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秀梅

作品数:7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扬州市江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毒效
  • 1篇选择性培养基
  • 1篇血清
  • 1篇医院消毒
  • 1篇医院消毒效果
  • 1篇指示菌
  • 1篇志贺氏菌
  • 1篇中毒
  • 1篇沙门氏菌
  • 1篇生化
  • 1篇生化反应
  • 1篇生物监测
  • 1篇食品
  • 1篇食品安全
  • 1篇食物
  • 1篇食物中毒
  • 1篇食源
  • 1篇食源性
  • 1篇食源性致病菌
  • 1篇凝集

机构

  • 6篇扬州市江都区...

作者

  • 6篇徐秀梅
  • 2篇仲春林
  • 1篇张晓军
  • 1篇李玲
  • 1篇谢杨

传媒

  • 4篇河南预防医学...
  • 1篇食品安全导刊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几种选择性培养基检测沙门氏菌的效果比较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为保障食品安全,做好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检测工作。方法参照GB4789.4-2010中检测方法和GB4789.28-2013中培养基和试剂的质量要求。结果本次研究选择的三种培养基均符合GB4789.28-2013中生长率、选择性、特异性的要求。结论在实验室开展检测工作的时候,要根据样品类别和检测要求,合理使用培养基,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徐秀梅张晓军
关键词:沙门氏菌培养基
一株与志贺氏菌血清发生交叉凝集的阪崎肠杆菌
2015年
目的研究阪崎肠杆菌与志贺氏菌的抗原关系。方法采用生化试验、血清凝集及肠杆菌科E75/15细菌编码鉴定系统。结果检出一株与志贺氏菌多价,福氏多价,福氏Ⅰ型,福氏Ⅱ型发生交叉凝集,生化反应符合阪崎肠杆菌的阪崎肠杆菌。结论在肠道致病菌的鉴定中,即便是血清学符合的菌株也要结合全面生化反应结果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徐秀梅
关键词:志贺氏菌阪崎肠杆菌交叉凝集生化反应
2011-2014年扬州市江都区医院消毒效果监测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了解扬州市江都区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的效果,为开展消毒技术指导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2014年江都区医疗机构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四年内监测各类样品总合格率为97.59%,各年度的合格率分别为98.93%、98.41%、98.27%、95.14%;检测各项中合格率最高为透析液是100%,最低为医疗器械是93.01%;区县级,乡镇级,私营医疗机构合格率分别为99.58%、96.46%、97.84%。结论江都区近几年医疗机构消毒效果合格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县区级医疗机构的消毒效果最好,其中医院污水,医疗器械和室内空气的合格率相对较低,应引起重视。
徐秀梅
关键词: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实验室分析
2015年
目的:通过对江都区某饭店发生的一起食物中毒样品的实验室分析,探讨一下实验室仪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快速准确进行检测,找到致病病因,为食物中毒的处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GB/T4789和GB4789相关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验。结果:这起食物中毒事件共采集各类样品共54份,其中只有10月3日晚暂留存的盐水虾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结论:依据WS/T-1996《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结合流行病学特点,判定这起食物中毒是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各地应加强基层疾控中心实验室的建设,提高检验人员素质,以便实验室能够快速准确为食物中毒处理提供实验结果。
仲春林徐秀梅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扬州市江都区公共场所微生物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了解江都区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为今后的卫生监督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和《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进行采样和检测,并按照《公共场所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不同年度公共场所微生物指标总的结果有显著差异(χ2=14.22,P<0.01);不同年度旅店客房公共用品微生物指标结果有显著差异(χ2=32.95,P<0.01);不同年度公共浴室、理发美容、文化娱乐场所、游泳场所和商场微生物指标结果之间均差异不大。结论江都区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总体良好,有逐年上升趋势,但仍存在着监督覆盖面不广,检测项目不全等问题。卫生监督监测部门应加大对公共场所消毒质量监督力度,为广大群众提供一个安全卫生公共场所环境。
仲春林徐秀梅
关键词:公共场所微生物监测
2018-2021年扬州市江都区食品风险监测微生物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了解2018—2021年江都区市售食品的微生物污染情况,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江苏省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书册》要求,采集超市、零售店、农贸市场、网店等场所104份样品,并检测相关微生物指标。结果:2018—2021年共检测104份样品,微生物总体检出率为38.46%(40/104);卫生学指示菌总体检出率为52.94%(36/68),其中豆浆果茶类检出率为81.82%(9/11),谷物冲调类检出率为75%(18/24);食源性致病菌总体检出率为9.62%(10/104),其中水产螺类的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50%(4/8),谷物冲调类的蜡样芽孢杆菌和克罗诺杆菌属检出率分别为20.83%(5/24)、10%(3/24),有1份水产螺类同时检出副溶血性弧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2份谷物冲调类同时检出蜡样芽胞杆菌和克罗诺杆菌属。结论:江都区市售食品存在不同程度的微生物污染风险,水产螺类、豆浆果茶类、谷物冲调类等需要重点监测。
徐秀梅谢杨王伟李玲张银超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源性致病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