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
-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T颅脑一站式检查评价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对其供血区灌注的影响
- 陈伟建张辉胡子龙杨运俊
- CT颅脑一站式检查评价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对其供血区灌注的影响
- 目的: 脑血管疾病与脑动脉的解剖变异密切相关,胚胎型大脑后动脉(fetal origin ofthe 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 FTP)是大脑后动脉变异的最常见类型,迄今国内外对胚胎型大脑后...
- 张辉
- 关键词:大脑后动脉脑血管疾病
- 文献传递
- Sirt6促进自噬抑制软骨细胞衰老的体外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明确Sirt6对软骨细胞衰老的影响,探讨自噬在Sirt6抑制软骨细胞衰老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SD大鼠膝关节软骨细胞,通过连续传代致软骨细胞衰老,β-半乳糖苷酶(β-gal)染色检测细胞衰老,Western blot检测Sirt6的蛋白表达变化。原代软骨细胞中借助慢病毒敲低Sirt6或过表达Sirt6,比较各组的最大传代次数及细胞衰老情况,通过q PCR比较二型胶原(Collagen-Ⅱ)、蛋白聚糖(Aggrecan)、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及ADAMT-5的m RNA表达来探讨Sirt6对软骨细胞功能的影响。在软骨细胞中过表达Sirt6后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中自噬泡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LC3-Ⅱ/LC3-Ⅰ的比例来探讨Sirt6对软骨细胞自噬的影响。在过表达Sirt6的同时通过使用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来验证细胞自噬在Sirt6抑制软骨细胞衰老和功能退变中的作用。结果:连续体外培养软骨细胞,随着细胞传代次数的增加,Sirt6基因的表达量逐渐降低,原代软骨细胞中敲低Sirt6后,软骨细胞提前衰老,P16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升高;软骨细胞中过表达Sirt6可以明显延缓细胞衰老;Sirt6可以促进软骨细胞自噬的发生;使用自噬抑制剂后可以明显抑制Sirt6对软骨细胞的保护作用。结论:提高Sirt6的表达水平可以延缓软骨细胞衰老及退变,且这种作用与Sirt6促进软骨细胞自噬相关。
- 张辉孙嘉利陈泽新武垚森林焱
- 关键词: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细胞衰老自噬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及相关因素分析
- 武垚森张辉郑文浩冯振华陈泽新林炎
- 脊柱痛风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8年
- 痛风是一种由嘌呤代谢紊乱导致的疾病,常见于成年男性和绝经后女性,其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引起的痛风性关节炎和痛风石的形成,严重者可致关节畸形和肾功能不全等重要脏器损害。回顾文献可知,在我国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过去10年中我国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上升了10-20倍。
- 张辉陈泽新林焱武垚森
-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嘌呤代谢紊乱痛风性关节炎绝经后女性肾功能不全脏器损害
- 脊柱常见后路手术隐性失血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
- 张辉
- 关键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 文献传递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周围脑实质CT灌注变化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比较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24h内及6~8dSAH周围脑实质cT灌注变化情况,以探讨cT灌注成像在预测延迟性脑缺血(DC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32例aSAH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发病24h内均行颅脑CT平扫、CT血管成像(CTA)及CT灌注成像(CTP)一站式检查,发病6~8d复查颅脑CT平扫及CTP。测量患者先、后两次CTP检查低灌注区域或SAH周围及其镜像脑实质区域的灌注参数值,包括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及平均通过时间(Mar),计算低灌注区域或SAH周围脑实质及其镜像脑实质区域的各参数比值,获得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及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IT)。32例患者根据其有无发生DCI,分为DCI患者组(8例)及非DCI患者组(24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之间患者前后两次CTP检查低灌注区域或SAH周围脑实质的rCBF、rCBV及rMIT的差值的差异。结果DCI组首次检查低灌注区域或SAH周围脑实质的rCBF、rCBV及rMTT分别为1.1±0.3、1.1±0.5及1.1±0.2,复查时对应数值为0.7±0.2、0.9±0.2及1.5±0.3;非DCI组首次检查rCBF、rCBV及rMTT分别为0.9±0.3、1.0±0.2及1.1±0.2,复查时对应数值为0.9±0.2、0.9±0.2及1.1±0.2。DCI组复查与首次检查对比,rCBF降低、rMTY延长,而非DCI组虽部分患者灌注好转,但总体rCBF、rCBV及rMTr变化不明显,两组间复查与首次检查相比,rCBF及rMTT的差值有统计学意义(trCBF=2.659,PrCBF=0.012;trMTY=-3.747,PrMTT=0.001),但两组间前后两次检查rCBV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rCBV=1.031,PrCBV=0.311)。结论CTP参数rCBF及rMIT值敏感性较高,对预测DCI的发生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临床诊疗方案的制定。
- 童秋云李瑞陈伟建杨运俊林怡吴楠王殊王宏清许化致段玉霞郭翔张辉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灌注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危险因素分析
- 目的: 观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情况,并研究其发生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入住我院的361例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分析患者术后发生上...
- 张辉
- 关键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淋巴水肿伤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