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霄
- 作品数:57 被引量:139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互联网+”视野下检察官文化修养培养路径创新
- 2016年
- 检察官文化修养对于检察官公正文明司法的内心意识具有催化作用,对于检察官公正文明司法的履职行为具有指引作用,对于检察官公正文明司法的职业形象具有塑造作用。"互联网+"有助于进一步充实检察官文化修养的体系内容;有助于进一步拓展检察官文化修养的发展路径;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检察官文化修养的整体品质。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创新检察官文化修养培养路径可从三个维度入手:运用"互联网+管理"思维,打造检察官文化修养培养的资源平台;运用"互联网+技术"思维,打造检察官文化修养培养的学习平台;运用"互联网+公开"思维,打造检察官文化修养成果的展示平台。
- 张文静张云霄
- 关键词:检察官文化修养
- 《监察法》与《刑事诉讼法》衔接探析被引量:26
- 2019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作为由全国人大制定的两部重要法律,在国家法治反腐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8年10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实现了与《监察法》的衔接。"法法衔接"体现了"区别侦查、对接公诉、服务审判"的立法思路。首先,《监察法》中的调查权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侦查权在权力的本源归属、运行机理和追求目标上存在明显不同,不能单用《刑事诉讼法》的视角去审视"法法衔接"问题。其次,监察程序和公诉程序是相互独立而又有交集的关系,监察程序应当有序导入到公诉程序之中,这需要从刑事立案过渡、两类措施转化以及退回补充调查三个主要方面予以实现。最后,司法的终局裁定性决定了监察权应当尊重和保障审判权,树立司法反腐的权威性,积极适应"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要求,实现监察反腐与司法反腐之间的有效对接。
- 张云霄
- 关键词:监察法刑事诉讼法
- 反贪侦查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修改后刑诉法的规定为视角被引量:3
- 2013年
- 修改后刑诉法修改完善了刑事证据制度、刑事辩护制度与刑事侦查措施的有关规定,从控权和授权两个互相辩证的维度考虑,其既给检察机关反贪侦查工作带来重大的现实挑战,也为检察机关反贪侦查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检察机关反贪侦查部门及其侦查人员须积极直面挑战,牢固树立“六个意识”,全面提升综合取证能力,积极转变侦查办案模式,主动接受侦查监督制约,赢得发展机遇。
- 吴斌张云霄
- 关键词:反贪侦查工作侦查措施刑诉法工作面刑事证据制度刑事辩护制度
- 论我国反贪初查制度的演变形成及发展完善被引量:5
- 2014年
- 反贪初查制度演变形成过程经历了:萌芽、探索、确立、成熟和深化等五个主要阶段,其表现为:历史实践化、认识渐变化和规定精细化等三个主要特征,这主要是由反贪侦查模式和立案条件所决定的;2012年《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主要从重塑初查行使主体、确立初查管辖规定、细化初查工作流程和增加初查回避规定等方面来对反贪初查制度予以修改和充实;反贪初查应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刑事诉讼阶段,纳入到刑事诉讼程序之中,符合我国法治反腐政策的理性选择、符合我国刑事法律立法的发展进路、符合我国职务犯罪侦查的规律要求,进一步构建我国反贪初查制度应从明确反贪初查期间、细化反贪初查措施、增设权利救济程序和强化反贪初查监督等四方面进行完善。
- 张云霄蒋小平
- 关键词:检察体制改革刑事诉讼
- 关于我国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制度完善的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新《刑事诉讼法》正式确定了关于社区矫正的一系列程序法律制度.并且规定了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应依法对社区矫正进行法律监督。由于在我国社区矫正是一种新的刑罚执行方式.检察机关对其如何依法客观高效的实施法律监督.仍然处在一种探索和积累的阶段.笔者就结合相关调研情况.从完善社区矫正法律监督的理论价值出发.针对目前其存在的主要困境.就进一步完善我国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制度提出相关建议。
- 李春雷张云霄孙凯
- 关键词:法律监督制度社区矫正《刑事诉讼法》法律监督机关刑罚执行方式法律制度
- 信息化侦查视角下流动人口刑事案件的取证问题——兼议2012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被引量:2
- 2012年
- 流动人口刑事案件的取证问题日益成为司法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面对流动人口刑事案件呈现的新特点和新态势,针对传统型侦查视角下流动人口刑事案件取证面临的困境和新刑事诉讼法对流动人口刑事案件取证的新要求,有必要在信息化侦查视角下进一步探析流动人口刑事案件的取证工作,以期破解我国当前流动人口刑事案件取证所面临的难题。
- 杨红梅张云霄周波
- 关键词:流动人口刑事案件调查取证信息化侦查
- 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行为规范建设研究——以刑事诉讼的推进为切入点被引量:1
- 2018年
- 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基本范畴应当主要包括法官、检察官和律师三类主要群体。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已初步形成,但是还很不完善。当前,在刑事诉讼领域内,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行为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范现象,从长远来看,将会严重影响到我国法治文明建设,应当引起高度重视。规范的法律职业共同体行为需要建立健全法律职业共同体职业伦理规范制度、法律职业共同体职前教育培训制度以及法律职业共同体职业身份转换制度,以期进一步提高我国法治文明水平。
- 张云霄陈俊瑜
- 关键词:法律职业共同体刑事诉讼
- 论我国刑罚结构的不断完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为视角
- 2012年
- 综观我国刑罚结构的演变发展历程,可将其分为三种模式,即"倒三角"结构、"梭型"结构和"正三角"结构模式。伴随着我国刑事政策轻刑化的不断发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的颁布为标志,我国刑罚结构又进行了一次较为深刻和系统的调整与完善,其更加趋向于"正三角"结构模式。鉴于我国社会进步的发展度、司法实践的需求度以及社会公众的承受度,以《刑法修正案(八)》的相关规定为视角,在对我国刑罚结构进行较为深刻剖析的基础上,又对刑罚结构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一些新构想。
- 张云霄张丽祥
- 关键词:刑罚结构刑罚完善刑法修正案
- 关于废除我国有关职务犯罪死刑的思考——兼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
- 2012年
- 文章在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3]分析我国职务犯罪的现实情况基础上,指出了废除职务犯罪死刑正当性理由。同时,从主客观两方面对目前我国废除有关职务犯罪死刑存在的现实困境进行剖析。最后,针对我国废除职务犯罪死刑提出构想和建议。
- 张宇朋张云霄
- 关键词:职务犯罪废除死刑《刑法修正案(八)》
- 紧急避险限度认定标准新论被引量:4
- 2016年
- 在紧急避险限度的认定上,通过社会相当性理论导入,构建法益衡量与社会相当性判断双层认定机制,才能根本上解决紧急避险限度认定的合理性问题。就双层认定机制内部关系而言,法益衡量是基础,社会相当性判断是关键。在双层认定机制范畴内,避险行为损害的法益无论大于、等于还是小于保护的法益,只要其造成了不适当损害,在其所属的具体社会范围内缺乏通常性和必要性,且从整体法秩序立场看,也不具有规范价值上的适当性,便属于超过了必要限度要求,成立避险过当。
- 吕梁张云霄
- 关键词:紧急避险法益衡量社会相当性避险过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