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建明

作品数:41 被引量:135H指数:7
供职机构:苏州市种子管理站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苏州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3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0篇粳稻
  • 18篇杂交
  • 16篇杂交粳稻
  • 9篇制种
  • 8篇水稻
  • 7篇栽培
  • 7篇种子
  • 5篇机插
  • 5篇发芽
  • 4篇稻种
  • 4篇栽培技术
  • 4篇水稻种
  • 4篇小麦
  • 4篇技术规程
  • 4篇常优1号
  • 4篇常优5号
  • 3篇制种技术
  • 3篇水稻种质
  • 3篇水稻种质资源
  • 3篇种质

机构

  • 41篇苏州市种子管...
  • 2篇中国科学院植...
  • 2篇昆山市巴城镇...
  • 1篇苏州市农业科...
  • 1篇江苏省常熟市...

作者

  • 41篇周建明
  • 24篇朱正斌
  • 22篇沈雪林
  • 13篇何建华
  • 2篇张艳梅
  • 2篇陆海明
  • 1篇乔中英
  • 1篇王雪刚
  • 1篇周军

传媒

  • 7篇上海农业科技
  • 6篇种子
  • 5篇杂交水稻
  • 4篇种子科技
  • 4篇中国种业
  • 4篇现代农业科技
  • 3篇中国稻米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10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苏州市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被引量:17
2018年
苏州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导致耕地面积急剧减少,为了守住耕地数量和质量两条红线,传承"鱼米之乡"的江南水乡特色文化,苏州于2012年底制定实施了"四个百万亩"工程,其中要求稳定优质水稻种植面积7.33万hm2。近年来,随着南粳46等香软米水稻品种的推广应用,苏州市优质稻米出现了产业化发展的特征,但存在稻米品牌散乱、稻米产品标准低、产业链不完整、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政府扶持力度不足等问题。本文分析了苏州市优质稻米产业化发展的优势和现状,提出了产业发展的定位和对策,以为政府部门制定优质米产业化发展政策提供参考。
朱正斌周建明沈雪林林一波
关键词:文化优质稻米
太湖流域水稻种质资源保存技术规程被引量:1
2015年
依据多年的地方优质水稻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对不同年份种植资料进行汇总和科学分析,同时查阅了国家、行业及地方现行的相关标准。本技术规程主要针对太湖流域水稻种质资源的保存,对水稻种质资源保存过程中的品种描述、种植保存、低温贮藏、建立档案等技术要求进行了规范。
周建明朱正斌曹敏旭沈雪林戴华军林一波
关键词:太湖流域水稻种质资源规程
以种子执法年活动为契机 努力提升苏州市种子产业发展水平
2011年
种子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规范种子管理,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增强种子生产经营者、用种者的知法守法意识,推进种业健康发展,是保持农业生产稳定的重要基础。苏州经济发达,农业占GDP的比重仅有1.5%。在这种条件下,如何提升种子产业发展水平,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品种支撑是一项重要课题。
何建华林一波周建明
关键词:种子产业农业生产资料执法生产经营者种子管理
