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昊
-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白龙江甘家沟泥石流过坝堆积物力学性能分析被引量:7
- 2018年
- 白龙江流域是我国泥石流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泥石流沟分布密度和泥石流发生频率居全国首位,尽管多次治理,但仍然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甘家沟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在分析防治工程现状的基础上,通过颗分试验、流变试验和直剪试验,对比分析了坝上游和坝下游泥石流堆积物的颗粒级配变化情况、浆体流变特性与抗剪强度等性能指标。结果显示:实体拦砂坝存在调节泥石流颗粒粒径作用,但调节效果不显著;拦砂坝的拦挡作用会改变泥石流的力学性能;粒径调节作用较显著的坝体,其坝下游堆积物浆体的剪切应力小于坝上游堆积物浆体的剪切应力,坝下游堆积物抗剪强度略大于坝上游堆积物抗剪强度;泥石流颗粒级配的差异是影响其流变特性与抗剪强度的重要原因。该研究结果对今后泥石流工程坝型选择与参数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袁东柳金峰柳金峰游勇孙昊孙昊
- 关键词:泥石流堆积物流变特性抗剪强度
- 脉冲参数对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CH_4干重整特性影响的实验被引量:17
- 2019年
- 甲烷干重整(DRM)是一种将CH_4和CO_2转化为高价值的化学产品和清洁燃料的技术,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非热等离子体(NTP)由于可以有效避免传统热处理方法成本高、操作温度高、能耗高等问题而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法。本文研究微秒脉冲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催化CH_4干重整过程,通过改变重复频率和脉宽,考察不同放电参数对重整反应转化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甲烷干重整反应的主要气态产物为H_2、CO和C_2H_6。CH_4&CO_2的转化率和产物合成气的产率均随重复频率的增加而增加,但在高重复频率下容易产生更多的积炭和液态烃,导致碳氢平衡降低。在电压和频率固定时,增大脉宽,发现在电压下降沿获得更高幅值的反向电流,意味着反向增压过程中增强了二次放电,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CH_4&CO_2转化成合成气。
- 王晓玲王晓玲高远张帅孙昊邵涛
- 关键词:介质阻挡放电合成气
- 构建山区综合减灾与特色产业协同模式,助力我国山区高质量发展
- 2023年
- 我国山地灾害易发区与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区的空间范围高度重叠,长期以来形成的减灾与发展间的疏离和脱节问题,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成为制约2035年山区同步迈向现代化的关键障碍。文章在系统梳理山区综合减灾与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基础之上,基于人地协调论思想创新发展易灾山区的“灾—地—人”绿色协同理论,提出综合减灾与特色产业协同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剖析了该模式的内外部协同机制、主要协同路径和关键协同技术;系统介绍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红莫镇热水河小流域综合减灾与产业发展协同示范区建设成果;讨论了在全国山区推广综合减灾与产业发展协同模式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具体路径。成果可用于指导我国广大山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践,也有助于提高山区的统筹与治理能力,支撑山区现代化建设。
- 李明刘勤王玉宽崔鹏高星第宝锋柳金峰祁生文陈容谭春萍徐梦珍孙昊张建强陈剑刚邹强
- 关键词:减灾减贫可持续发展
- 四川木里“7·5”黄泥巴沟泥石流灾害过程及防治措施建议
- 2023年
- 2021年7月5日项脚沟七条支沟在连日降雨的情况下相继暴发泥石流灾害,因群测群防体系的高效运转,避免了20户118人因灾伤亡和1421万元的经济损失,实现了成功避险。黄泥巴沟是暴发泥石流的支沟之一,流域面积14.47 km^(2),此次灾害中冲出物规模12×10^(4)m^(3),损毁房屋数间。黄泥巴沟在2020年“3·28”森林火灾中地表植被焚毁严重,导致其泥石流孕灾环境发生剧烈变化,在鲜有泥石流活动的背景下,于2020年和2021年数次暴发泥石流灾害。通过实地调查,得出发生剧烈变化的泥石流孕灾环境和沟口外村寨旧有布局格式之间的矛盾是导致下坪子村受灾严重的关键原因,然后推断整个灾害过程:先前暴发的泥石流冲出物堵塞村寨中部沟渠,随后流出的山洪因无法顺畅排泄而发生大面积漫流,导致村寨所受损失倍增。首要的治理措施是修建一条连接沟口与主河的排导槽并重新规划村寨布局,使泥石流可以顺畅的排泄到主河之中并且使村寨建筑远离泥石流的直进范围。最后分析了此次群防群测体系的成功实践,总结经验以供参考。
- 芦明柳金峰孙昊孙昊
- 关键词:泥石流排导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