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显像
  • 5篇血流
  • 5篇血流灌注
  • 5篇脑血
  • 5篇脑血流
  • 5篇脑血流灌注
  • 5篇灌注
  • 5篇灌注显像
  • 4篇血性
  • 4篇缺血
  • 3篇血流灌注显像
  • 3篇脑血流灌注显...
  • 3篇SPECT/...
  • 2篇心病
  • 2篇心肌
  • 2篇心肌灌注
  • 2篇心肌灌注显像
  • 2篇血管
  • 2篇三磷酸
  • 2篇三磷酸腺苷二...

机构

  • 10篇中国航天科技...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北京航天总医...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杨淑贞
  • 7篇许秀坤
  • 7篇邱进
  • 5篇朱传明
  • 5篇李辉
  • 3篇朱小华
  • 3篇白伟
  • 3篇朱传明
  • 2篇白春梅
  • 2篇郑晓风
  • 2篇刘婷婷
  • 2篇李慧英
  • 2篇李燕
  • 1篇刘英
  • 1篇郭琼
  • 1篇杨明宇
  • 1篇陈湘
  • 1篇郑晓风
  • 1篇杨永东

传媒

  • 5篇中国现代医药...
  • 2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人民军医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华核医学与...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患者三磷酸腺苷药物负荷心肌灌注显像的护理配合被引量:2
2014年
冠心病是老年患者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不典型,多伴有其他疾病。无创性的运动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对冠心病患者具有较好的心脏事件危险评估价值.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老年患者普遍体弱或因伴有高血压等疾病.因而不适合采用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检查(ST—MPI)。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三磷酸腺苷药物负荷心肌灌注断层显像(ATP—MPI)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率与ST—MPI相差无几。是老年患者进行心脏事件评估的有效方法。
许秀坤朱传明杨淑贞邱进李辉白伟
关键词:三磷酸腺苷老年患者护理配合临床表现不典型冠心病患者
CT、MRI及脑血流灌注显像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价值被引量:17
2014年
目的探讨比较CT、MRI及脑血流灌注显像(SPECT)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价值。方法 219例患者进行CT、MRI及SPECT检查,并结合临床神经功能评分评估3种检查手段的诊断价值。结果 SPECT显像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检出率高于MRI和CT;在多发脑梗死和大面积脑梗死诊断方面,SPECT和MRI之间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均高于CT扫描。结论 SPECT与MRI进行图像融合后能明显提高缺血灶检出的灵敏度及准确率,在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诊断和风险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
朱传明李慧英杨淑贞郑晓风邱进许秀坤白伟李辉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CTMRI脑血流灌注显像
SPECT/CT脑血流灌注显像两种半定量分析法诊断缺血性脑病价值比较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比较SPECT/CT脑血流灌注显像两种半定量分析方法诊断缺血性脑病的价值。方法:选择无神经系统疾病15例为对照组,行SPECT/CT脑血流灌注显像检查,按照公式x-1.645s计算各部位与小脑比值下限值。选择缺血性脑病61例为观察组,在发病7天内行SPECT/CT脑血流灌注显像检查,由3名具备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核医学科医师单独阅片进行定性判断;然后分别采用对侧比值法和小脑比值法进行半定量分析,比较两种半定量分析方法对单侧病变和双侧病变的检出情况。结果:观察组61例中,定性判断缺血性病灶90个,其中单侧病变56个,双侧病变34个。对侧比值法检出单侧病变病灶55个,检出率98.2%,显著高于小脑比值法的80.4%(P<0.05);双侧比值法检出双侧病变病灶14个,检出率41.2%,非常显著低于小脑比值法的91.2%(P<0.01)。结论:SPECT/CT脑血流灌注显像的两种半定量分析方法各有优缺点,对于单侧病变的缺血性脑病推荐选择对侧比值法,而双侧病变则建议采用小脑比值法。
杨淑贞朱传明刘婷婷邱进许秀坤白春梅朱小华
关键词:缺血性脑病脑血流灌注显像半定量分析
核素显像在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中的价值被引量:2
2010年
亚急性甲状腺炎(亚甲炎)又称病毒性甲状腺炎、De Quervain甲状腺炎、肉芽肿性甲状腺炎或巨细胞性甲状腺炎。本病近年来逐渐增多,临床变化较复杂,常有漏诊和误诊。我科对2005年10月~2007年9月间收治的11例亚甲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杨淑贞郭琼
关键词: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核素显像肉芽肿性甲状腺炎细胞性甲状腺炎亚甲炎病毒性
腹部脂肪和肝脏脂肪含量与骨密度相关性的定量CT分析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定量CT(QCT)测量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组人群的腹部脂肪、肝脏脂肪含量及骨密度(BM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448例行低剂量胸部CT联合QCT检查的健康体检者,其中男532例,女916例,据年龄、性别、骨质疏松程度、脂肪肝程度分组,分别比较腹部脂肪、肝脏脂肪与BMD的相关性。结果:年龄与BMD之间呈显著负相关性(r=-0.642,P<0.001)。男脂肪肝患病率较女高(P<0.001),肝脏脂肪含量与BMD之间呈正相关(r=0.061,P=0.020),与腹部总脂肪(TAT)、内脏脂肪(VAT)、皮下脂肪(SAT)亦呈正相关,其中与TAT关系最紧密(r=0.768,P<0.001)。BMD与女VAT(r=-0.260,P<0.001)、TAT(r=-0.128,P<0.001)之间呈负相关,与男VAT之间亦存在负相关(r=-0.109,P=0.012)。结论:BMD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减低,而与肝脏脂肪含量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正相关。肝脏脂肪含量可能是BMD的保护因素,而VAT可能是BMD的负性影响因素。
