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会丰
- 作品数:9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冶金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热防护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提供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热防护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热防护涂层包括依次设置在陶瓷基复合材料表面的封孔层、硅基抗氧化粘接层和隔热耐烧层;所述封孔层中含有W、Si、Y和Hf;所述硅基抗氧化粘接层中含有金属组分,所...
- 张伟刚张会丰兰昊于守泉黄传兵
- 石煤提钒流化床焙烧条件优化被引量:1
- 2014年
- 针对现有石煤焙烧工艺的焙烧效果差、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提出流化床两段石煤焙烧工艺,利用实验室流化床反应器研究了氧化焙烧、复合盐焙烧、添加剂与石煤的混合方式等对石煤流化床焙烧的钒浸出率的影响规律,比较了静态焙烧和流态化焙烧效果的差异,并对Ca O的固氯作用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流态化焙烧缩短了焙烧时间,降低了达到最大钒浸出率所需的反应温度;对比不同的石煤和添加剂的混合方式发现,与简单的物理混合法相比浸渍法不仅能提高钒的浸出率、缩短焙烧时间,而且能降低添加剂的使用量,具有明显的优势。在焙烧过程中加入Ca O明显减少了生成气体中的Cl含量,并进一步提高钒的浸出率。综合分析表明,采用浸渍法混合石煤与添加剂时,流化床焙烧的最佳实验条件为:焙烧时间45 min,添加剂用量6%,Ca O用量6%,此时的V2O5浸出率达到85.2%。
- 张会丰曾玺崔丽杰许光文
- 关键词:石煤流化床焙烧
- 一种热障涂层材料、热障涂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障涂层材料、热障涂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热障涂层材料的组成通式为(Zr<Sub>1‑x</Sub>Hf<Sub>x</Sub>)<Sub>0.9</Sub>Y<Sub>0.1</Sub>O<Sub>...
- 兰昊胡梓豪张伟刚张会丰吴洋孙小明黄传兵于守泉
- 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热防护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提供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热防护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热防护涂层包括依次设置在陶瓷基复合材料表面的封孔层、硅基抗氧化粘接层和隔热耐烧层;所述封孔层中含有W、Si、Y和Hf;所述硅基抗氧化粘接层中含有金属组分,所...
- 张伟刚张会丰兰昊于守泉黄传兵
- 一种钨铜复合材料的热防护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提供一种钨铜复合材料的热防护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热防护涂层包括依次设置在钨铜复合材料表面的钨硅基抗氧化粘接层和隔热耐烧层;所述钨硅基抗氧化粘接层中含有除钨外的金属组分,所述金属组分包括Zr元素、Cu元素或Y...
- 张伟刚张会丰兰昊黄传兵
- 一种自润滑复合粉末、自润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润滑复合粉末、自润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自润滑复合粉末的组成为NiCr、Cr<Sub>3</Sub>C<Sub>2</Sub>和LaF<Sub>3</Sub>;所述自润滑复合粉末的制备方法包...
