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赵军华

赵军华

作品数:20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文化科学
  • 4篇哲学宗教
  • 4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9篇教育
  • 8篇道德
  • 5篇人文
  • 5篇文化
  • 4篇大学德育
  • 4篇德育
  • 4篇修养
  • 4篇法律
  • 3篇德教
  • 3篇人文修养
  • 3篇美德
  • 3篇民族
  • 3篇传统美德
  • 2篇大学生
  • 2篇道德教育
  • 2篇优秀文化
  • 2篇中华传统美德
  • 2篇思想道德
  • 2篇培育民族精神
  • 2篇主义

机构

  • 19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南通航运职业...

作者

  • 19篇赵军华
  • 1篇白精卫
  • 1篇于洸
  • 1篇贾苹
  • 1篇王音寰
  • 1篇袁铭

传媒

  • 5篇思想教育研究
  • 3篇商业时代
  • 2篇首都师范大学...
  • 2篇北京教育(高...
  • 1篇思想理论教育...
  • 1篇理论观察
  • 1篇华夏文化
  • 1篇大连海事大学...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3
  • 1篇2002
  • 2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诚实信用的立德与立法
2003年
赵军华
关键词:诚实信用立德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要素及法律保护被引量:1
2012年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与民间文化或民间传统文化属同一含义。本文首先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然后在此基础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要素进行阐述,最后基于立法保护、产权保护及法律责任方面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问题进行研究,其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除民事法律外,还有行政和刑法的保护。
赵军华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法律责任
法律吸收道德内容的立法平衡机制
2008年
法律与道德相互交融、相互促进、不可分割。从立法平衡的角度阐述法律吸收道德内容的主要原因、基本层次和必要限制,通过研究法律与道德在立法机制中的平衡,探索如何发挥中国道德自律与法律调控的双重保障作用,实现更深层次的社会和谐。
王音寰赵军华袁铭
关键词:法律道德
加强法制教育 弘扬道德精神被引量:1
2002年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奋斗目标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越发显得重要.在当前,正确把握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深刻认识法与道德的理念和价值目标,增强公民意识和崇法的精神,是法制教育不可忽略的内容,也是十分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赵军华
关键词:法制教育公民意识治国方略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化
人文修养、文化价值观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因素
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执政方针的一贯体现,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18岁以下未成年人约有3.67亿,约占总人口的28%。在校大学生包括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约有20...
赵军华
文献传递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大学德育的重要内容
2003年
赵军华
关键词:民族精神大学德育中华传统美德优秀文化中华民族精神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美德被引量:1
1997年
赵军华
关键词: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文化大学德育革命道德民族文化传统教育资源
《论语》中的为学之道
2013年
孔子是先秦时代的大教育家,《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和体现孔子思想的主要文本。在《论语》的诸多思想中,为学之道的思想极为突出,如学习的作用、目的、内容、精神、途径等,其优秀思想对今天我们的学习仍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贾苹赵军华
关键词:论语
论商业经济时代下的诚实信用问题被引量:1
2010年
诚实信用是中华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是做人的基本品质,也是当前我们在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需要通过建立社会机制保证、通过法律确认的权利和义务。本文从道德的视角论述了诚实信用是人品的修养,为人的基础;从法律的视角论述了诚实信用是民法的原则,信用是一种民事权利;并提出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信用信息机制等。文章认为和谐诚实信用作为品质与机制的关系,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成熟稳健社会的标志。
赵军华
关键词:诚实信用信用机制
继承优秀人文传统 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1999年
中国文化有优秀的人文传统,其核心是关注人。中国人文一词最早的出现不是针对宗教,而是对应天文。中国的人文精神是一种内在的人文主义,即面对人类社会和个体自身的。中国文化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了“重人”、“敬德”的观念。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把“知命”看得十分重要。中国人文传统十分注重人的主体意识和精神追求,并且将其与崇尚群体利益和谐地统一起来,十分重视人的情感体验,注重浸染。
赵军华
关键词:精神境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