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昭明
- 作品数:10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周口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替米沙坦联合小剂量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患者效果及对机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清脂联素的影响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 观察分析应用替米沙坦联合小剂量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患临床疗效及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清脂联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到2019年3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对半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小剂量氨氯地平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使用替米沙坦。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清脂联素水平,保持记录。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70%)(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清脂联素水平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 为高血压患者使用替米沙坦联合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治疗的办法,可明显降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提升血清脂联素水平,让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等血压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应用价值较高。
- 王慧郭昭明
- 关键词:替米沙坦
- 氨氯地平联合瑞舒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影响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瑞舒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加用氨氯地平,观察组加用氨氯地平联合瑞舒伐他汀,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同时检测外周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C)及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比较两组治疗6个月后评估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33/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86%(2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IgA、IgG及IgM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瑞舒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确切,在调节血压、血脂代谢及免疫功能方面效果明显。
- 王慧郭昭明左玉娟
- 关键词:高血压冠心病氨氯地平瑞舒伐他汀疗效
- 螺内酯联合氨氯地平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治疗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采用螺内酯联合氨氯地平的治疗成效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于周口市中心医院2014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中选出82例,双盲随机法分组,对照组应用螺内酯治疗,观察组应用螺内酯+氨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钾浓度、血肌酐浓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采用螺内酯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疗效确切,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用药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力高,值得推广。
- 王慧郭昭明
- 关键词:螺内酯氨氯地平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 MSCT冠脉造影在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冠脉造影在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8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50例临床诊断怀疑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先后进行动态心电图、MSCT冠脉造影、常规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CAG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MSCT冠脉造影与动态心电图对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价值。结果150例患者经过CAG冠脉造影检测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阳性118例,阴性32例,MSCT冠脉造影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33%、95.76%、93.75%、98.26%、85.71%,高于动态心电图(84.00%、87.29%、71.88%、91.96%、6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G冠脉造影判断病变严重程度显示正常32例,轻度34例,中度55例,重度29例,MSCT冠脉造影与CAG冠脉造影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77、0.88、0.94,高于动态心电图与CAG冠脉造影(0.33、0.45、0.65,P<0.05)。结论MSCT冠脉造影诊断不稳定性心绞痛价值高于动态心电图,可有效判断不稳定性心绞痛病变程度。
- 郭昭明王慧左玉娟王全来杨丽红
- 关键词:不稳定性心绞痛
- 24h动态心电图夜间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作用分析
- 2021年
- 分析24h动态心电图夜间ST-T改变在冠心病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间:2019年10月到2020年10月,研究对象为9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对患者均实施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统计ST-T改变与未改变人数,并与冠状动脉造影“金标准”结果比较。结果:心电图夜间ST-T改变对应冠心病检出率高于未ST-T改变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动态心电图夜间ST-T改变对冠心病诊断准确率、特异性、灵敏度分别为89.58%、83.33%、93.33%。结论:24h动态心电图夜间ST-T改变是冠心病诊断的重要依据,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特异性与灵敏度,实际诊断中结合其它检查方法可进一步保证诊断结果的可靠性。
- 郭昭明王慧左玉娟
- 关键词:冠心病动态心电图ST-T改变
-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同型半胱氨酸、载脂蛋白B水平与冠心病发生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病人同型半胱氨酸(Hcy)、载脂蛋白B(ApoB)水平与冠心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5年3月—2018年1月我院心内科住院部收治的EH病人387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264例)和对照组(123例)。比较两组基础资料、血脂水平、Hcy和ApoB水平,并分析其与冠心病发病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年龄、男性构成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吸烟史、饮酒史和糖尿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cy和ApoB水平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三酰甘油(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男性、高水平的LDL-C、Hcy、ApoB为EH病人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而高水平HDL-C为保护因素。结论Hcy及ApoB水平对评估EH病人冠心病发病风险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王慧郭昭明刘华玲罗大蓓
- 关键词: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载脂蛋白B同型半胱氨酸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RS波时限异常与心率变异性及室性心律失常概率的关联性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RS波时限异常与心率变异性及室性心律失常概率的关联性.方法 将10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QRS波时限值分为3组,A组QRS波时限值>160 ms,共32例;B组QRS波时限值≥120 ms,共39例;C组QRS波时限值<120 ms,共31例.对3组进行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测,比较其室性心律失常危险性的Low n分级及心率变异性指标.结果 3组Lown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A组与B组Lown分级ⅣB、ⅣA、Ⅲ级构成比均显著高于C组(P<0.01),Ⅱ级、Ⅰ级构成比均显著低于C组(P<0.01);3组心率变异性指标连续5 min的24 h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24 h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相邻正常R-R间期>50 ms的百分比、三角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A组与B组均显著低于C组(P<0.0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 RS波时限异常与心率变异性及室性心律失常具有密切关系,对Q RS波时限值进行检测有助于预测患者预后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风险.
- 左玉娟丁纪超郭昭明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QRS波时限心率变异性室性心律失常
- 使用稳心颗粒治疗起源部位不同室性早搏患者的效果和对心电图QT间期等参数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治疗起源部位不同室性早搏患者的效果和对心电图QT间期等参数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01月~2018年12月本院接收的室性早搏患者84例,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并根据起源部位的不同,实施分组探讨,即源自于左心室的室性早搏患者42例纳入左心室组,源自于右心室的室性早搏患者42例纳入右心室组。入院后均予以稳心颗粒治疗,一个疗程为期4周。治疗后观察其临床疗效并记录其心电图QT间期等各项参数的变化。结果:左心室组的临床治疗总体疗效显著高于右心室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对比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的心电图QT间期等各项参数,左心室组与右心室组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源自于左心室部位室性早搏患者,用稳心颗粒治疗的效果良好,对患者心电图QT间期等各项参数的影响较小,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荐。
- 郭昭明王慧
- 关键词:稳心颗粒左心室右心室室性早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