资料,基于Brune圆盘模型计算了2012年2月~2016年12月盖州青石岭震群M L≥2.5地震的震源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震群的视应力为0~12bar,视应力随时间整体表现为突升突降中逐渐衰减的变化形态;应力降随震级的增大而增加,这与Nuttli的板内地震增加应力降(ISD)模型较吻合;通过对比1999年岫岩5.4级地震序列中M L≥3.5地震的震源参数定标率发现,同震级的青石岭地震其应力降要小10倍左右,综合震源区地质构造、震源机制等因素认为,流体可能在青石岭震群的孕育和发生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张博钱蕊
关键词:震源参数流体
盖州震群谱振幅相关系数的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利用辽宁省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波形数据,计算了2012年盖州青石岭震群和2014年盖州西海域震群的谱振幅相关系数,结果显示,盖州青石岭震群谱振幅相关系数为0.72~0.90, 2016年之后稳定在0.75,相关系数略低,震源机制解一致性较低;盖州西海域震群谱振幅相关系数为0.85~0.99, 2015年之后随着震群活动的减弱谱振幅相关系数稳定在0.85,相关系数较高,震源机制解一致性较高。结合盖州地区视应力水平分析认为,盖州地区谱振幅相关系数的变化与该地区应力水平的变化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杨士超张博曹凤娟王亮邵媛媛
关键词:应力水平
营口-海城地区地震序列谱振幅相关系数变化特征
2021年
1研究背景震群活动历来是辽宁地区震情研究的热点。1975年辽宁海城M_(s)7.3地震和1999年辽宁岫岩M_(s)5.4地震发生前均出现明显前震序列,陈颙等(2015)、崔子健等(2015)研究发现,主震前地震的震源机制一致性较强,谱振幅相关系数较高,而余震的震源机制一致性较差,谱振幅相关系数亦出现明显下降。
杨士超张博钱蕊邵媛媛
利用匹配滤波技术研究2013年灯塔M_(s)5.1地震序列迁移被引量:2
2021年
1研究背景地震序列活动的增强,尤其是震群活动或主震后的余震活动,短时间内区域地震台网会记录到大量波形资料,距震中稍远的台站常出现波形耦合现象,震级较小的地震波形常淹没在震级较大地震的尾波里,导致在地震编目中容易遗漏一定数量的地震,给利用余震序列研究发震构造带来不利影响,而且编目的完整性和震源参数的准确性对后续震情跟踪和相关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有重要影响(Woessner and Wiemer,2005;冯建刚等,2012)。
张博杨士超邵媛媛钱蕊
关键词:模板匹配方法
地震序列中重复地震的累积滑动量对后续中强地震的前兆意义——以辽宁海城-岫岩地区4个显著地震序列为例被引量:1
2015年
海城-岫岩地区是辽宁地震多发区,地震序列频发,具有区域地震窗口效应。在该地区一些显著的地震序列中,发现同一台站记录中有多个具有高度相似波形的地震,即重复地震序列。这些地震发震位置非常接近,破裂区域基本重合,因此可能反映孕震断层的一些活动特征。本文利用波形互相关方法对辽宁海城-岫岩地区4个显著地震序列进行重复地震识别,研究发现地震序列中重复地震的累积滑动量数值大小似乎与后续中强震在距离上有一定相关性,其中岫岩MS5.4地震前的前震序列产生的累积滑动量最大,并在主震前出现明显的滑动加速现象。
李宇彤张博王亮李彤霞
关键词:地震序列重复地震
多方法组合模型对辽宁及邻区中强地震的回溯性检验研究
2019年
利用多方法组合模型对辽宁及邻区(36°~44°N,117°~126°E)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期间发生的ML >5.0级地震进行了回溯性检验,其中5次地震中,除2013年4月22日科尔沁MS5.3地震外,其余地震均处在组合模型最终划定的危险区内。通过震例回溯性检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单一的地震预测方法而言,将不同地震活动性方法适当组合,能够实现方法的优势互补,为地震预测趋势提供前兆信息和约束条件。尝试使用该地区最优的程序调试参数,多方法组合模型对辽宁及邻区发生的地震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夏彩韵王亮张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