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兰林

作品数:9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骨折
  • 4篇内固定
  • 3篇切开
  • 3篇切开复位
  • 3篇切开复位内固...
  • 3篇关节
  • 3篇复位
  • 3篇复位内固定
  • 2篇石膏
  • 2篇切开复位内固...
  • 2篇踝关节
  • 2篇疗效
  • 2篇内固定治疗
  • 2篇关节功能
  • 1篇短节段
  • 1篇短节段椎弓根
  • 1篇短节段椎弓根...
  • 1篇胸腰段
  • 1篇胸腰段脊柱
  • 1篇胸腰段脊柱爆...

机构

  • 9篇苏州市吴中人...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北京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沈阳市骨科医...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重庆市巴南区...

作者

  • 9篇兰林
  • 6篇马骏
  • 3篇丁懿
  • 2篇李嘉荣
  • 2篇叶刚
  • 1篇付勤
  • 1篇徐又佳
  • 1篇唐海
  • 1篇王亮
  • 1篇刘昊楠
  • 1篇漆璇
  • 1篇王鸥
  • 1篇郭晓东
  • 1篇陈锦平
  • 1篇宫树一
  • 1篇薛庆云
  • 1篇邓忠良
  • 1篇胡永军
  • 1篇夏维波
  • 1篇徐苓

