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义超
- 作品数:43 被引量:131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一种自动化杀虫车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化杀虫车,所述杀虫车包括有车体,车体上设置有杀虫灯、控制器、道引条检测模块和车轮驱动系统,道引条检测模块和车轮驱动系统分别与控制器相连,道引条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道引条,控制器用于控制车轮驱动系统使杀虫...
- 白晓永杨正业李月田义超罗光杰吴路华
- 文献传递
- 一种改进的K‑RUSLE模型与成土速率计算土壤侵蚀的方法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改进的K‑RUSLE模型与成土速率计算土壤侵蚀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获取数据;②计算降雨侵蚀力;③计算侵蚀模数;④裁剪岩性;⑤计算喀斯特成土速率;⑥检验土壤侵蚀模数;⑦校正土壤侵蚀模数。本发明将喀斯特与...
- 白晓永钱庆欢田义超吴璐华肖建勇
- 计算喀斯特区域地下和地表水土流失相对贡献率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喀斯特区域地下和地表水土流失相对贡献率的方法,它包括:步骤1、选取监测对象:选取喀斯特地区的水库或塘库、地下暗河和不同的土地类型作为监测对象;步骤2、对监测对象进行采样;步骤3、各采样样品<Sup>1...
- 白晓永田义超马凤杰许燕吴路华
- 文献传递
- 一种估算喀斯特地区土壤流失量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估算喀斯特地区土壤流失量的方法,它包括下述步骤:当喀斯特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为0%时,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量方程估算区域土壤流失量;建立喀斯特地区土壤流失量方程;建立喀斯特地区地表土壤流失贡献率公式;根据修...
- 白晓永李月罗光杰田义超
- 文献传递
- 一种估算喀斯特地区土壤流失量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估算喀斯特地区土壤流失量的方法,它包括下述步骤:当喀斯特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为0%时,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量方程估算区域土壤流失量;建立喀斯特地区土壤流失量方程;建立喀斯特地区地表土壤流失贡献率公式;根据修...
- 白晓永李月罗光杰田义超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树木样芯取样的便捷式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树木样芯取样的便携式装置,包括电钻机、生长锥锥管和生长锥探针,生长锥锥管的一端固定于电钻机的钻夹头上,生长锥探针设置于生长锥锥管内,所述电钻机内还设置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推杆与生长锥锥管同轴,电动...
- 白晓永杨正业李月吴路华田义超
- 文献传递
- 桐梓河流域径流对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响应被引量:10
- 2020年
- 径流量变化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两大因素共同驱动,定量剖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其影响成为变化环境下水文循环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以桐梓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二郎坝水文站1975-2015年长时间序列的水文和气象监测数据,通过累积距平和滑动T检验分析方法诊断了流域径流量的突变特征,并应用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定量评估了流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流域多年径流量和降水量均呈现出减少趋势,减少的速率分别为0.05亿m^3/a和-3.10 mm/a。(2)流域多年径流量的突变年份为2003年,其中1975-2003年为丰水年(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5.26亿m^3),而2003-2015年为枯水年(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2.44亿m^3),突变年份后径流量较突变年份前减少了18.48%。(3)径流量与降水量通过95%的红噪声验证的共振周期为0.8~2.8年以及3.8~6.5年,流域径流对降水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滞后作用,滞后作用的时间尺度为1~2年。(5)以1975-2003年为基准期,降水量和人类活动对桐梓河流域径流量的贡献在TB(2004年,2015年)时期分别达到43.42%和56.58%;如果考虑蒸发量对桐梓河流域径流量的影响,则人类活动对桐梓河流域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率在TB时期会增加到86.83%。该项研究可为定量化评估喀斯特典型流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的贡献率提供方法上的借鉴。
- 田义超田义超王世杰白晓永陶进张亚丽梁铭忠周国清周国清
- 关键词:径流气候变化
- 一种基于改进的K-RUSLE模型与成土速率计算土壤侵蚀的方法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K‑RUSLE模型与成土速率计算土壤侵蚀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获取数据;②计算降雨侵蚀力;③计算侵蚀模数;④裁剪岩性;⑤计算喀斯特成土速率;⑥检验土壤侵蚀模数;⑦校正土壤侵蚀模数。本发明将喀斯...
- 白晓永钱庆欢田义超吴璐华肖建勇
- 文献传递
- 桐梓河流域输沙量变化及其对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响应被引量:9
- 2019年
- 基于桐梓河流域二郎坝水文站1975-2015年长时间序列降水、蒸散量及输沙量数据,通过累积距平法、Morlet小波分析和Hurst指数等数理统计方法;定量分析了流域40年以来输沙量的演变过程以及未来变化趋势,并应用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定量评估了研究区降雨量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输沙量变化的影响和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1)40年来流域降水量介于608.10~1132.70 mm之间,其平均值为829.00 mm,呈不显著减小趋势,年均减小量为-3.10 mm/a。(2)流域年输沙量介于0.44万~478.01万t,其平均值为64.68万t,呈极显著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4.13万t/a。未来流域输沙量呈持续递减趋势,但10年后将呈现出增加趋势。(3)1989年为流域输沙量的突变年份,1989年以前呈现上升趋势,1989年之后呈显著下降趋势,且突变年份后输沙量较突变年份前减少了76.82%。(4)输沙量存在12年左右的年代际震荡周期,形成了两个高震荡周期和一个低震荡中心,高震荡周期位于1976-1979年以及1986-1992年,低震荡周期位于1979-1985年。(5)多年季节输沙量呈持续性减少趋势,夏季输沙量在8年之后可能呈现出增加趋势,而其他季节则不存在持续性周期。(6)以1975-1989为基准期,降水量和人类活动对流域输沙量的贡献在1990-2015年分别达到4.87%和95.14%;如果考虑蒸发量对流域输沙量的影响,则人类活动对桐梓河流域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率在2003-2015年会增加到98.65%。流域输沙量在1990-2015年的减少主要由人类活动控制,人类活动每年导致输沙量减少1.57万t。
- 田义超田义超王世杰白晓永陶进张亚丽黄鹄梁铭忠周国清周国清
- 关键词:输沙量气候变化
- 一种基于像元尺度的地表径流量估算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像元尺度的地表径流量估算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获取的研究区域的气候要素原始遥感数据集,计算植被冠层截留量、枯枝落叶层截留量和土壤贮水量;根据植被冠层截留量、枯枝落叶层截留量、土壤贮水量以及月降水量数据,结...
- 白晓永王世杰吴路华陈飞周苗田义超罗光杰李琴王金凤谢元欢杨钰杰李朝君邓元红胡泽银田诗琪路茜冉晨刘闵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