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莉莉

作品数:12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泰顺县人民医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多层螺旋CT
  • 3篇造影
  • 3篇X线
  • 2篇多排CT
  • 2篇影像
  • 2篇影像学
  • 2篇造影表现
  • 2篇体层摄影
  • 2篇体层摄影术
  • 2篇肿瘤
  • 2篇门脉
  • 2篇门脉癌栓
  • 2篇脊柱
  • 2篇肝癌
  • 2篇癌栓
  • 2篇X线计算
  • 2篇X线计算机
  • 2篇CT
  • 2篇DSA
  • 2篇MRI

机构

  • 12篇泰顺县人民医
  • 4篇温州医科大学
  • 2篇温州市人民医...

作者

  • 12篇罗莉莉
  • 6篇叶圣利
  • 4篇何家维
  • 3篇段伟民
  • 1篇周胜法
  • 1篇陈久尊
  • 1篇刘琨

传媒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温州医学院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2013浙江...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RI与CT在脊柱外伤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对比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对比MRI与CT在脊柱外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233例脊柱外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MRI与CT的诊断结果,对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价值进行对比。结果MRI对碎骨片的检出率明显的低于CT,但对神经根损伤、韧带损伤的检出率明显的高于CT,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种方法对脊柱骨折、椎旁软组织损伤的检出率比较无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MRI在显示脊柱外伤患者的神经根损伤、韧带损伤方面有显著的优势,而CT则可更清楚地显示碎骨片情况。
夏志淮林晓荷罗莉莉徐学伟
关键词:MRICT脊柱外伤影像学表现
儿童颅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诊断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儿童颅骨嗜酸性肉芽肿(EG)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临床对此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20例颅骨EG的影像资料,包括X线摄片检查2例,CT检查20例,MRI检查4例(其中2例增强扫描)。结果:20例中16例单发病灶,4例多发病灶,共26个病灶,累及颞骨13个,额骨7个,枕骨4个,顶骨2个。X线检查2例均表现为边缘清晰、锐利的圆孔状骨质破坏;CT检查示26个病灶,7个呈溶骨性破坏,19个呈边界清晰的穿凿样破坏,21例存在软组织肿块;MRI检查示4例骨质破坏区软组织肿块形成,与脑灰质相比,在T1、T2加权均呈等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结论:儿童颅骨EG的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病史,大多数病例可被准确诊断。MRI对观察软组织肿块成分及病灶侵犯范围有重要价值。
叶圣利林晓荷罗莉莉许思恩何家维
关键词:儿童颅骨嗜酸性肉芽肿X线
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对小肠肿瘤的临床诊断效果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 探讨分析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MSCTE)对小肠肿瘤临床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经过手术病理确诊为小肠肿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MSCTE组和传统CT组.分别采用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和传统CT检查进行诊断.结果 传统CT组患者的扫描结果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为22/30(73.33%),MSCTE组患者的扫描结果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为28/30(93.33%),对比两组方法诊断符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9726,P<0.05).结论 MSCTE检查诊断率较高,方便快捷,可有效避免传统影像检查缺点,更全面准确的观察到肿瘤的大小、性质、位置、强化程度、累及范围、肠腔狭窄程度以及其他部位的转移情况,具有较高的实用性,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罗莉莉许思恩夏志淮何小华
多层螺旋CT对卵巢囊腺瘤和囊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对卵巢囊腺瘤和囊腺癌的鉴别与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分析92例患者多层螺旋CT表现的特征,比较良性和恶性卵巢囊腺肿瘤的CT特征。结果 92例卵巢囊腺肿瘤患者经术后病理确诊,其中卵巢囊腺瘤72例,占78.26%;卵巢囊腺癌20例,占21.74%;卵巢囊腺瘤与卵巢癌患者的病理分型均以浆液性居多,其中卵巢囊腺瘤占68.05%,卵巢癌占65.0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浆液性卵巢囊腺瘤患者在瘤体边缘、瘤体形态(单房/多房)及投影密度方面与黏液性卵巢囊腺瘤患者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良性组患者的CT值、瘤体直径、瘤体边缘、瘤体形态及投影密度等相关CT特征与恶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层螺旋CT能够较准确地显示卵巢囊腺瘤与囊腺癌的特征。
