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增明 作品数:7 被引量:40 H指数:5 供职机构: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 南京军区医药卫生科研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电子电信 更多>>
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竖脊肌等长收缩时空间活动特征 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CNLBP)患者与健康人进行腰背肌等长收缩时竖脊肌空间活动分布的差异。方法:选取CNLBP患者15例为实验组(34.95±8.73岁),健康人15名为对照组(30.50±7.84岁)。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临床评估。采用高密度表面肌电(HDsEMG),记录两组受试者进行1 min改良等长运动负荷试验(BST)时竖脊肌肌电信号,比较两组中位频率斜率(MFs)的差异;比较收缩初期(开始20 s)、收缩中期(中间20 s)和收缩末期(最后20 s)3个不同收缩时段均方根值(RMS)肌电特征图像的重心和分散度,并分析相关肌电指标与临床评估结果的相关性。结果:竖脊肌MFs实验组和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电活动重心和分散度,实验组和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收缩时段组内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心与ODI、VAS均具有明显正相关性(P<0.05);分散度与ODI、VAS均具有明显负相关性(P<0.05)。结论:竖脊肌等长收缩时,运动变异增加,肌电活动重心向远端移动;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较健康人运动变异减小,向远端移动减少。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通过改变肌肉激活的位置和范围,重新分配肌肉活动完成耐力任务。HDsEMG可以观察肌肉持续收缩时空间活动变化,用于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肌肉功能评估。 李霞 郝增明 王晓东 陈晓军关键词:竖脊肌 空军某部地面机务人员下腰痛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调查空军某部地面机务人员下腰痛(low back pain,LBP)的发生率及相关致病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做好下腰痛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及查体相结合的方法,自行设计《空军部队机务人员下腰痛调查问卷》,抽取某部机务人员261名,对下腰痛的发病情况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接受调查的机务人员中,63名诊断为下腰痛,发病率为24.1%;下腰痛的发生与工作年限及每次进场工作时间有明显的相关性,装挂副油箱、挂弹、抬弹及发动机舱内操作等工作被认为是容易诱发下腰痛的训练项目。结论空军机务人员中下腰痛发病率较高,针对其职业特点,应加强防护措施的研究,同时增加腰背肌功能锻炼,以降低其发病率,提高飞行训练保障能力。 侯振海 郝增明 朱加 周东明 范亮全 郑宇翔 叶虹关键词:空军 下腰痛 军事训练 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地面机务人员下腰痛的研究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对于空军地面机务人员训练性下腰痛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4—10月40例训练性下腰痛地面机务人员,按训练方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照组不进行核心稳定性训练。分别于训练前后评定受试者下腰痛疼痛程度及功能情况。结果训练12周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较训练前和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可以改善地面机务人员训练性下腰痛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朱承科 潘兰兰 郝增明 朱加 范亮全 周东明 汤霄朕 侯振海关键词:军事人员 机务人员 下腰痛 核心稳定性训练 复杂人体运动冗余控制的肌肉协同理论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4 2020年 神经肌肉系统是一个开放复杂巨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如何协调不同肌肉活动一直是运动神经科学研究中长期存在的核心科学理论问题。不论是对整体运动描述,还是对肢体局部运动描述,在人体运动控制领域中都会涉及冗余控制的问题。肌肉协同理论认为,神经系统通过同时募集若干个肌肉协同,以模块化控制的方式减轻冗余运动控制的计算负担。研究回顾了肌肉协同理论的起源和基本观点,总结了肌肉协同数学模型类型和肌肉协同分析的基本过程,重点探讨与分析了其在体育科学、临床医学和机器人控制方面的应用。虽然目前有关肌肉协同理论生理证据的结论有不同观点,但已有研究证实,肌肉协同存在于脊椎动物和人体的冗余控制系统,可以很好地解释中枢神经系统对肌肉活动的控制机制。通过设计多样化任务实验范式,利用理论建模工作来严格检验肌肉协同的模块化假设、探讨潜在的神经机制,仍是未来需要重点关注和研究的方向。 杨毅 彭玉鑫 郝增明 刘宇 王新 王健关键词:运动控制 冗余控制 学龄前儿童静态站姿平衡及其姿势控制策略 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3~6岁学龄前儿童静态站姿平衡能力及其控制策略的增龄性规律和特点,为幼儿体质研究和体育教育实践提供重要参考。方法 2018年1—3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杭州市幼儿园105名3~6岁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2×2×3(本体感觉×视觉×年龄)三因素实验设计方案,分别在4种站姿条件下进行15 s的静态站姿平衡能力测试。依据压力中心(enter of pressure, COP)变化量化考察静态站姿平衡能力,依据COP频域分析和非线性分析量化考察姿势控制策略。结果在睁眼/硬地条件下,3~、4~和5~6岁儿童的AP;V和ML;V分别为18.05,16.00,13.40;13.55,11.03,10.12 mm/s;在闭眼/硬地条件下,3个年龄段儿童的AP;V和ML;V分别为21.01,19.60,15.10;12.20,10.20,10.00 mm/s。随年龄增长,左-右、前-后方向的晃动幅度和平均晃动速度均减小(P值均<0.01)。在睁眼/硬地和闭眼/硬地条件下,左-右方向的高频段和前-后方向的低频段均随年龄增长显著增加(P值均<0.01)。在睁眼/硬地条件下,3个年龄段AP;F和AP;F的值分别是29.00,28.61,27.20;7.45,7.44,6.01,前-后方向的中频段和高频段随年龄增长显著减小(P值均<0.01)。在睁眼/硬地和闭眼/硬地条件下,3~、4~和5~6岁儿童的ML;D分别为1.43,1.44,1.52;1.49,1.48,1.56 mm, AP;D分别为1.58,1.56,1.52;1.63,1.61,1.58,AP;SE分别为6.81,6.90,5.61;7.25,7.41,6.60。左-右方向的分形维数随年龄增长显著增加,而前-后方向的分形维数和多尺度熵显著减小(P值均<0.01)。结论 3~6岁学龄前儿童静态站姿平衡能力随年龄增长呈现非线性变化的特点,5~6岁学龄前儿童比3~5岁的静态站姿平衡能力有显著改善;3~5岁和5~6岁学龄前儿童在静态站姿中的平衡控制策略不同。 黄春香 郝增明 王健关键词:儿童 学龄前 本体感觉 阵列式表面肌电在神经肌肉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5年 针电极虽然可以采集单个运动单位的活动信息,但其可采集的运动单位数量有限,且具有侵入性.相对于针电极而言,传统的表面电极虽然具有无损伤的优点,但其所记录的是动作电位通过皮下组织和皮肤后在皮肤表面形成的一种叠加效果,并不能反映具体的运动单位活动及肌肉时空活动特性等信息.表面电极被不合理放置时,很有可能会导致检查者对肌肉功能状态的错误评价. 郝增明 王健关键词:神经肌肉 表面肌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