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要丽
-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草原蝗虫生物防治现况与展望被引量:6
- 2015年
- 概述了草原蝗虫发生现状,明确了生物防治、生态治理等技术控制蝗虫种群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以绿僵菌为主的草原蝗虫可持续防控技术体系。
- 范要丽涂雄兵洪军赵莉刘玉升杜桂林张泽华
- 关键词:草原蝗虫生物防治
- 绿僵菌在蝗虫种群中传播流行与其持续控制作用被引量:4
- 2015年
- 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为蝗虫病原真菌,可在蝗虫种群中流行传播,实现多年持续控制。以亚洲小车蝗3龄蝗蝻为试虫,油剂处理后3天与野外网捕相同虫龄亚洲小车蝗混合饲养,试虫病、健比(单位:头)10∶50、20∶40、30∶30、40∶20,结果显示:病虫可以将绿僵菌疾病传播给健虫,疾病传播几率分别可达24.6%、31.0%、39.0%和52.0%。与健康短星翅蝗蝗蝻混合饲养,疾病传播几率分别可达15.6%、23.5%、32.7%和40.0%。野外圆心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区外疾病感染率随时间的推移逐渐上升,处理后40 d施药区外400 m疾病感染率八个方向均值可达8.95%。不同方向疾病感染水平无显著差异,绿僵菌传播主要与草原蝗虫的活动、顺风风向显著相关。野外间隔施药试验结果表明:蝗虫移动扩散的习性可以有效地将病原传播到未施药区域,距离30 m、60m、120m间隔区域,药后49d校正虫口减退率分别达到58.39%、63.41%、57.17%,因此30m、60m间隔施药方式在应用绿僵菌防治蝗虫中有一定应用价值。以2006年绿僵菌油剂处理区为基础,2007年调查411头蝗虫混合种群,39头感染绿僵菌,感染率9.49%;2008年调查532头蝗虫混合种群,8头感染绿僵菌,感染率1.5%。进一步利用绿僵菌M189菌株特异性SCAR标记技术,调查不同年份处理区绿僵菌土壤宿存能力,油剂处理区3年、4年、5年、6年后绿僵菌土壤检出率分别为6.36%、7.69%、9.15%、9.05%;饵剂处理区3年、4年、5年、6年后绿僵菌土壤检出率分别为17.78%、17.54%、16.13%、14.88%。
- 王洁涂雄兵范要丽郝昆张泽华农向群宋树人李宝玉苏宇
- 关键词:绿僵菌蝗虫
- 一种昆虫虫量的调查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昆虫虫量的调查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拍打带有昆虫的枝条,使所述昆虫落入位于所述枝条下方的设有湿纸的收集容器中;得到带有所述昆虫的湿纸;2)将所述带有所述昆虫的湿纸置于昆虫采集袋中,密封,得到装...
- 张泽华涂雄兵范要丽郝昆王洁
- 文献传递
- 有效积温与东亚飞蝗越冬卵滞育关系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温度是影响蝗虫滞育的重要环境因子,为明确有效积温对东亚飞蝗卵滞育的影响,本文设置6个有效积温梯度处理饲养2代飞蝗,结果表明544.3、662.2、678.8、760.2、840.0、843.5日度处理下蝗卵滞育率为73.1%、58.6%、48.6%、12.1%、0、0;越冬蝗卵部分滞育,滞育率(D)与越冬前卵期有效积温(Y)负相关,D=-0.719Y+82.75,R2=0.774,Y≥115.1日度时蝗卵全部孵化。进一步分析越冬前不同温度积累有效积温对蝗卵滞育影响,结果表明27℃以上有效积温(E)对滞育率(D)影响最显著,呈线性负相关,D=-0.058E+0.732,R2=0.967。越冬蝗卵经历负积温(X)越小,滞育率(D)越低,呈线性负相关:D=-0.155ln(|X|)+1.136,R2=0.970。本文明确了不同时期越冬蝗卵滞育率与有效积温关系,为飞蝗发生期、发生量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 王洁涂雄兵郝昆郝昆张泽华
- 关键词:东亚飞蝗滞育温度有效积温
- 防治蓟马的绿僵菌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提供防治蓟马的绿僵菌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绿僵菌颗粒剂由绿僵菌孢子粉、增效剂、麦麸、滑石粉和玉米油组成,所述增效剂为氯虫苯甲酰胺原药或20%虫酰肼悬浮剂。本发明将生物制剂绿僵菌与低浓度化学药剂混配制得绿僵菌...
- 张泽华涂雄兵范要丽郝昆王洁
- 防治蓟马的绿僵菌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提供防治蓟马的绿僵菌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绿僵菌颗粒剂由绿僵菌孢子粉、增效剂、麦麸、滑石粉和玉米油组成,所述增效剂为氯虫苯甲酰胺原药或20%虫酰肼悬浮剂。本发明将生物制剂绿僵菌与低浓度化学药剂混配制得绿僵菌...
- 张泽华涂雄兵范要丽郝昆王洁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