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科
- 作品数:30 被引量:310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资助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一般工业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泌阳凹陷安棚油田深层系成岩作用研究及其在成岩圈闭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2
- 2002年
- 深层系一般指沉积盆地中埋藏深度在 2 5 0 0~ 2 70 0m以下的地层 ,其储集物性普遍很差 ,但在一定条件下 ,深部溶蚀作用可产生优质储层 ,形成成岩圈闭。然而这种成岩圈闭的预测一直是一个难题。安棚油田位于河南泌阳凹陷东南部 ,勘探成果表明 ,在该油田深层系下第三系核桃园组核三段下部 (简称 (核三下 )席状的扇三角洲砂体中存在成岩圈闭。本次通过定量的成岩作用研究和成岩阶段划分 ,对成岩圈闭的形成机理和分布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 ,该区核三下的砂体经历了压实、胶结、溶蚀等多种成岩作用 ,不同的成岩作用发生于不同的埋藏深度。 2 70 0~ 310 0m之间以胶结强烈为特征 ,属于胶结带。 310 0~ 390 0m之间以次生溶蚀孔隙发育为特征 ,尤其是 32 0 0~ 36 0 0m之间 ,属于深部溶蚀带。本区核三下砂体自南而北埋藏深度逐渐变浅 ,其上倾方向处于胶结带的部分由于强烈胶结而变成致密层 ,可封堵油气 ,而下倾方向处于溶蚀带的部分由于次生溶蚀孔隙发育而成为良好储层 ,从而形成成岩圈闭。根据不同埋藏深度、不同成岩阶段孔隙发育和保存的特征 。
- 金振奎陈祥明海慧周新科邹元荣张响响
- 关键词:泌阳凹陷安棚油田圈闭次生孔隙
- 地层水相态变化与深盆气形成机理——以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为例被引量:5
- 2012年
- 对比千米桥潜山异常高温气藏产水特征及封闭条件下汽、水相态模拟实验结果,分析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气藏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镜质体反射率、磷灰石裂变径迹、包裹体均一温度测定表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具有异常高的古地温场。异常高温促使煤系有机质快速熟化、生成大量天然气,同时地层水汽化,天然气与蒸汽互溶并逐渐积累产生异常高压;气(汽)相流体在异常高压推动下向封存箱内的上部地层扩散运移,降低下部异常高温地层的压力,加速地层水汽化并重新积聚压力,如此循环反复,气(汽)相流体逐渐渗透到封存箱的各个部位,封存箱内温度、压力趋于平衡,从而形成盆地级的高温高压气藏。晚白垩世—古近纪的抬升剥蚀导致上古生界温度、压力下降,蒸汽液化使气藏中的蒸汽和天然气浓度降低,从而形成了盆地级的低压气藏。
- 周新科许化政李丽丽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地层水封存箱深盆气异常高温相态变化
- 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上古生界潜山油气成藏条件评价被引量:20
- 2004年
- 与济阳坳陷对比,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具备潜山油气成藏的基本条件。以已有的钻井作控制,提取了各关键井的储层条件、烃 源条件和盖层条件作为成藏条件评价的源参数,以油气显示级别作为成藏条件的指示参数,建立了神经网络数学模型,对东濮凹陷 各关键井上古生界潜山的油气成藏条件进行评价。通过对3种评价源参数的分布进行平面分区,对东濮凹陷上古生界的成藏条件 进行了平面预测,结果表明中央隆起带是上古生界潜山油气勘探的最有利地区。近期文古2井在上古生界的工业油气流突破证实 了模型的预测结果。对该油气藏的解剖表明,在煤系之上的、埋藏较浅的、厚层粗粒的砂岩应是上古生界勘探的主要目的层。
- 胡宗全王传刚张玉兰张福顺周新科
- 关键词:成藏条件数学模型上古生界东濮凹陷渤海湾盆地
- 2016年全球上游油气并购市场回顾及2017年展望被引量:2
- 2017年
- 2016年,在国际油价筑底回升带动下,全球并购市场呈现明显回暖态势,在剔除近两年两笔超大额交易影响后,交易金额同比实现翻番。全年并购市场围绕北美非常规油气和俄罗斯国有资产私有化两个焦点展开,两者交易金额分别占全球56%和22%。并购油气资源储量创2012年以来新高。非常规资源仍是市场交易热点。市场各参与方走势分化,国家石油公司是资产主要卖家,国际石油公司连续两年成为"净买家",独立石油公司在买卖双向动作均较大,私募基金和其他公司参与意愿加大。预计2017年并购市场将好于2016年。北美致密油交易范围有望进一步扩大;北美以外地区交易金额有望反弹;私募基金交易可能创纪录;油气资产的评价油价仍将维持较低水平。
- 陈剑锋余皎周新科
- 关键词:并购策略
-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气藏特征与成藏史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鄂尔多斯盆地煤系在埋藏早期因释放有机酸而使地层水呈弱酸性,含氧羧酸溶蚀铝硅酸盐生成大量孔隙而使砂岩易于压实,其后的地层升温促进Al3+和Si2+的络合物分解生成SiO2、自生粘土和铁方解石,导致砂岩区域致密化。晚侏罗—早白垩世的构造热事件导致煤系大量生烃和地层水汽化,促使高压流体(甲烷+水蒸气)充斥整个封存箱,形成盆地级高温高压气藏。晚白垩—古新世盆地区域性抬升剥蚀导致煤系埋藏变浅,地温梯度降低,使地层中甲烷被保留而水蒸气凝析成水,高温高压气藏逐渐转化为低温负压气藏。
- 吴青许化政周新科那未红
- 关键词:地层水矿化度深盆气上古生界鄂尔多斯盆地
- 豫西地区上三叠统生油岩特征及勘探潜力评价
- 晚三叠世是稳定的华北克拉通向构造活动剧烈的滨太平洋构造域过渡时期,在南华北西部及鄂尔多斯地区沉积了巨厚的上三叠统.济源-洛阳地区的上三叠统位于大鄂尔多斯盆地的东南部,属滨浅湖(油坊庄、椿树腰组)向半深湖相(谭庄组)过渡的...
