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震
- 作品数:5 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术治疗Ⅱ、Ⅲ期乳腺癌31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Ⅱ、Ⅲ期患者采取保乳术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Ⅱ、Ⅲ期乳腺癌患者,将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根治性切除术+术后辅助化疗,观察组给予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术,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均随访2年,观察组满意率、住院时间及手术一般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乳房外形评估优良率为80.6%。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术治疗具有微创特点,治疗Ⅱ、Ⅲ期乳腺癌患者并发症少、安全性高,与传统的乳腺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
- 袁慧明曾健罗铭孔震韦轲
- 关键词:乳腺肿瘤放化疗
- MRI表观扩散系数对激素受体阳性和阴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评估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MRI表观扩散系数(ADC)对激素受体阳性和阴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NAC)疗效的评估。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42例乳腺癌患者进行NAC,其中激素受体阳性(HR+)25例,激素受体阴性(HR-)17例;根据疗效将患者分为有反应组(CR+PR)和无反应组(SD+PD),比较HR+和HR-乳腺癌患者的有反应率及NAC前和NAC 4个周期后ADC值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了4个周期的NAC,患者CR率4.8%(2/42),PR率71.4%(30/42),SD率21.4%(9/42),PD率2.4%(1/42);HR+组有反应率80.0%(20/25),HR-组有反应率70.6%(12/17),两组有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组NAC前、NAC 4个周期后的ADC值由(0.85±0.14)×10-3 mm2/s增加到(0.93±0.21)×10-3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组NAC前、NAC 4个周期后的ADC值由(0.99±0.40)×10-3mm2/s增加到(1.01±0.39)×10-3 mm2/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R+乳腺癌在Ki67高表达或HER-2阳性(Luminal B型)的情况下,MRI ADC值可能是评估NAC疗效的敏感性指标。
- 李富曾健孔震李春燕罗铭
- 关键词:激素受体新辅助化疗表观扩散系数疗效
- TX和TC新辅助化疗Ⅱ、Ⅲ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比较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比较多西他赛+卡培他滨(TX)和多西他赛+卡铂(TC)新辅助化疗Ⅱ、Ⅲ期乳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将47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TX组20例接受TX方案和TC组27例接受TC方案化疗,21d为1个周期,两组患者均完成了4个周期的化疗,观察和比较4个周期新辅助化疗后两组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TX组和TC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5.0%(11/20)和66.7%(18/2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0)。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均为贫血、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脱发、恶心及呕吐、肝功能异常和疲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X组患者出现手—足综合征、皮肤色素沉着、口腔黏膜炎和指甲变黑或脱落,在TC组并未出现。结论:TC与TX的4个周期新辅助化疗Ⅱ、Ⅲ期乳腺癌患者近期疗效相当,不良反应相似,但TX方案手—足综合征和全身色素沉着常见。
- 孔震曾健何留生罗铭李富袁慧明
-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毒副反应
- 磁共振成像表观扩散系数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评估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表观扩散系数(ADC)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在该院行NAC的乳腺癌患者44例,比较患者NAC前和NAC4个周期后MRI测量肿瘤直径、ADC值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所有患者完成4个周期的NAC,患者完全反应率(CR)为4.5%(2/44)、部分反应率(PR)为68.2%(30/44)、疾病稳定率(SD)为25.0%(11/44)、疾病进展率(PD)为2.3%(1/44);有反应率(CR+PR)为72.7%(32/44),无反应率(SD+PD)为27.3%(12/44);有反应组NAC前后肿瘤最大直径由(4.57±1.94)cm缩短为(3.03±2.21)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反应组NAC前后ADC值由(0.91±0.28)×10-3mm2/s增加到(1.01±0.32)×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AC前和NAC 4个周期后ADC值变化与肿瘤最大直径变化呈正相关(r=0.344,P<0.05)。结论肿瘤最大直径变化直观地反映化疗疗效,MRI的ADC值从细胞水平量化化疗疗效,是评估化疗疗效的敏感指标。
- 李富曾健李春燕罗铭孔震
-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磁共振成像表观扩散系数疗效
- MRI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腋窝淋巴结的评估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MRI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腋窝淋巴结(ALN)评估的价值。方法对44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NAC),比较患者NAC前和NAC4周期后MRI测量患侧ALN直径、肿瘤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变化及其间接相关性;比较MRI与病理对患侧腋窝阳性淋巴结的检测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了4周期的NAC,有反应(CR+PR)率为72.73%(32/44),无反应(SD+PD)率为27.27%(12/44)。有反应组NAC前后的ALN最大直径由(1.37±1.06)cm缩短为(0.90±0.76)cm,NAC前后的ADC值由(0.91±0.28)×10-3mm2/s增加到(1.01±0.32)×10-3mm2/s(P<0.01);NAC前后的ADC值变化(△ADC)与腋窝淋巴结NAC前后最大直径的变化(△L)不相关(r=0.131,P=0.413)。NAC后MRI评估ALN的敏感度100%,特异度62.5%,Kappa值0.68。结论 MRI功能指标ADC值不能作为早期间接反映NAC后ALN的疗效的独立指标,但MRI仍是评估NAC后ALN状态的敏感指标。
- 李富曾健李春燕罗铭孔震
- 关键词:淋巴转移新辅助化疗表观扩散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