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毅
- 作品数:45 被引量:95H指数:6
- 供职机构:交通运输部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全球环境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绿色低碳公路建设--以云南麻昭绿色低碳公路建设为例
-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也是国家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 领域之一。发展"低碳公路"是我国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公路全寿命周期理念以及绿色低碳...
- 王冀张毅陈绍辉
- 关键词:高速公路全寿命周期低碳
- 盘兴高速的“绿色动力”
- 2017年
- 盘兴高速公路地处我国长江和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区——沿线广泛分布喀斯特山区地貌,生态环境敏感脆弱。这意味着公路建设者在建设过程中要面对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敏感、环境保护要求高、工程施工难度大、建设与运营能耗高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块片石自密实混凝土、隧道零开挖等技术应运而生。就地取材——实施块片石自密实混凝土技术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在这里,山区公路建设领域长期存在挡墙等混凝土工程施工缓慢、成本高等问题。一方面现有标准,有关规范、
- 张毅
- 关键词:混凝土工程施工片石绿色动力山区公路建设珠江上游
- 概览历史上重大交通经略对中国发展进程的影响及启示
- 回顾历史上多次重大的交通发展工程,从战略层面分析其对中国发展进程产生的深远影响。对新时代奋力建设"交通强国"的新要求、新内涵有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 张毅
-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低碳交通体系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推进交通行业低碳化发展,是交通运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面,是解决我国交通行业诸多问题的系统性、战略性考量,为此要坚持"综合交通、绿色交通、智慧交通、平安交通"的发展理念,从基础设施、运输装备、公共交通服务、公路货运、智能交通、交通治理能力建设等低碳交通发展的关键领域,采取实现交通运输体系低碳化发展的具体措施和发展对策,促进我国交通行业转型升级、结构升级。
- 张新张毅郑晓彬
- 关键词:交通运输
- 一种远程气体采集箱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远程气体采集箱,包括箱体、采集袋、集气泵和电路板,所述集气泵和电路板安装在所述箱体内,所述集气泵和所述采集袋相连接,按动开关,所述电路板接收无线电信号并控制所述集气泵的开启,所述集气泵收集所需气体并传...
- 陈晔牛宁李斌斌徐宝龙胡潇南张毅
- 码头安装风机的叶轮对位方法
- 本发明属于海上风机安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码头安装风机的叶轮对位方法。本发明的对位方法包括牵引绳连接码头和漂浮式基础,风机主体安装在漂浮式基础上,履带吊在码头上吊装叶轮,驱动叶轮朝向风机主体移动,叶轮的连接部轴向的两侧分...
- 赵勇张毅吴德剑吴海金王文军马进
- 绿色低碳交通与产业结构的关联分析及能源强度的趋势预测被引量:20
- 2014年
- 交通运输业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控制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交通运输依靠科技进步和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调整将逐步实现绿色低碳的变革,这是经济系统相互联系互为驱动的系统运行过程。本文依据系统运行趋势,利用灰色关联度研究了运输业能源强度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关系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交通运输业与第三产业的关联度最大,并应用GM(1,1)模型描述了运输业能源强度的未来时间响应函数。研究结果与运用的协整分析,因素分解等方法基本一致,且更直观地表现出宏观经济的协调性和统一性。
- 张毅张恒奇欧阳斌达亚彬
- 关键词:绿色低碳交通产业
- 公路沥青拌和站节能减排系列技术措施效益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分析公路沥青拌和站集料堆放、沥青加热、燃烧系统加热沥青混合料以及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温度控制等各环节,提出了修建防雨料棚、太阳能加热沥青、燃烧系统中天然气的应用、燃烧系统中的煤炭气化以及温拌沥青技术等节能减排技术措施,并对相关技术措施进行了节能减排效益分析。以辽宁省公路绿色拌和站为例,对各项技术措施的节能减排效益和成本效益进行了计算和量化分析,以评估各项技术措施的节能减排效果,提出了技术措施优先顺序,为公路沥青拌和站节能减排技术措施选取提供了参考。
- 卞雪航张毅李胤张海颖刘晓雷
- 关键词:沥青拌和站节能减排太阳能加热
- 一种具有智能温控的箱式充换电站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智能温控的箱式充换电站,涉及充换电站技术领域,包括:变电底座;所述变电底座放置在地面上,变电底座内部安装有充电设备,变电底座顶部放置有充换电单元,充换电单元顶部放置有顶板;所述充换电单元由充换电箱、防护...
- 陆旭东张晓峰胡晋茹薛铸陈琳张毅
- 一种水下沉贯监测系统及其作业方法
- 本发明属于海上风电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下沉贯监测系统及其作业方法。该水下沉贯监测系统包括沉贯机构和监测机构,用于监测吸力锚的沉贯数据。吸力锚包括筒体和盖体,筒体上设置有眼板,沉贯机构包括吸力泵,吸力泵与吸力锚负压接...
- 吴海金赵勇胡敏张文耀陈昆明王文军郑永标吴德剑张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