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业
- 作品数:9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盐城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沐舒坦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0年
- 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是早产儿常见并发症,一旦发生,病情重,治疗困难,病死率高,存活者多遗留后遗症。早期干预用药促进早产儿肺成熟.提高机体防御能力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关键。我院自2006年3月。2007年3月应用沐舒坦(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生产)防治早产儿肺透明膜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蔡金兰陈大业
- 关键词: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疗效观察呼吸窘迫综合征沐舒坦新生儿死亡率机体防御能力
- 7311例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资料分析
- 【目的】:通过应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简易筛查方案对盐城市妇幼保健院近2年来产科新出生的7311例活产新生儿进行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分析筛查的相关资料,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情况,并验证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简易筛查方案的...
- 陈大业卞洪亮蔡志勇包道成赵菁吕海涛
- 小儿经导管封堵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术后发生左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小儿经导管封堵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术后发生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方法对631例经超声心动图和造影检查证实膜周部VSD,且具有介入治疗适应证的患者进行导管堵闭手术,对术后出现左束支或左前分支传导阻滞进行相应治疗和早期随访。结果术中新发生左束支及左前分支传导阻滞6例,予以甲强龙2 mg/kg静脉注射,心电图均恢复正常后继续介入治疗。术后共计发生8例(1.26%)左束支传导阻滞,11例(1.74%)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其中术后1 d内发生左束支传导阻滞6例,左前分支传导阻滞8例,给予相应处理后其中左束支传导阻滞4例恢复正常,2例无恢复(经心外科治疗后恢复正常);左前分支传导阻滞5例恢复正常。术后1个月新增发生2例左前分支传导阻滞,术后3个月新增1例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结论经导管封堵膜周部VSD术后发生左束支或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的比例相对较低,术后早期发现并进行必要的干预可以减少外科手术,应加强中远期随访。
- 陈大业钱明阳卞洪亮
-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左束支传导阻滞
- 鼻塞持续呼吸道正压吸氧在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探讨鼻塞持续呼吸道正压吸氧(NCPAP)在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疗效.方法: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45例,给予NCPAP辅助治疗,观察患儿在NCPAP前后的临床表现、血气及经皮氧饱和度变化,并据此调节NCPAP参数,同时进行其他综合治疗.结果:45例病人中42例(93.3%)呼吸困难及缺氧症状明显好转.经皮氧饱和度明显提高﹝P<0.01),血Pao2明显提高(P<0.01),血Paco2明显提高(P<0.05)结论: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安全有效.
- 陈大业
- 关键词:NCPAP呼吸衰竭新生儿NCPAP治疗鼻塞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PACO2
- 危重症手足口病合并休克的临床救治探讨
- 2013年
- 目的探讨危重症手足口病合并休克患儿的临床救治体会。方法选择盐城市妇幼保健院2012年3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9例危重症手足口病合并休克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总结救治措施及治疗效果。结果 9例患儿休克全部纠正,8例痊愈,1例放弃。结论大剂量的液体复苏是抢救危重症手足口病合并休克相对安全并有效的手段。
- 陈大业
- 关键词:危重症手足口病休克肺水肿
- 儿童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 <正>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治疗效果。方法对象为2010.09-2012.02盐城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心脏病诊疗中心收治的11例拟行动脉导管未闭堵闭术的患儿,男6例,女5例。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
- 陈大业卞洪亮包道成王肖强郭红霞周文娟
- 关键词:心脏病经导管介入治疗堵闭术
- 文献传递
- 注意几种有配伍禁忌的静脉输注药物被引量:1
- 2008年
- 药物配伍指在药剂制造或临床用药过程中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混合在一起,药物在体外配伍直接发生物理性的或化学性的相互作用而影响药物疗效或毒性反应称为配伍禁忌。在多年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几种药物之间存在配伍禁忌(不在《静脉滴注药物配伍禁忌表》之内),报告如下。
- 张翠凤郭红霞季红芳陈大业
- 关键词:药物配伍禁忌表静脉输注药物药物混合用药过程毒性反应药物疗效
- 区域性转运对救治542例危重新生儿的效果评价
- 2011年
- 目的研究危重新生儿区域性转运对提高危重儿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建立完善盐城市危重新生儿转运网络,对近三年区域性转运542例新生儿救治效果分析,并进行总结。结果 542例新生儿得到安全及时转运、专业救治。结论危重新生儿区域性转运能有效降低危重新生儿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危重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
- 陈大业卞洪亮
- 关键词:救治危重新生儿
- 转化生长因子-β1、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6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克拉拉细胞分泌蛋白16(clara cell secretory protein,CC16)、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6 (krebs yon denlungen-6,KL-6)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以及这些蛋白的表达与肺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SD新生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模型组持续暴露在80%~85%氧中构建BPD模型,对照组始终暴露在空气中。每组在7 d,14 d,21 d时(简称为7 d模型组、14 d模型组、21 d模型组)随机选出8只新生鼠处死,留取5 m L血清。HE染色观察各组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并分析辐射状肺泡计数(radial alveolar count,ROC),肺泡平均截距(mean linear intercept,MLI)。TUNEL染色检测各组肺组织中的细胞凋亡。ELISA检测各组新生鼠的血清中TGF-β1、CC16、KL-6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肺组织中TGF-β1、CC16、KL-6的表达水平。同时分析肺组织中TGF-β1、CC16、KL-6的表达与肺组织细胞凋亡率的关系。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肺组织随暴露氧时间的延长BPD损伤加剧,RAC、血清中CC16的水平以及肺组织中CC16的表达明显减少,MLI、细胞凋亡率、血清中TGF-β1、KL-6的水平,肺组织中TGF-β1、KL-6的表达明显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模型组新生鼠肺组织中TGF-β1、KL-6的表达与肺组织的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r=0.977、0.970,均P=0.000),CC16的表达与细胞凋亡率呈现负相关(r=-0.982,P=0.000)。结论肺组织中TGF-β1、CC16、KL-6的表达与BPD肺组织的细胞凋亡密切相关。
- 贺成光朱筛成陈大业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肺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