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篇护理
  • 4篇血管
  • 3篇心血管
  • 3篇血管病
  • 2篇动脉
  • 2篇动脉介入治疗
  • 2篇心血管病
  • 2篇抑郁
  • 2篇认知功能训练
  • 2篇术后
  • 2篇轻度
  • 2篇轻度认知
  • 2篇介入
  • 2篇介入治疗
  • 2篇计算机
  • 2篇计算机化
  • 2篇焦虑
  • 2篇焦虑抑郁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机构

  • 1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心血管...

作者

  • 12篇赵丽凤
  • 5篇万宝艳
  • 4篇宋现涛
  • 4篇董旭
  • 2篇杨晓辉
  • 2篇张立新
  • 2篇张晓梅
  • 1篇张东凤
  • 1篇葛长江
  • 1篇王艳玲
  • 1篇赵丽凤
  • 1篇戴敬
  • 1篇邢鑫欣
  • 1篇孙婷婷
  • 1篇桑小红

传媒

  • 5篇心肺血管病杂...
  • 3篇全科护理
  • 1篇中国医药
  • 1篇益寿宝典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3篇201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提高冠心病病人PCI术后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的护理现状被引量:3
2015年
从加强对冠心病病人的健康教育、指导病人服药行为、建立健全的随访制度、加强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方面综述提高冠心病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的护理现状,指出用药依从性直接关系着病人的疾病预后及生存质量,对病人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赵丽凤张晓梅
关键词:冠心病抗血小板药物护理
探讨起搏器置入术后提前指导患侧肢体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评价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起搏器置入术后缩短卧床时间,提前指导患侧肢体活动方案的效果。方法:将400例双腔起搏器置入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起搏器术后指导患者活动肢体的护理方法,另一组(试验组)采用缩短卧床时间,提前指导患侧肢体活动方案进行术后指导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患侧肢体活动度,舒适度评分,生活自理能力,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缩短卧床时间,提前指导患侧肢体活动方案,可提高患侧肢体活动度恢复率(77.0%vs.63.5%,P<0.05);增加患者舒适度[(88.15±7.66)vs.(76.5±8.16),P<0.05];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3.5%vs.9.5%,P<0.05)。两组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双腔起搏器置入术后采用提前指导患侧肢体活动的护理方案,可以增加患侧肢体活动度,提高患者舒适度,使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增强,且安全性好,是双腔起搏器置入术后可提倡的护理方案。
邢雪春万宝艳张晓梅赵丽凤谭秀利桑小红
关键词:起搏器置入
心血管疾病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改善策略
2023年
赵丽凤
急诊科规范化培训护士心理压力的质性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了解急诊科规范化培训护士心理压力的来源,为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20名在急诊科轮转的规范化培训护士,采用深入访谈的现象学研究方法,探寻其心理压力产生的根源。[结果]规范化培训护士的心理压力源主要来自工作任务繁重、安全隐患多、工作环境复杂、护理技能要求高。[结论]针对急诊科规范化培训护士心理压力采取相应的对策,管理者要提供缓解压力的渠道、加强职业防护的培训、改善工作条件、提高规范化培训护士的沟通能力、加强护理理论学习和急救操作技能训练。
赵丽凤邢鑫欣孙婷婷
关键词:心理压力规范化培训护士急诊科
一种手臂防护吊带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臂防护吊带结构,包括防护支撑部和肩带,防护支撑部上端内设有用于放置支撑手臂的L型槽;防护支撑部的前侧上端设有第一挂扣连接件,第一挂扣连接件位于防护支撑部的右侧,第一挂扣连接件的后侧向上翻折形成第一钩...
赵丽凤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股动脉假性动脉瘤行外科治疗的特点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发生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并接受外科治疗的患者特点及相关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北京安贞医院的66例行PCI治疗术发生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患者,根据接受的治疗策略分为保守治疗组(n=44)和外科治疗组(n=22)。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用药情况、PCI治疗情况和下肢动脉超声检测结果。结果:与保守治疗组相比,外科治疗组患者术后低分子肝素使用率明显较高(81.8%vs.40.9%,P=0.034);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其他用药情况、PCI治疗情况和下肢动脉超声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Logistic回归校正年龄、性别、BMI、高血压病史、血小板数量、动脉瘤位置、缝合器使用情况、压迫时间、肢体制动时间后,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仍然是需要外科处理假性动脉瘤的预测因素(OR=1.62,95%CI:1.13~2.63,P=0.038)。结论:在PCI治疗后发生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患者中,使用低分子肝素的患者可能更易因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而接受外科治疗。对于病情需要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的患者,应提前给予多方面、针对性、个体化护理,以提高保守治疗的成功率,减轻患者负担。