传媒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华骨质疏松...
  • 1篇足踝外科电子...
  • 1篇系统医学
  • 1篇反射疗法与康...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1
  • 2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石膏外固定对桡骨远端骨折愈合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与石膏外固定对桡骨远端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2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1)采用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组(n=41)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影像学指标,调查治疗后的关节功能优良率,检测治疗前后的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BALP)并比较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尺偏角为(21.04±1.71)°,掌倾角为(11.24±1.46)°,桡骨高度为(11.25±1.03)mm,均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为(9.61±1.05)周,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BGP、BALP分别为(3.97±0.32)ug/L、(141.71±12.56)U/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可促进骨折愈合,患者关节功能恢复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马骏兰林李秀平毛真君吕天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石膏外固定关节功能
应用锁定钢板治疗21例胫腓骨骨折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分析锁定钢板在胫腓骨骨折内固定中的疗效。方法对21例严重粉碎性胫腓骨骨折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术后观察其疗效。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临床疗效分析按照Johner-wruch标准:优17例,良4例。无骨折畸形愈合及感染,无小腿筋膜间隔综合征发生,内固定物无松动或断裂。结论应用锁定钢板治疗胫腓骨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内固定坚强,手术时间短等优点,是临床治疗严重胫腓骨骨折的一种理想方法。
叶刚王银喜兰林
关键词:锁定钢板胫腓骨骨折
改良纵向弧形切口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对三踝骨折患者予改良纵向弧形切口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骨科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三踝骨折患者82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1)予传统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n=41)予改良纵向弧形切口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及康复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踝关节活动度及随访6个月时的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114.71±11.54)min vs(116.23±12.85)min,P>0.05];出血量[(182.40±35.15)ml vs(187.68±37.20)ml],骨折愈合时间[(8.07±1.12)周vs(8.18±1.06)周,P>0.05];术前VAS评分[(6.24±1.21)分vs(6.17±1.25)分,P>0.05],术后3 d的VAS评分[(2.10±0.65)分vs(3.86±0.71)分,P<0.05];治疗后跖屈活动度[(43.16°±5.06°)vs(42.59°±5.15°),P>0.05];治疗后背伸活动度[(12.86°±2.15°)vs(9.91°±1.72°),P<0.05];踝关节功能优良率(34.15%vs 31.71%,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4.88%vs29.27%,P<0.05)。结论改良纵向弧形切口与传统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均较好,但应用改良纵向弧形切口后,患者疼痛感更轻、关节背伸功能恢复更好且并发症发生风险更低。
马骏兰林李秀平毛真君吕天
关键词:三踝骨折内侧入路切开复位踝关节功能
螺旋CT在齿状突骨折漏误诊的价值
2011年
目的分析螺旋CT扫描在诊断齿状突骨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螺旋CT病在误诊12例齿显示骨折的横断面骨窗,软组织窗及冠状面、矢状面重建。结果根据骨折部位将齿状突骨折分为三型:Ⅰ型1例,Ⅱ型8例,Ⅲ型3例。结论螺旋CT扫描对齿状突骨折的确诊,避免漏误诊,确定手术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李嘉荣洪全明兰林
关键词:齿状突骨折螺旋CT漏诊误诊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
评价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Lauge-Hansen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优势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对Lauge-Hansen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20年7月收集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94例,随机抽取,分为两组,研究组49例,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45例,用常规石膏固定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发症、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并评价两组FAM评分,VAS评分,骨折复位情况评价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5.9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53,P<0.05),VAS评分(2.67±0.53)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65,P<0.05),FAM评分(79.56±11.22)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15,P<0.05),并发症发生率2.04%低,生活质量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疼痛较轻,关节运动功能恢复较好,骨折复位良好,并发症低,安全可靠,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优势。
毛真君兰林马骏丁懿
关键词:切开复位内固定石膏固定骨折复位
跗骨窦微创切口治疗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观察
2021年
目的:比较跗骨窦微创切口与跟骨外侧L形切口在治疗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中的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46例,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各23例。A组采用跗骨窦微创切口钢板固定治疗,B组采用跟骨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A组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 d、12个月Bohler角、Gissane角及术后12个月足部功能Marylan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跗骨窦微创切口治疗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复位效果满意,固定可靠,切口并发症少,术后功能恢复满意。
丁懿兰林李秀平马骏毛真君吕天
中国临床医生骨质疏松管理工作现状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 调查不同地区和级别医院中不同科室临床医生参与骨质疏松管理工作现状,从医生角度了解目前防治骨质疏松的缺口,为学术界和卫生管理部门制定和完善骨质疏松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由参加调研医院自行选择本院参与骨质疏松诊疗相关科室的医生进行问卷调查,每个中心调查30-35人。结果 来自11家三级甲等医院和6家二级医院的568名临床医生完成问卷,其中骨科和内分泌科医生最多。对所在医院是否开设骨质疏松门诊及是否有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量骨密度,二级医院医生知晓率低于三级医院医生(二级医院知晓率分别为81.3%和90.2%,三级医院分别为89.1%和95.5%);骨科(96.9%)和内分泌科(98.2%)医生对本院是否有DXA的知晓率高于其他专科医生(89.4%)。各专业对钙剂和/或维生素D、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SERMs)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分泌专业对于活性维生素D、双膦酸盐、降钙素类、雌激素类、锶盐知晓率高于其他专业,妇产科对于中药知晓率(54.5%)低于其他专业。骨质疏松工作的参与度调查显示,多数医生参与骨质疏松防治工作占全部业务工作的比例在30%以下,三级医院(16.5%)、骨科专业医生(21.9%)工作比例在30%以上者相对较高,每周诊治骨质疏松症患者例数较多者多见于骨科和内分泌科。结论 中国骨质疏松防治事业在设备配置、医生知晓率和参与程度上均存在不足,同时获得省市17家医院临床医生对国内骨质疏松症患者管理提出的问题和建议,为我国骨质疏松防治策略制定和完善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漆璇王鸥付勤唐海陈锦平王亮贾雪峰兰林雷晨魏永军胡永军宫树一邓忠良徐又佳郭晓东袁光华薛庆云刘昊楠夏维波徐苓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临床医生
末节指骨钻孔缝合止点法治疗指伸肌腱止点损伤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末节指骨基底部钻孔缝合止点结合克氏针固定远指间关节治疗指伸肌腱止点损伤的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自2013年5月至2016年10月,我们对21例21指伸肌腱止点损伤患者,其中骨性止点损伤7例,腱性止点损伤14例,均采用末节指骨基底部钻孔缝合止点结合克氏针固定远指间关节的方法修复。结果术后所有患者伸肌腱止点重建均获得成功,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21例均获得随访,时间为3~18个月,平均9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指间关节畸形及肌腱止点再次断裂,2例出现关节僵硬。骨性止点损伤患者术后6-8周摄X线片示骨折愈合。根据Crawford制定的锤状指疗效评价系统评价:优9例,良7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76.2%。结论采用末节指骨基底部钻孔缝合撕脱止点结合克氏针固定远指间关节治疗指伸肌腱止点损伤,该方法操作简单,临床疗效较为满意。
李秀平兰林马骏丁懿毛真君
关键词:外科手术内固定
短节段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分析被引量:23
2008年
目的总结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在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中的治疗体会。方法对86例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行Dick、AF、APF、GSS-Ⅱ、TSRH内固定的治疗,对术前、术后的X线片变化及其功能恢复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本组获13~36个月随访。术后伤椎高度及脊柱Cobb角均有较大的恢复,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有1~2级的改善。结论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操作简单、创伤小、能最大限度地恢复椎体的高度,为脊柱重建和功能恢复提供了一个坚强而稳固的基础。
洪全明兰林叶刚马骏李嘉荣翟延荣沈飞
关键词: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短节段椎弓根螺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