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哲

作品数:19 被引量:52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7篇梗死
  • 6篇综合征
  • 6篇脑梗
  • 6篇脑梗死
  • 4篇变异型
  • 3篇电生理
  • 3篇血管
  • 3篇血管炎
  • 3篇肉芽肿
  • 3篇肉芽肿性
  • 3篇神经损害
  • 3篇轴索
  • 3篇轴索损害
  • 3篇急性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肉芽肿性血管...
  • 2篇周围神经
  • 2篇周围神经损害
  • 2篇脉搏波

机构

  • 19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9篇史哲
  • 8篇邢岩
  • 6篇吴永辉
  • 5篇张洁
  • 4篇李剑
  • 4篇卫景沛
  • 3篇王文科
  • 2篇任凤学
  • 2篇吴立华
  • 2篇张茗
  • 2篇张源
  • 1篇王拥军
  • 1篇肖治宇
  • 1篇高华英
  • 1篇师文静
  • 1篇于靖
  • 1篇王丽冬
  • 1篇郑志荣
  • 1篇王立群
  • 1篇马秀丽

传媒

  • 5篇中西医结合心...
  • 3篇2015北京...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北京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实用神经疾病...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4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分析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近期疗效。方法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住院患者134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尤瑞克林+依达拉奉静点70例),对照组(单用依达拉奉静点64例)。两组均按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原则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脑保护、控制血压及神经康复等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4d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4dNIHSS、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联合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临床有效率达90.42%,近期治愈率达49.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有一定疗效,且较安全。
史哲卫景沛张茗王拥军
关键词:脑梗死尤瑞克林依达拉奉
卡马西平对诱发电位的影响及意义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研究长期口服卡马西平治疗癫对诱发电位的影响,并讨论其意义。方法选择尚未治疗的癫病人31例作为试验组;以性别、年龄与癫组相匹配的健康正常人2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先分别做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事件相关电位P300、视觉诱发电位(VEP)和体感诱发电位(SEP),之后癫组开始卡马西平治疗,服药一年后再作上述各项检查。结果癫组病人治疗前各项电生理学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癫组卡马西平治疗后各项电生理指标与治疗前相比BAEP各波、P300以及VEP的P100波潜伏期均显著延长;SEP的潜伏期无显著变化。结论神经电生理学检查可以早期发现长期服用卡马西平导致的亚临床毒性。
王文科史哲
关键词:卡马西平诱发电位卡马西平事件相关电位P300电生理学检查体感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
伴严重轴索损害的咽-颈-臂变异型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特点
张洁李剑史哲邢岩
以周围神经损害为主的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1例
史哲卫景沛邢岩
脑出血24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旨在进一步提高脑出血诊治水平,减少致残率及病死率,改善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41例脑出血病人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与结果。结果81%病例有诱因,发病急,首诊血压明显升高,与同期305例脑梗死比较,差异显著(P<0.001)。近半数病人血糖、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本组痊愈率及病死率分别为13.1%与19%。结论依据高血压或头痛史,突然发病、血压高,则首先考虑脑出血,如伴血糖、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则支持脑出血诊断。
史哲李剑吴永辉于靖王成轾
关键词:脑出血脑梗死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一例
陈忠云史哲卫景沛张洁邢岩
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内皮功能的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研究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内皮功能。方法入选2009年1月—2011年3月因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尿酸血症住院患者40例,另选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要求采血前两周内未服用任何药物。所有患者于入院第二天清晨空腹取血,行血清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1(ET-1)测定。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ET-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存在内皮功能障碍,内皮功能障碍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可能参与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病理生理过程中。
吴永辉史哲吴立华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高尿酸血症内皮功能
30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水平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10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30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血糖升高的机制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报告如下。
郑志荣史哲原春青王成轾张炎铎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水平脑梗死急性期血糖升高住院治疗
脑梗死患者脉搏波速度变化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脉搏波速度(PWV)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法国康普乐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系统检测43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58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具有脑卒中危险因素的非脑梗死患者(对照组)的体质指数(BMI)、颈-桡动脉脉搏波速度(cr-PWV)、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cf-PWV)、颈-足背动脉脉搏波速度(cd-PWV)。结果:在cf-PWV(P=0.026)和cd-PWV(P=0.005)方面,脑梗死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BMI(P=0.78)和cr-PWV(P=0.744)方面,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脑梗死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cf-PWV明显快于非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而年龄(P=0.314)、BMI(P=0.518)、cd-PWV(P=0.055)和cr-PWV(P=0.561)等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死患者比脑血管病高危人群的主动脉和外周大、中动脉动脉硬化程度更严重,而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主动脉顺应性比非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明显降低。
王文科史哲张源
关键词:脑梗死脉搏波速度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4年1月航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4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并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及焦虑抑郁状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认知功能障碍组和对照组在吸烟、年龄、空腹血糖受损、心房颤动、糖耐量受损、糖尿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收缩压及焦虑抑郁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心房颤动、收缩压、糖尿病、HDL-C及焦虑抑郁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广泛前壁和右室梗死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较高,对于重要部位梗死及合并心房颤动、高血压病、糖尿病的患者更应加强关注,重视其心理疏导和治疗,缓解抑郁状态,有助于对认知功能障碍早发现、早干预。
吴永辉史哲任凤学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因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