万宝艳赵丽凤谭秀利张东凤宋现涛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假性动脉瘤保守治疗外科治疗护理
计算机化认知功能训练对心血管病合并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计算机化认知训练系统(computerized cognitive training,CCT)对心血管病合并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3年3月到2023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获得知情同意后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共1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9例。对照组给予院内宣教、出院随访12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CCT干预12周。比较干预后12及24周后焦虑、抑郁的变化。结果:本研究最终可评价效果的患者共183例,其中观察组89例,对照组94例。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在12周后测量值(53.1±6.5)和24周后测量值(53.0±7.1)均低于干预前测量值(57.4±6.8)(均P<0.05),同时也低于对照组SAS在12周后测量值(56.7±5.4)和24周后测量值(55.7±6.4)(P <0.05)。干预后,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在12周后测量值(48.9±7.5)和24周后测量值(48.8±5.9)均低于干预前测量值(57.8±7.9)(P<0.05);同时也低于对照组SDS在12周后测量值(57.0±5.6)和24周后测量值(57.2±5.9)(P<0.05)。结论:CCT可以改善心血管病合并MCI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且其改善效果至少能维持到24周。
赵丽凤赵丽凤邢雪春董旭董旭杨晓辉张立新宋现涛王艳玲
关键词:轻度认知障碍焦虑抑郁
心血管病患者焦虑抑郁非药物干预的研究进展
2023年
我国心血管病已成为对国民健康造成最大影响的疾病,也是致残和致死率最高的疾病,患病人数还在不断增加。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在心血管患者中十分常见,心血管病患者中有40%~50%同时患有焦虑抑郁障碍^([1])。国内调查研究^([2])显示13.4%~77.6%的心血管病患者患有焦虑和(或)抑郁症状。根据刘梅颜团队进行的一项多中心研究显示,心内科门诊患者中抑郁和/或焦虑障碍的患病率相对较高,终生患病率达到17.0%^([3])。
赵丽凤董旭万宝艳杨晓辉王艳玲宋现涛
关键词:心血管病焦虑抑郁
1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伤口感染病人的护理
2015年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能很好地解决因冠心病造成的心脏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梗死等问题,是目前重建冠心病血液循环的重要手段[1],包括冠状动脉造影、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手术等。随着冠脉造影术的普及,各种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并发症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冠状动脉造影术作为一种有创性检查,术后可能发生多种并发症,严重时甚至可导致病人死亡。所以,对冠脉造影术后病人积极采取有效的并发症预防、护理措施尤为重要。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发生伤口感染,查阅国内文献极其少。本病房于2014年6月收治1例 PCI 术后伤口感染的病人,经过本病房医护人员精心的治疗与护理,病人最终痊愈出院。现将病人在住院期间的护理总结如下。
万宝艳赵丽凤戴敬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伤口感染护理
护理宣教对急性心肌梗死女性吸烟患者戒烟成功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院内护理宣教对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女性吸烟患者戒烟效果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并分析了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就诊于我院心内科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女性患者2 619例。按照患者吸烟状态将人群分为两组:吸烟组(入院时仍然吸烟者和已戒烟者)及非吸烟组(从未吸烟者)。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吸烟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5A”戒烟干预方案和常规护理。观察戒烟成功率并比较1年后戒烟成功的患者与戒烟未成功患者的预后。结果:在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女性患者中,吸烟者共计414(15.8%)例。相比于非吸烟者,吸烟者更年轻(66.2 vs.70.3)岁,两组有高血压者(241 vs.1 095;58.2%vs.49.7%)、糖尿病(103 vs.331;24.9%vs.15.0%)、心力衰竭病史(18 vs.55;4.3%vs.2.5%)比例更高。经戒烟护理宣教后随访1年,有161例(38.9%)戒烟成功。相比于未戒烟者,戒烟成功患者全因死亡率(4.3%vs.8.1%)及再住院率(3.1%vs.11.9%)更低。结论:在女性急性心肌梗死人群中,与非吸烟者相比,吸烟者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比例更高。戒烟护理宣教对患者戒烟有着重要意义,对改善预后有着重要价值。
万宝艳杨跃邢雪春赵丽凤陈霞左靖宋现涛
关键词: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戒烟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