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淑英

作品数:16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苏州市相城区黄桥实验小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教学
  • 4篇语文
  • 2篇性学
  • 2篇语言
  • 2篇闪现
  • 2篇善导
  • 2篇自我
  • 2篇写作
  • 2篇教育
  • 1篇档案袋
  • 1篇动人
  • 1篇学生自主探究
  • 1篇研究性
  • 1篇研究性学习
  • 1篇研究性学习活...
  • 1篇语文第9册
  • 1篇语文第四册
  • 1篇语文教学
  • 1篇语文教学大纲
  • 1篇语文课

机构

  • 13篇苏州市相城区...

作者

  • 13篇吴淑英

传媒

  • 7篇小学科学
  • 2篇中小学电教(...
  • 2篇赤峰学院学报...
  • 1篇小学教学研究
  • 1篇科学大众(智...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
2020年
自主性学习与传统的教学有着天壤之别,因此也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老师,要转变以往的控制者身份,更多地以一种参与者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师生之间的关系将呈现一种平等、对话、共享的状态。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宽松的氛围,科学设置情境,提供科学的指导,事后对于学生的探究活动给予积极评价,让学生自主探究,乐于探究,善于探究,惯于探究。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要转变被动接受知识的观念,以一种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主动管理自己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提升。
史心怡吴淑英
关键词:自主性学习设置情境学生自主探究乐于探究自我提升自主探究学习
蝶舞翩翩在网络——网络课《台湾的蝴蝶谷》教学设计
2009年
一、教材解析 《台湾的蝴蝶谷》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文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台湾的蝴蝶谷每年春季瑰丽而壮观的奇异景色。借助教材,可以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引导学生走进台湾,了解台湾,激发学生对祖国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
吴淑英
关键词:《台湾的蝴蝶谷》教学设计语文第四册讲读课文语言描绘
激情善导 闪现魅力
2015年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在"课程标准"里,不再像过去那样统称为作文,而是1-2年级叫写话,3-6年级叫习作。小学阶段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逐步达到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意思这个目标。
吴淑英
关键词:写话写作素材写作训练档案袋
为识字插上联想的翅膀
2010年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基础,为识字教学插上联想的翅膀,让识字教学联系生活实际,依托课文内容,解析文字结构特点,能让学生们学得轻松,记得深刻,并学会灵活运用。
吴淑英胡国花
关键词:识字
以陶行知理念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2020年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是陶行知的人生格言;他“为了孩子,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在“爱满天下”光辉思想的映照下,我们看到了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风亮节。新时代,对师爱的内涵有了更多的解读。现在人们善于使用互联网以及基金会等各种形式,以不同手段参与到公益活动中,为社会贡献爱心,帮扶他人,向社会积极传递各种正能量。
尤苑吴淑英
关键词:爱满天下陶行知人生格言教育真谛高风亮节
让课堂闪烁人文之美
2014年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充分肯定现行语文教学大纲对于语文性质认识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样新的表述。随着对新课程的深入解读,能强烈感受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人文情怀。一、抓住课文补白,
吴淑英
关键词:人文性语文教学大纲语文性质交际工具人类文化人文情怀
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
2016年
我们经常见到这样一些课:有的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似乎明明白白,但遇实际问题却往往束手无策;有的教师设计了许多细碎的问题,表面上看十分流畅,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有的教师注重精讲多练,虽然学生解题能力尚可,却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潜能;有的教师让少数优等生在课堂上唱主角,操作、演示、活动、汇报……表面上看热热闹闹,
吴淑英
关键词:解题能力精讲多练思维过程最近发展区思考性
借助网络 实现与历史的对话——《莫高窟》教学反思
2008年
《莫高窟》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9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文章。课文生动描述了莫高窟的彩塑、壁画、藏经洞,把莫高窟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展示在我们面前,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无穷的创造力。课文是一篇写景的记叙文,作者以“总-分-总”的形式来结构全文。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适当引导迁移,引导发现,习得一些语言规律和表达的方法。
吴淑英
关键词:《莫高窟》教学反思语文第9册劳动人民语言规律
践行“六大解放”思想,上好“防疫”这一课
2021年
2020年,影响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席卷而来。按照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在省、市、区各级教育部门的统一部署下,我校积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防疫"教育。本文通过践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思想,即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时间和空间,思考如何把防疫教育这一课上到学生们的心坎上,并引导学生开启主动学习新模式。
吴淑英尤苑
关键词:生命教育
让学生在公益活动中体验快乐
2020年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位学生"是陶行知的人生格言;"为了孩子,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在"爱满天下"光辉思想的映照下,我们看到了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风亮节。新时代,对师爱的内涵有了更多的解读。现在,人们善于使用互联网以及基金会等各种形式,以不同手段参与公益活动中,为社会贡献爱心,帮扶他人,向社会积极传递各种正能量。
尤苑吴淑英
关键词:公益活动家校合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