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喜梅
- 作品数:6 被引量:36H指数:1
- 供职机构: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水质现状及变化特征
- 2020年
- 【目的】分析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水质现状,了解保护区水质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在保护区设置了11个监测点,测定水体温度、pH值、CODCr、Cu、Zn、Cd、Cr、As与Hg等9项指标,采用水质单因子指数与综合指数法对保护区不同类型水体水质现状及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除Hg外,保护区其他指标均达到Ⅰ类标准;Hg是影响水质最关键的因素,其污染分担率达56.72%。保护区4个湖泊综合指数小于0.4,6条河流介于0.4~0.7,而1条河流大于0.7;与2006年相比,2019年保护区水体pH值上升、CODCr下降,综合指数由0.68降至0.46,水质有了明显的改善;湖泊水质优于河流水质,南部河流水质优于北部。【结论】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水体存在Hg超标问题,与2006年相比水质有所提升,大气质量与地表环境是影响保护区水质的主要因素。
- 李喜梅刘巧娟蒲平娟王卫国高鹏程张文浩
- 关键词:CODCRHG单因子指数法综合指数法
- 秦岭地区羚牛受伤的原因初探被引量:1
- 2003年
- 秦岭是我国羚牛的主要产地之一 .本文阐述了秦岭地区的自然条件、羚牛的分布、生活习性 ,探讨了秦岭地区羚牛受伤的原因 .
- 李先敏李学林王秋玲李喜梅张宏侯玉宝
- 关键词:羚牛受伤
- 太白山大熊猫栖息地竹类人工促进恢复技术研究
- 2024年
- 竹苗栽植技术是大熊猫栖息地生态修复工程成功与否的关键。为探究大熊猫主食竹类人工促进恢复的关键环节和技术要点,我们结合近年来同类项目的实践经验,对大熊猫栖息地生态修复竹苗栽植中竹兜大小、不同整地方式、截杆造林、不同海拔及栽植时间对成活率及发笋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栽植时间、不同海拔、不同整地方式以及栽植兜的大小都对竹苗生长成活率和发笋率影响较大。本研究为规范太白山大熊猫栖息地生态修复工程竹苗栽植施工技术提供科学数据,亦能为同类地区的生态修复提供技术参考,对本区大熊猫栖息地的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 陈智瑞赵丽敏李喜梅李东健刘巧娟
- 关键词:大熊猫竹类
-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湖泊水质状况及季节差异被引量:1
- 2021年
- 通过对太白山山顶大爷海、二爷海、三爷海与玉皇池等4个湖泊解冻期与冰冻期水体17项常规指标监测,分别利用单项污染指数与综合污染指数对太白山山顶湖泊水质现状进行评价,并对不同时期水质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太白山山顶湖泊总氮超标严重,总磷、氨氮与汞含量也出现超标现象,其他指标均符合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Ⅰ类标准。综合污染指数显示4个湖泊均属于清洁水体,清洁度排序为玉皇池>三爷海>二爷海>大爷海。冰冻期湖泊水质优于解冻期。
- 何晓光李喜梅高鹏程张文浩
- 关键词:水质评价湖泊综合污染指数法
-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水体 CDOM吸收与三维荧光特征被引量:35
- 2020年
- 研究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组成、光谱特征与影响因素,对了解水体溶解性有机物(DOM)来源、水生态及碳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夏季在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山顶湖泊以及霸王河、黑河、石头河与湑水河等5个水体中共采集了71个水样,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与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模型与冗余分析进行CDOM光学特性、组成及来源解析.结果表明,保护区湖泊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较少,DOC与CDOM浓度均显著低于4条河流(P<0.05);水体中CDOM包含2类4种荧光组分,其中类腐殖质组分C1与C2是水体中CDOM主要组成部分,4条河流中类腐殖质组分相对贡献率高达82%~96%,远大于湖泊;所有水体荧光指数FI均大于1.8,自生源指数BIX与新鲜度指数β:α,均为0.6左右;河流水体腐殖化指数HIX显著大于湖泊(P<0.01);河流DOM主要由保护区林地土壤输入,较少受人类活动影响,而湖泊水体水质受人类活动影响相对较多.冗余分析表明EC对高山湖泊水体CDOM光谱特征参数影响较大(P<0.05),EC、DTN和DOC对4条河流水体CDOM光谱特征参数影响较大(P<0.01).
- 张文浩赵铎霖王晓毓郝强州李喜梅高鹏程
- 关键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中国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 环境问题是当今最受关注的问题,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重要措施.本文阐述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史、建立后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战略目标,并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 李先敏王秋玲李喜梅张宏
-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野生植物种质资源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