- 周新科许化政胡宗全王传刚
- 关键词:上三叠统
- 文献传递
- 胶结物地层学及其在裂缝研究中的应用
- 胶结物是在某种成岩环境中从孔隙水中沉淀出来的,充填于大大小小的孔隙、裂缝之中。在不同的时期,成岩环境中水的物理化学性质(盐度、温度、pH值、氧化-还原电位、微量元素种类和含量等)往往是不同的,这样形成的胶结物的特征也就不...
- 金振奎张响响邹元荣由伟丰周新科明海会
- 关键词:胶结物地层裂缝
- 文献传递
- 塔中古城墟隆起奥陶系钻探成果与勘探意义被引量:14
- 2007年
- 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东段的古城墟隆起,奥陶系齐全,新发现中奥陶统一间房组-下奥陶统鹰山组颗粒灰岩孔隙型储集层。该类储集层主要储集空间为粒间孔、晶间孔和针尖状溶蚀孔,在微裂缝、缝合线等连通下形成了厚度约2~50m、分布较广泛的似层状孔隙型储集体。成像测井资料的进一步解释处理发现,其孔隙度达4%.该类储集层主要受台地边缘砂屑滩相展布的控制,后期溶蚀作用有利于改善其储集性能。颗粒灰岩储集体与上覆上奥陶统泥质岩区域性盖层组成良好的储盖组合,并具有良好的封闭性,在烃源区高成熟油气多期充注下形成了多层潜在油气藏。在已完钻的1口探井中经中途测试获气流,充分展现了这一勘探领域的巨大潜力。
- 吴光宏黎兵周新科冯永宏王伟黄华胡勇
-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奥陶系探井天然气
- 华北盆地中南部早古生代沉积特征及油气成藏条件被引量:14
- 2005年
- 华北盆地下古生界分布广泛,沉积厚度较大。虽然其沉积沉降中心不断迁移,但其迁移性主要受板缘构造活动带影响,板内并未发生构造变形(褶皱、断裂),故沉积环境和沉积厚度差异不大,总体表现为浅水、高能、盆内碎屑丰富的陆表海沉积环境。沉积岩的有机质丰度低,基本无有效生油岩发育。统计了1500余个沉积岩有机质丰度资料,总结了有机质丰度与岩性、沉积相的关系,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孔洞型储集层的形成机理及其与构造运动的关系表明,加里东期古岩溶主要发生在太康—开封古斜坡,印支期古岩溶主要发生在郯庐断裂西侧的褶皱和推覆构造带,可形成有工业意义的碳酸盐岩储集层。
- 许化政周新科高金慧
- 关键词:下古生界陆表海沉降中心
- 黄骅坳陷千米桥地区奥陶系碳酸盐胶结物的形成序次被引量:10
- 2003年
- 在不同时期,由于埋藏深度不同,成岩环境的氧化还原性不同,形成的胶结物的特征也就不同。有些情况下,胶结物期次之间是连续的,即呈“整合接触”。而有些情况下,两个期次之间是不连续的,曾发生过溶蚀,形成“不整合接触”。有些孔隙和裂缝形成早,其内胶结物的期次齐全,而有些孔隙和裂缝形成晚,就会缺失一些期次。因此,胶结物可以像地层一样进行划分和对比。据此可以分析成岩环境的变化,判断孔隙和裂缝形成的时期等。由于成岩环境的变化常与构造运动有关,因此胶结物地层学的研究可以间接地分析构造运动发生的时期。黄骅坳陷千米桥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的裂缝和孔隙中,充填了5期胶结物,每期胶结物阴极发光的特征不同,其中第二期与第三期胶结物之间存在溶蚀不整合。根据胶结物的特征,可划分出5期裂缝,形成于三叠纪、中-晚白垩世、古近纪末、新近纪末等。
- 金振奎张响响邹元荣由伟丰周新科明海会
- 关键词:奥陶系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