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辉
-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泰安市中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热感糖浆治疗普通感冒(风热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安慰剂与阳性药平行对照Ⅱb期临床试验被引量:1
- 2023年
- 热感糖浆具有清热解表、利咽止咳之功效。前期的Ⅱ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热感糖浆大剂量组及小剂量组疗效优于安慰剂组,安全性指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现为进一步探索推荐剂量(20 mL)的热感糖浆治疗普通感冒(风热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开展该试验。选取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采用区组随机化方法,按照1∶1∶1随机分为试验组、阳性药组和安慰剂组。试验组予热感糖浆+疏风解毒胶囊模拟剂,阳性药组予热感糖浆模拟剂+疏风解毒胶囊,安慰剂组予热感糖浆模拟剂+疏风解毒胶囊模拟剂,3组疗程均为3 d,在治疗后第4天进行随访,主要疗效指标为退热起效时间和解热时间。6家研究中心共纳入119例受试者,试验组39例、阳性药组和安慰剂组各40例。结果显示,试验组退热起效时间比安慰剂组短(P≤0.01),虽较阳性药组短,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解热时间优于阳性药组(P<0.05),虽较安慰剂组短,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相比阳性药组能够有效缩短全部症状的消失时间(P≤0.0001);试验组在改善咽痛、发热症状方面优于阳性药组和安慰剂组(P<0.05);临床疗效方面,试验组相比安慰剂组能够提高普通感冒(风热证)的痊愈率(P<0.05);治疗后第4天,试验组和阳性药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比安慰剂组显著降低(P<0.05)。3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未发生与研究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果表明,热感糖浆能够缩短退热起效时间和解热时间,改善风热感冒引起的咽痛、发热等症状,降低中医证候总积分,提高临床痊愈率,安全性良好。
- 胡薏敏刘清泉陈生陈叶洋王兰刘南陈宁龙友余董辉
- 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对慢阻肺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分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中通过应用异丙托溴铵溶液行雾化吸入的治疗价值。方法对2017年2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以其治疗方法为标准分组,观察组(异丙托溴铵组,4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增加异丙托溴铵溶液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FEV1(1.75±0.26)L、FEV1/FVC(79.69±11.39)%,均高于对照组(1.51±0.19)L、(66.79±1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18、6.335,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8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12,P<0.05);两组入组时的肺功能均较差,且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5,P>0.05);两组治疗后肺功能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χ2=7.135,5.028,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的肺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52,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7.50%,对照组5.00%,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取异丙托溴铵溶液的雾化吸入治疗方案可显著提升疗效,有助于改善肺功能,同时药物安全性良好。
- 董辉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雾化吸入肺功能
- 黄芪注射液联合糖皮质激素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疗效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糖皮质激素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疗效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方法:选自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95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与...
- 董辉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黄芪注射液糖皮质激素炎症因子
- 平喘颗粒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功能的研究
- 李平李峰董长亭张惠美何明菊陈涛张丽静董辉刘延青张秀艳王桂娟陈金之
- 本项目研制了平喘颗粒。2004年6月至2006年8月观察病例总数100例,采用随机对照临床实验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氟罗沙星、喘定、治疗组在与对照组相同的基础上,服用平喘颗粒对比。治疗组的临床显效率为63.3%,总有...
- 关键词:
- 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功能平喘颗粒
- 抗纤舒肺颗粒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10年
-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间质性肺疾病,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并最终导致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目前糖皮质激素是公认的标准治疗方法,但疗效并不理想,且临床不良反应较大。近年,笔者对本病患者应用抗纤舒肺颗粒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 董辉
- 关键词:特发性肺纤维化中医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