苏南稻区稻麦周年高产高效品种比较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明苏南稻区主要稻麦两熟品种的生育期、产量及主要性状的表现,及其与耕作制度的关系。[方法]选择苏州地区种植的南粳46、常优5号、常农粳8号等16个粳稻品种和扬麦16号、镇麦10号等9个小麦品种,通过在苏州不同地区进行试验分析了不同粳稻品种和小麦品种的产量和产量结构、生育期和株高等主要性状。[结果]参试粳稻品种间的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小麦品种间的产量无显著差异;粳稻不同播期和生育期与产量的相关性不显著,而小麦不同播期和生育期与产量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稻麦高产品种的每穗粒数与产量的相关性极显著,说明稳定每公顷穗数、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增加每穗粒数是稻麦周年高产的重要基础。[结论]针对苏州地区,在选择周年高产高效的稻麦品种组合时,主要考察水稻品种的产量和品质,其次考虑小麦品种的播期和生育期,再结合实际生产的需要合理搭配高产型、高效型或高产高效兼顾型的稻麦品种组合。
周建明曹敏旭朱正斌戴华军
关键词:粳稻小麦
太湖地区杂交粳稻产业发展趋势被引量:1
2009年
结合多年的杂交粳稻推广实践,分析了太湖地区杂交粳稻科技与产业发展现状,并对该地区杂交粳稻科技与产业发展趋势作了分析,提出了太湖地区杂交粳稻产业发展"稳面攻产保安全,提质增效促发展,创新机制作保障"的总体目标,并从亲本创新利用、种性提纯保纯、配套稻作技术研究、资源整合共享、发展稻米产业经济等方面阐述了杂交粳稻科技及产业体系建设与发展的重点方向。
何建华吴锡清戴华军周建明
关键词:杂交粳稻
“浸种灵”药剂浸种对“常优一号”杂交水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
2005年
为了深入了解“浸种灵”药剂浸种对“常优一号”杂交水稻种子发芽、幼苗生长以及大田性状的影响,我们采用不同浸种时间、不同药剂浓度的裂区设计,分析种子萌动速度、发芽势、发芽率、秧田成苗率、幼苗素质、大田生育期、穗粒结构和产量水平等指标。结果表明,“浸种灵”药剂处理浓度以5 000倍液、24 h浸种为宜,既可以保证种子萌动较快,又可以保证较高的秧田成苗率,且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沈雪林周正明周建明
关键词:浸种灵常优一号药剂浸种杂交水稻水稻生长药剂浓度
不同小麦品种种子短暂储藏期内的活力分析
2015年
以6个小麦品种为载体,通过在储藏期进行破休眠处理及发芽试验,研究分析不同小麦品种的休眠表现及活力变化。
曹敏旭朱正斌沈雪林周建明戴华军
关键词:小麦种子休眠发芽率发芽势
杂交粳稻“常优粳6号”高效机插制种技术规程被引量:2
2019年
常优粳6号"是由江苏省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三系杂交晚粳稻组合,其稻米品质特优,理化指标达到国标二级优质稻谷标准,再加上高产稳产、抗性强等优良特性,近年来该组合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已成为太湖晚粳稻区优质杂交粳稻的重点推广组合。为提升该组合制种效率和质量,经过多年的试验和实践,并利用引进的制种专用插秧机,研究了父母本最佳行比、移栽密度、不同肥料运筹方案、花期调节等关键技术,总结形成了一套"常优粳6号"高效机插制种技术,以期为该组合大面积制种提供技术支撑。
周建明王雪刚曹敏旭朱正斌
关键词:杂交粳稻
苏州地区蔬菜大棚轮作水稻栽培技术规程被引量:6
2017年
在蔬菜大棚内通过水旱轮作种植水稻是苏州地区解决大棚连作障碍最为简单、省工、高效的方法,但蔬菜大棚内水稻种植技术与水稻大田生产上有明显区别。为有效改良受盐渍化危害的蔬菜大棚土壤,促进苏州市蔬菜生产的可持续性和市场蔬菜供应的稳定性,特制定了苏州地区蔬菜大棚轮作水稻栽培技术规程,主要包括轮作周期、品种选择、育秧移栽、大棚栽培等内容。
朱正斌戴华军邹鑫曹敏旭夏肄锋周建明沈雪林林一波
关键词:蔬菜大棚土壤盐渍化技术规程
水稻品种“嘉33”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相关性分析
2015年
"嘉33"为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苏州市种子管理站于2001年联合育成的早熟晚粳水稻品种,先后通过江苏省、上海市和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探讨该品种产量构成因素间的相互联系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现对其产量构成因素及与产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影响为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结实率。
沈雪林夏肄锋周建明朱正斌
关键词:嘉33产量构成因素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