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静

作品数:13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成都工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主题

  • 4篇道德
  • 4篇青少年
  • 4篇教育
  • 2篇道德价值
  • 2篇道德价值观
  • 2篇性道德
  • 2篇性侵害
  • 2篇影响因素
  • 2篇少年
  • 2篇侵害
  • 2篇青少年性
  • 2篇价值观
  • 2篇高校
  • 1篇大学生
  • 1篇当代青少年
  • 1篇道德观
  • 1篇道德观念
  • 1篇道德教育
  • 1篇德教
  • 1篇新媒体

机构

  • 11篇成都工业学院

作者

  • 11篇程静
  • 3篇沃文芝
  • 3篇王进鑫
  • 2篇陈敏燕
  • 1篇赵柯

传媒

  • 2篇语文建设
  • 2篇新闻战线
  • 2篇成都工业学院...
  • 1篇中国青年政治...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少年儿童研究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6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川省小学生性教育现状的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为了解四川省小学性教育现状,对10所小学校调研,发现目前小学生性生理知识落后于生理发育水平、自我保护意识不足、获取性知识渠道不畅、性别角色趋于传统刻板印象,儿童对家庭性教育的需求突出。
沃文芝程静
关键词:小学生性教育
新媒体对青少年性道德价值观影响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2013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青少年互联网普及率持续攀升,并向低龄群体渗透加大。截至2013年12月底,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已达2.56亿,占整体网民的41.5%,占青少年总体的71.8%。6-11岁年龄段网民在青少年网民中的占比为11.6%,相比2012年底增长了近4个百分点。中国青少年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0.7小时,较2012年增加了2.3小时。随着互联网、手机的普及和推进,新媒体因其传播方式的时效性、广泛参与性、去中心化、高度自主性、互动性等特点。
程静沃文芝
关键词:性道德观念上网行为上网时间私人领域
《三言》家庭小说和道德教育
2015年
家庭小说就是以家庭生活为背景,反映发生在一个家族中的典型生活事例和家庭纷争,从而表达出作者对某些事物、人物的看法。冯梦龙所著《三言》家庭小说以生动形象的故事表现的当时社会的家庭生活,对世人的道德教育有着很好的规范作用。尽管明清之际的社会制度和现在有着翻天覆地的差别,但是我国沿袭下来的良好的家庭秩序和道德教育理念还是有着值得现代人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因此在本文中,作者以《三言》中的故事为线索,谈一谈在该著作中体现的家庭道德教育,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三言》对个人的道德教育,对宗族的道德教育以及社会道德教育。
程静
关键词:三言家庭道德教育
当代青少年性道德态度观影响因素的研究
2015年
通过对全国17~24岁4565名青少年的性道德态度观的实证调研,发现自我道德认知和道德环境显著影响着青少年性道德态度观的形成。女性、有政治信仰的青少年具有更积极的性道德态度观。居住地、父母的性道德水平特别是同性亲子关系、同伴亚文化等显著影响着青少年性道德态度观的形成。
程静王进鑫
关键词:青少年影响因素
当前青少年婚前性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被引量:16
2015年
本文在对中国大陆5个省市17-24岁4565名青少年抽样调查的基础上,考察了当前青少年的婚前性行为现状。研究发现,当前青少年婚前性行为发生率较高,达到32.51%,并且多性伴侣和性爱分离现象较多。通过对影响青少年发生婚前性行为的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干预青少年婚前性行为发生的对策与措施。
程静
关键词:青少年性行为影响因素
社会因素对青少年性道德价值观的影响被引量:9
2012年
当社会文化越注重个体主体性时,青少年性道德价值观越健康,表现为社会阶层越高,青少年性道德价值观也越健康;女性比男性的性道德价值观更健康;社会群体满足个体需求的程度越高,青少年性道德价值观也越健康。社会阶层、社会性别和社会群体构建了青少年的社会角色,社会文化通过规范个人角色使个体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性道德价值观。
王进鑫沃文芝程静
四川省某市中学生性侵害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了解中学生性侵害现状及相关因素,为促进中学生的安全及健康成长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20年4—5月对四川省某市1471名中学生的性侵害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遭受过强奸、性猥亵、性骚扰的比例分别为1.6%,3.7%,9.4%。23.8%的中学生遭受过2种及以上的性侵害;75.1%~82.1%的性侵害发生于9~15岁;36.3%~62.3%的性侵害主体为同辈熟人。看过色情信息与遭受3类性侵害均呈正相关(强奸:OR=9.93,95%CI=3.09~27.57;性猥亵OR=7.83,95%CI=3.95~15.53;性骚扰OR=5.22,95%CI=3.52~7.73,P值均<0.01);自我性别认同不良与遭受性猥亵和性骚扰均呈正相关(性猥亵:OR=2.37,95%CI=1.31~4.29;性骚扰OR=1.73,95%CI=1.16~2.58,P值均<0.01)。母亲的长时间缺失与中学生遭受强奸呈正相关(OR=3.10,95%CI=1.31~7.30),接受过父亲性教育与遭受性猥亵呈正相关(OR=2.52,95%CI=1.26~5.03)(P值均<0.05)。结论中学生看过色情信息是遭受各类性侵害的共同相关因素,性别认同不良是性猥亵和性骚扰的共同相关因素。应提升家庭、学校性教育能力,关注中学生性别认同和性心理健康状况。
陈敏燕王进鑫程静
关键词:暴力健康教育
解读红色文学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被引量:3
2015年
从现行教育成果来看,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这是由于随着日韩潮流、欧美文化在国内流行,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巨大转变,并逐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而这并不符合我国现行教育需求,甚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背道而驰,因此,本文在分析红色文学内涵和价值的基础上,对于红色文学和思政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以红色文学改变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现状,由此消除外来文化的负面影响,帮助高校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程静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红色文学
在校大学生同居关系中女生权益损害及对策研究
2012年
随着在校大学生未婚同居现象的增多,同居关系中女生的权益损害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同居女大学生所面对的身体伤害、精神伤害、名誉损害以及援助途径缺失等问题的综合归纳,分析了同居女大学生权益受损的社会、高等院校、大学生自身诸方面原因,提出了减少同居女大学生权益受损的对策。
赵柯程静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同居女大学生权益损害
熟人性侵儿童案件的基本脉络及儿童性安全体系构建--基于10名侵害人陈述的话语分析
2024年
深入分析10个熟人性侵案件中侵害人的陈述,剖析案件的进程后发现,在保护机制缺失的背景下,熟人性侵案件往往更具隐蔽性和持续性;性侵案件由恶意滋生、逐步试探、实施侵害逐步发展;初次侵害发生后,侵害人会尝试采用威胁、恐吓、诱骗等形式维系关系以防止案件披露,从而造成对儿童的多次侵害甚至增加其他受害儿童。未来应当从完善预警体系与预防机制两方面合力构建儿童性安全体系,从话语和行为中及时发现受侵害儿童的异常,同时通过性教育帮助儿童建立自我性保护意识,并联动多方营造保护氛围。
陈沚鹤程静
关键词:儿童话语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