- 黄传兵杨昊张伟刚张会丰刘永军孙小明兰昊于守泉
- 氧化镱掺杂氧化铪陶瓷的高温相稳定性与热膨胀性能
- 2024年
- 燃气涡轮发动机推重比的提高依赖于发动机工作温度的提升。目前,寻找比传统YSZ(氧化钇部分稳定的氧化锆)材料耐受温度更高,与镍基基体热膨胀系数匹配的新型热障涂层陶瓷材料是首要任务。采用水热法合成一系列氧化镱掺杂氧化铪(YbSH)纳米粉体,并通过固相烧结制备出YbSH陶瓷,分析了YbSH粉体与陶瓷的微观结构变化规律与相稳定机制,测试立方相结构YbSH陶瓷的高温相结构稳定性与热膨胀系数。利用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Yb_(2)O_(3)掺杂HfO_(2)粉体与陶瓷的微观结构变化规律与相稳定机制;并借助热重-差热分析仪(DSC-TG)、热膨胀分析仪(TMA)测试立方相结构YbSH陶瓷的高温相结构稳定性与热膨胀系数。结果表明,水热合成粉体的粒径在10 nm以下,分布均一,多数呈正方体形状,结晶状态好,制备的烧结陶瓷致密度可达95%以上;晶体学分析得出,Yb(Ⅲ)离子通过取代Hf(Ⅳ)离子的位置,使氧化铪发生晶格畸变,以置换固溶的方式使HfO2的空间群从单斜相的P21/c畸变到萤石立方相Fm3m。氧化镱掺杂量的增多使氧化铪逐渐失去单斜相结构,12 mol/mol以上的氧化镱的掺杂可使氧化铪成为完全立方相,通过使阳离子网络的膨胀和氧空位的产生,有效缓解氧过度拥挤的情况,使立方萤石结构的HfO2稳定在室温下。通过高温热处理和监测升温过程中YbSH的热量变化,该立方相结构在室温至1500℃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YbSH陶瓷热膨胀系数随着立方相含量的增多从6.016×10^(-6)℃^(-1)增大至10.14×10^(-6)℃^(-1)(25~1500℃),其中20 mol/mol氧化镱掺杂的YbSH陶瓷的热膨胀系数可达10.5×10^(-6)℃^(-1)(1000~1200℃),比纯氧化铪热膨胀系数提高67.22%。
- 周菲兰昊兰昊孙小明孙勇辉杜令忠张会丰
- 关键词:微观结构热膨胀系数
- 碳纤维增强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多相反应制备与抗烧蚀性能被引量:3
- 2023年
- 为提高C/C复合材料在2000℃以上有氧环境中的抗氧化烧蚀性能,本研究采用ZrB_(2)浆料浸渍、ZrC-SiC前驱体浸渍裂解与Si-Zr10共晶合金反应熔渗复合工艺制备了C/C-SiC-ZrB_(2)-ZrC复合材料,细致研究了复合材料在熔渗过程中的基体微观结构演变机理及其力学性能和抗烧蚀性能。结果表明,在反应熔渗结束后的降温阶段,部分ZrC陶瓷与残余Si熔体通过原位固-液反应转化为ZrSi_(2)和SiC,生成的亚微米级SiC颗粒均匀镶嵌于ZrC-ZrSi_(2)二元混合物中,最终形成ZrC-ZrSi_(2)-SiC三相混合微区。制备的C/C-SiC-ZrB_(2)-ZrC复合材料密度为3.18 g/cm^(3),开孔率为2.77%,其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为121.46±13.77 MPa和21.78±5.56 GPa。在其断口处能观察到较长且较多的单丝纤维拔出以及明显的界面脱黏,这表明复合材料的失效方式为韧性断裂。经2000℃,300 s的大气等离子体烧蚀,复合材料表现出优良的抗超高温烧蚀性能(质量烧蚀率和线烧蚀率分别为1.37×10^(-3)g/s和3.43×10^(-3)mm/s)。分析发现,烧蚀中心形成了独特的双层梯度氧化物结构,底部的ZrO2层可阻挡外部热量向材料内部基体的传递,表面由固相ZrO2颗粒和液相富SiO2的SiO2-ZrO2熔体组成的复合氧化层既能抵御高速气流的机械冲刷,又能抑制氧气向内部基体的扩散。
- 孙倩张会丰黄传兵黄传兵于守泉房师阁张伟刚
- 关键词:碳纤维陶瓷基微观结构力学性能抗烧蚀性能
- 一种钨铜复合材料的热防护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提供一种钨铜复合材料的热防护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热防护涂层包括依次设置在钨铜复合材料表面的钨硅基抗氧化粘接层和隔热耐烧层;所述钨硅基抗氧化粘接层中含有除钨外的金属组分,所述金属组分包括Zr元素、Cu元素或Y...
- 张伟刚张会丰兰昊黄传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