罗莉莉许思恩夏志淮何小华
关键词:卵巢囊腺瘤囊腺癌体层摄影术
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的临床价值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6例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CT诊断结果,并与手术结果对比。结果 66例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的CT诊断时间平均为(24.52±3.26)分钟。CT结果显示,66例患者中,有25例肝脏损伤,23例肾脏损伤,31例脾损伤,5例胰腺损伤,12例肠和肠系膜损伤,10例腹膜出血。与手术结果对比,漏诊胰腺损伤1例,肠和肠系膜损伤2例,CT诊断肝脏损伤、肾损伤、脾损伤、胰腺损伤、肠和肠系膜损伤、腹膜出血的符合率分别为100.00%、100.00%、100.00%、80.00%、83.33%、100.00%。结论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能够清楚显示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的损伤部位以及类型,评价是否有血肿、积血等合并症,为其临床诊治提供重要的依据。
夏志淮林晓荷罗莉莉
关键词:闭合性腹部损伤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
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2年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胃肠道中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以往发现率及诊断准确率均较低。随着CT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特别是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提高GIST的定位定性诊断有明显的帮助[1-3]。本次研究就确诊GIST的27例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叶圣利林晓荷罗莉莉段伟民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胃肠道间质瘤定位定性诊断间叶源性肿瘤GISTCT表现
肝癌门脉癌栓的多排CT及DSA造影表现
目的:评价多排CT与DSA在原发性肝癌伴门脉癌栓诊断中的作用及各自的影像学表现。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4月,泰顺县人民医院和温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在B超发现门脉癌栓内有癌栓形成后,分别运用多...
段伟民叶圣利林晓荷罗莉莉许思恩夏志淮
文献传递
基于PACS探讨皮下脂肪含量与脂肪肝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皮下脂肪含量与肝脏脂肪变性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在医学影像归档与通信系统(PACS)上回顾性测量行腹部CT扫描患者的腰围、皮下脂肪面积和厚度,以及肝脏和脾的CT值并求出两者的比值(以下简称:CT比值),并借助统计软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148例患者平均皮下脂肪面积为(243.07±68.40)cm2,腰围为(124.82±23.57)cm,两者相关系数r=-0.856,皮下脂肪平均厚度(1.87±0.53)cm,肝脏CT值为(48.93±10.39)Hu,脾脏CT值为(46.71±2.84)Hu。皮下脂肪厚度与CT比值的相关系数r=-0.169,皮下脂肪面积与CT比值的相关系数r=-0.526。结论皮下脂肪含量与肝脂肪变性有中度相关性,但腹部皮下脂肪厚度与肝脏脂肪变性无相关性,可见通过皮下脂肪含量来推测肝脏脂肪变性比单纯脂肪厚度可能更有价值。
许思恩林晓荷罗莉莉李清萍何家维
关键词:PACS皮下脂肪脂肪肝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脊柱单椎体转移瘤的CT及MRI表现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脊柱单个椎体转移瘤的CTJLMRI表现。方法对70例单椎体转移瘤患者的CT和MRI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0倒患者中病灶位于颈椎10例,胸椎21例,腰椎36例,骶椎3例。52例明确原发肿瘤,以肺、胃肠、乳腺、肝来源为多,18例原发灶不明。CT检查58例,明确诊断或怀疑转移瘤43例,MRI检查32例,均发现异常,明确诊断或怀疑转移瘤25例。CT主要表现为椎体变形、骨质破坏和软组织肿块,其中18例椎体变扁或呈楔形改变,35例表现溶骨性破坏,5例为成骨性破坏,3例为混合性破坏,共12{94合并病理性骨折,同时23例在病灶部有明显软组织肿块。MRI有30例表现长T1长T2异常信号,5例在T1加权像(T1WI)及T2加权像(T2W1)上表现高低混杂信号,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均表现高信号。结论原发灶不明的单椎体转移瘤易误漏诊,CT和MR/检查各有优势,选择合适有效的影像学检查,并结合患者的年龄,病史及临床特征等,有助于早期、全面作出诊断。
林晓荷周胜法陈久尊何家维罗莉莉
关键词:脊柱椎体骨转移瘤CTMRI
肝癌门脉癌栓的多排CT及DSA造影表现
目的:评价多排CT与DSA在原发性肝癌伴门脉癌栓诊断中的作用及各自的影像学表现.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4月,泰顺县人民医院和温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在B超发现门脉癌栓内有癌栓形成后,分别运用多...
段伟民叶圣利林晓荷罗莉莉许思恩夏志淮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