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耀明 作品数:24 被引量:98 H指数:6 供职机构: 梅州市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梅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广东省梅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合并肝硬化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合并肝硬化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将46例肝胆管结石患者按有无合并肝硬化分组,其中无肝硬化组38例,合并肝硬化组8例,均采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合并肝硬化组和无肝硬化组的患者术中输血率分别为62.5%(5/8)和18.4%(7/3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5.0%(6/8)与26.3%(10/38),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2.38±3.29)d与(9.08±2.93)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治疗左肝胆管结石合并肝硬化安全可行。 邓国明 张耀明 周臻涛 罗宇峰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左半肝切除术 肝胆管结石 肝硬化 腹腔镜下改良脾切除术治疗脾脏疾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改良脾切除术在脾脏疾病治疗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7月在梅州市人民医院行腹腔镜下改良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达到出院标准的时间等。结果 1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腹腔镜下改良脾切除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135.00(77.50,155.00)min,术中出血量为(126.92±153.64)ml,术后达到出院标准的时间为8.00(6.50,9.00)d,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下改良脾切除术是治疗脾脏疾病安全、可行的微创手段。 罗宇峰 张耀明 周臻涛 邓国明 吴涌宏关键词:脾疾病 腹腔镜 脾切除术 选择性左半肝血流阻断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选择性左半肝血流阻断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26例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和25例开腹左半肝切除术治疗左肝胆管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术中均采取选择性左半肝入肝血流阻断。对比二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相比手术时间短,分别为(338.9±53.6)min比(373.8±54.4)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1,P=0.025);术中出血量少,分别为(303.8±155.5)ml比(450.2±259.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8,P=0.020);术后住院时间短,分别为(8.5±2.6)d比(11.3±2.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23,P=0.000)。术后均未发生肝衰竭。结论选择性左半肝血流阻断在左腹腔镜半肝切除术中的应用安全可行。 邓国明 张耀明 周臻涛 罗宇峰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左半肝切除术 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 预防性回肠造口术对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预防性回肠造口术对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进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根据患者术后是否进行预防性回肠造口术治疗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在术后未实施预防性回肠造口术治疗。为观察组(40例)患者在术后实施预防性回肠造口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炎性因子指标、胃肠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3 d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各项胃肠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和炎性因子指标的水平改善(P<0.05)。术后3 d,观察组患者各项胃肠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和炎性因子指标的水平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为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患者在术后实施预防性回肠造口术治疗具有较理想的效果,可进行进一步临床推广。 王文浩 王文浩关键词: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 直肠癌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疗效分析 2017年 目的评估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疗效,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4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22例,开腹21例。对比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清扫淋巴结数目。结果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总的手术时间长(414.0±31.0 min vs.263.8±34.4 min,t=11.634,P<0.001),但术中出血量少(176.0±50.4 m L vs.290.8±41.9 m L,t=-6.613,P=0.01),术后肛门排气早(4.9±0.7 d vs.6.7±0.8 d,t=-5.724,P=0.025),术后住院时间短(17.3±2.0 d vs.21.3±3.2 d,t=-3.514,P=0.002),二组术后并发症、清扫淋巴结数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同样遵循肿瘤根治原则,而且安全可行。 吴祖光 邓国明 张耀明 刘宏涛 李志旺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预防性横结肠造口在腹腔镜辅助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预防性横结肠造口在预防腹腔镜辅助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107例腹腔镜辅助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术后吻合口漏发生情况,其中行预防性横结肠造口患者47例,未行预防性横结肠造口患者60例。结果行预防性横结肠造口术组患者吻合口漏发生率为2.1%,平均住院时间为(16.1±0.2)d;未行预防性横结肠造口组吻合口漏发生率为13.3%,平均住院时间为(24.2±0.1)d,两组吻合口漏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辅助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行防性横结肠造口能降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 周臻涛 张耀明 罗宇峰关键词:腹腔镜 低位前切除 吻合口漏 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经预防性回肠造口部位取标本的可行性及对造口还纳的影响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经预防性回肠造口部位取标本的可行性及对造口还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10月期间院内收治的行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前者术中经预防性回肠造口取标本,后者另做切口取标本,观察并比较两组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延迟还纳率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造口还纳时间、还纳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还纳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造口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肛门功能总分与各项目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健康调查简表-36(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通过预防性回肠造口取标本具有可行性,相比另做切口可缩短手术时间及还纳间隔时间,便于术后早期恢复。 王文浩 王文浩关键词:采集标本 PTTG和bFGF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20例结直肠癌、30例结直肠腺瘤、3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PTTG及bFGF的表达。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PTTG和bFGF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结直肠腺瘤组织及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P均<0.05);结直肠癌组织中PTTG和bFGF阳性表达率均与结直肠癌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结论 PTTG和bFGF与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有密切关系,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结直肠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判断。 张耀明 周臻涛 邓国明 罗宇峰关键词:结直肠癌 垂体肿瘤转化基因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免疫组化 再次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 被引量:11 2016年 随着腹腔镜肝胆外科手术技术的进步,肝胆管结石的治疗手段不断发展。部分肝胆管结石患者手术后结石残留率和复发率高,需要反复多次手术。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共32例,其中11例为再次腹腔镜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邓国明 张耀明 周臻涛 罗宇峰关键词:肝胆管结石 左半肝切除 腹腔镜 外科手术技术 肝内胆管结石 结石患者 Arantius韧带肝外阻断左肝静脉在腹腔镜左肝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Arantius韧带肝外阻断左肝静脉在腹腔镜左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56例腹腔镜左肝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左肝静脉处理;观察组给予Arantius韧带肝外阻断左肝静脉。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各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前后肝功能及应激反应指标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恢复胃肠功能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7.905、2.017、3.908,P值分别为<0.001、0.042、0.019),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肝血流阻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965、0.482,P值分别为0.104、0.517)。观察组患者左肝静脉阻断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外周循环阻力、肺循环阻力、平均动脉压)更为平稳,在不同时间点(切断前、切断后5分钟、切断后10分钟)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57%和17.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73,P=0.014)。手术后两组患者肝功能及及应激指标水平均上升,观察组上升幅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通过Arantius韧带肝外阻断左肝静脉应用于腹腔镜左肝切除术有助于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保护肝功能,还具有恢复快、创伤小等诸多优点,值得推广。 李旭刚 吴祖光 张耀明 温治强 刘高敏 吴涌宏 李丽华关键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