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海军

作品数:9 被引量:68H指数:6
供职机构: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切除
  • 3篇肺癌
  • 3篇肺癌患者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3篇癌患者
  • 2篇大子宫
  • 2篇大子宫肌瘤
  • 2篇切除术
  • 2篇子宫
  • 2篇子宫肌
  • 2篇子宫肌瘤
  • 2篇围术期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结
  • 2篇巨大子宫
  • 2篇巨大子宫肌瘤
  • 2篇肌瘤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机构

  • 9篇冀中能源峰峰...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省胸科医...

作者

  • 9篇张海军
  • 7篇张金红
  • 4篇刘晓艳
  • 3篇李爱国
  • 2篇齐战
  • 1篇李卓
  • 1篇赵志肖
  • 1篇李芳枝
  • 1篇秦树光
  • 1篇黄楠楠
  • 1篇李珑
  • 1篇刘青

传媒

  • 3篇实用临床医药...
  • 2篇河北医药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肺癌患者围术期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究肺癌患者围术期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 50例肺癌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采集患者的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中免疫细胞(Th1/Th2、Th17细胞、NK细胞)和细胞因子(IFN-γ、IL-17、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肺癌患者行病灶切除术后机体的免疫细胞分布出现明显的异常,术后外周血CD+3、CD+4、Th17、Th1/Th2等T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均出现明显的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术后外周血NK细胞的表达水平较术前也发生显著的下降,差异有显著性;肺癌患者病灶切除术后外周血IFN-γ、IL-17、TNF-α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肺癌患者围术期外周血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是反映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变化的有效指标,行肺癌病灶切除术会一定程度地损伤患者的免疫功能。
张海军张金红刘晓艳李爱国齐战
关键词:肺癌免疫细胞细胞因子围术期
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保腋窝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探讨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保腋窝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保腋窝手术和77例传统手术在早期乳腺癌患者围术期情况,术后生活质量和美容效果,术后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生存率进行回访。结果 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皮下积液皮癣坏死率和上肢水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3年无瘤生存率、生存率比较差异无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乳保腋窝组的患者乳房美容效果好,满意度高,术后并发症少,生活质量明显优于改良报治组患者。结论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保腋窝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美容效果好等特点,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远期的生存率,复发率无影响。
刘晓艳李卓张海军李茂恒
关键词:美容效果
肺癌患者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分析与肺癌患者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相关的危险因素,为防治肺癌术后心律失常提供参考。方法对接受手术治疗的220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共有70例患者术后出现心律失常,分析年龄、性别、吸烟史、糖尿病史、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_1)、术前心电图情况、术中心包损伤、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生电解质紊乱、FEV_1/用力肺活量(FVC)等因素与术后心律失常的相关性。结果肺癌术后心律失常总发生率为31.82%,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主要时间为术后2天以内,心律失常类型以房颤为主。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后心电图异常、术中心包损失、术中出血量、术后电解质紊乱及FEV_1/FVC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多因素分析发现肺癌术后并发心律失常与术前心电图异常、FEV_1/FVC、术中心包损伤及术后电解质紊乱存在密切关系。结论术中心包损伤和肺损伤以及术后电解质紊乱均与术后心律失常发生存在密切关系,围术期对于以上因素进行积极干预,有望降低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张海军张金红刘晓艳李爱国齐战
关键词:肺癌心律失常
阴式辅助腹腔镜切除巨大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观察阴式辅助腹腔镜巨大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探讨该术式的优势及其适应证。方法将92例结合临床病史及辅助检查确诊为巨大子宫肌瘤的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阴式辅助腹腔镜巨大子宫肌瘤切除术;对照组采用腹腔镜巨大子宫肌瘤切除术。观察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中转开腹率、术后引流量、术后发热率以及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阴式辅助腹腔镜巨大子宫肌瘤切除术更为符合微创原则,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降低中转开腹率,患者术后恢复更快,且安全性高,是切除巨大子宫肌瘤良好的术式选择。
张金红张海军
关键词:子宫肌瘤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
腹腔镜脐孔切口入路方法改良
2011年
目的探讨鼠齿钳钳夹小尖刀挑切脐孔去芯trocer入路手术方式的可行性及并发症。方法 316例腹腔镜手术脐孔切口应用鼠齿钳钳夹小尖刀挑切脐孔去芯trocer入路。结果 316例手术均获成功,无1例转为传统气腹针充气后切开脐部trocer穿刺入路,手术时间(2±0.5)min,平均时间2分钟,无近期并发症出现,均痊愈出院,随访无远期并发症发生,腹部切口愈合无明显疤痕。结论鼠齿钳钳夹小尖刀挑切脐孔去芯trocer入路腹腔镜脐孔入路方法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张金红张海军赵志肖李芳枝
64排多层螺旋CT进行梗阻性结肠癌评估在手术方案选择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通过64排多层螺旋CT进行梗阻性结肠癌评估,研究其在手术方案选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梗阻性结肠癌术前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术前常规进行纤维结肠镜和活检评估,并进行64排多层螺旋CT评估;对照组术前仅进行纤维结肠镜和活检评估。分析手术选择与评估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术前各病理分期准确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方案预测符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选择根治术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淀粉样蛋白A(SAA)含量均显著低于选择姑息手术的患者(P<0.01)。结论 64排多层螺旋CT评估梗阻性结肠癌患者的策略可显著提高术前分期和手术选择的准确性,降低术后风险,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海军张金红李珑黄楠楠
关键词:64排多层螺旋CT梗阻性结肠癌
围术期雾化吸入治疗对肺叶切除术肺癌患者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研究肺叶切除肺癌患者围术期雾化吸入治疗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1月峰峰集团总医院诊治的180例肺叶切除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于围术期予常规药物口服治疗,研究组患者于围术期给予雾化吸入药物治疗。于术后1周检测2组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MVV)、动脉血气指标(PO2、PCO2)及排痰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经过雾化吸入治疗后,术前测定MVV、FEV1、FVC及Pa O2,其数据均较入院时显著提高(P<0.05),2组患者分别于术后1、3个月测定MVV、FEV1、FVC及Pa O2数据与术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3个月测定的MVV、FEV1、FVC及Pa 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痰上清IL-6和IL-8水平显著低于术前和对照组术后(P<0.05),对照组手术前后IL-6和IL-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雾化吸入治疗组患者的术后排痰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肺叶切除肺癌患者于围术期给予雾化吸入治疗,能显著改善术后肺功能及动脉血气,且能有效促进患者的排痰功能,加速患者的康复,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张海军张金红刘晓艳李爱国
关键词:雾化吸入治疗围术期排痰效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目对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目对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7年8月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医院病理学检查确诊的13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患者均行颈部中央区与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手术,统计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目及其与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对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敏感度为65.93%,阳性预测值为66.67%。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目的增加与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率呈正相关(r=0.947,P=0.002)。以2、3、4枚为临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升高(P<0.05)。以5、6枚为临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数目对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刘青张海军秦树光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
腹腔镜下巨大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出血量增多因素探讨被引量:19
2012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巨大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出血量增多的因素。方法将76例巨大子宫肌瘤患者分为超大肌瘤组(A组)、多发肌瘤组(B组)、伴子宫腺肌病组(C组)以及单纯巨大肌瘤组(D组)4组,观察并对比4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结果 A、B、C 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大于D组(P<0.05),A、B、C 3组之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4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无显著差异。结论腹腔镜下巨大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出血量增多与肌瘤的体积、数目,以及是否伴有子宫腺肌病具有密切关系,术前对这些情况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对减少术中出血具有重要意义。
张金红张海军
关键词:腹腔镜巨大子宫肌瘤出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