朱传明李燕杨淑贞王坤张灿郑晓风
关键词:骨密度腹内脂肪脂肪肝
定量CT骨密度测定在体检人群中的临床应用
2022年
目的探讨定量CT(QCT)进行骨密度测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体检中心3916例行低剂量肺CT检查的健康体检人群进行骨密度QCT检查,并按性别和年龄分组后进行研究和统计学分析。结果<40岁骨量均值为(161.12±29.20)mg/cm^(3),40~50岁为(151.26±33.84)mg/cm^(3),50~60岁为(120.98±31.92)mg/cm^(3),60~70岁为(98.37±33.17)mg/cm^(3),≥70岁为(77.33±35.34)mg/cm^(3)。各年龄组之间的骨密度值有显著性差异(P<0.001)。随着年龄增长,骨密度逐渐降低。50岁以上人群是骨量减低和骨质疏松症的高发人群。结论利用QCT进行骨质疏松症的机会性筛查,对早期诊断骨量减低和骨质疏松症具有临床价值,对疾病的早预防、早治疗意义重大。
李燕朱传明杨淑贞韩世瑜白伟张灿
关键词:骨密度测定体检人群体检中心骨密度值QCT肺CT
甲状腺显像摄取放射性减低的病因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静态显像出现摄取放射性减低的相关病因。方法:对28例甲状腺显像摄取放射性减低者,结合临床资料及实验室甲状腺功能测定,对其原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8例甲状腺摄取放射性减低者,2例为摄取含碘的外源性食物或药物,6例为甲状腺功能低下,20例为亚急性甲状腺炎。结论:对表现为甲状腺摄取放射性减低的各种疾病单纯依靠图像诊断较困难,如将影像表现与临床表现和血清学实验室检查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可明确病因,提高诊断率。
杨淑贞
关键词:甲状腺放射性
三磷酸腺苷二钠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在冠心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评价三磷酸腺苷二钠(ATP)负荷心肌灌注显像试验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52例患者行ATP负荷心肌灌注显像(MPI),24 h后行静息心肌灌注显像。随后其中8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CAG),与ATP负荷心肌灌注显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对这些患者进行1年以上的随访。结果MPI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91%、78%和88%。MPI诊断单支、2支、3支病变的阳性率分别为87%、91%和100%,MPI诊断2支和3支病变阳性率高于单支病变(P<0.05)。诊断前降支、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病变阳性率分别为95%、87%和94%。在ATP负荷MPI过程中,轻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随访1年以上,MPI阴性的患者无心脏恶性事件发生。结论 ATP负荷MPI可以替代运动负荷试验,对冠心病诊断的灵敏度、准确度较高,特异性一般。MPI对CAG检查处于临界病变的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朱传明杨淑贞邱进许秀坤李辉
关键词:腺苷三磷酸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造影术
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在核素骨显像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骨转移瘤是骨骼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全身骨显像是早期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重要方法。骨显像能显示全身骨骼,敏感性高,但特异性低,对单发病灶、骨良性病变(推行性改变、炎性改变、创伤等)难于做出准确诊断。CT拥有良好的解剖分辨率,特异性高、但灵敏性低,且受检查视野的限制。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技术,将SPECT的功能特异性和CT的解剖特异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能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信息,提高对病变诊断的准确性。
杨淑贞刘英朱传明邱进许秀坤杨永东
关键词:图像融合技术核素骨显像恶性肿瘤骨转移全身骨骼全身骨显像
脑血流灌注显像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5年
脑卒中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第二大主要致死性疾病,在欧美国家是成年人主要的致残性疾病[1]。在我国脑卒中发病率逐年增高,发病年龄也越来越年轻化,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最多见(占75%~90%)[2]。缺血性脑卒中又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最常见,由于其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早期预防复发变得尤为重要[3]。
杨淑贞朱小华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血流灌注显像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致死性疾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