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玮

作品数:16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4篇经济管理
  • 2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林业
  • 5篇林下经济
  • 4篇生态
  • 4篇林区
  • 4篇国有林
  • 4篇国有林区
  • 3篇经济产业
  • 3篇可持续发展
  • 2篇生态可持续
  • 2篇生态可持续发...
  • 2篇实证
  • 2篇内蒙古国有林...
  • 2篇家庭
  • 2篇家庭参与
  • 2篇保险
  • 1篇调查数据
  • 1篇动力机制
  • 1篇动力机制研究
  • 1篇动态能力
  • 1篇动态演进

机构

  • 16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河北地质大学

作者

  • 16篇徐玮
  • 12篇包庆丰
  • 2篇刘桂艳
  • 1篇冯彦

传媒

  • 4篇林业经济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林业经济问题
  • 2篇内蒙古农业大...
  • 2篇北方经济
  • 1篇黑龙江八一农...
  • 1篇农林经济管理...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林业现代化水平的地区差异及动态演进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测算了2000—2015年中国30个省域的林业现代化水平指数,并利用kernel密度函数估计了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林业现代化水平动态演进过程。结果表明:2000—2015年,中国省域林业现代化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四川省林业现代化水平位居首位,黑龙江省林业现代化水平次之,吉林、浙江、广西等地区的林业现代水平依次减弱;林业现代化水平动态演进特征为东部地区整体差异逐渐变大而区域内部逐渐演变成两级分化,中部地区整体差异逐渐变小而区域内部逐渐演变成三级分化再到两级分化,西部地区整体差异先变小后变大而区域内部分散特征显著。因此,提出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构建林业信息化发展平台和积极发展林业产业新业态等建议。
徐玮孔祥慧包庆丰
关键词:林业现代化主成分分析动态演进
一种森林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森林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方法,涉及生态价值核算技术领域,该核算方法的具体步骤为:S100,数据采集:利用新型传感器技术和无人机遥感技术,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同时结合传统的固定监测点数据,形成多源数据融...
徐玮包庆丰
基于风险区划的内蒙古森林火灾保险费率厘定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通过构建森林火灾保险评价体系,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和指数平滑方法,对内蒙古各盟市森林火灾风险等级和保险费率进行估算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各盟市森林火灾风险分为3个等级,高风险区域包括呼伦贝尔市和兴安盟,中风险区域包括呼和浩特市、通辽市、包头市、赤峰市、鄂尔多斯市、锡林郭勒盟和乌兰察布市,低风险区域包括乌海、巴彦淖尔市和阿拉善盟;高风险区费率水平为3.81‰~4.19‰,中风险区费率水平为2.51‰~3.81‰,低风险区费率水平为2.48‰~2.51‰。因此,应在掌握内蒙古各盟市森林火灾风险等级的基础上,根据风险分区差别厘定各盟市森林火灾保险费率水平;同时,加快构建以政府为引导,林业部门与保险机构协作的数据共享平台和森林保险费率水平动态调整机制。
徐玮
关键词:费率厘定风险区划森林火灾
基于CiteSpace的森林病虫害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3
2023年
随着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不断推进,森林病虫害研究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一环。基于中国知网文献检索功能,利用CiteSpace软件对1990-2021年836篇主题核心文章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机构以原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为中心,向农林类高校和科研院所辐射,机构间合作存在地域和学科局限性,但团队合作较为稳定。30年来,林业有害生物研究特征体现在:目标转向生态控制、视角突出多学科交叉融合、主题聚焦变化下的森林健康、内容趋向多层次发展、空间尺度分散至区域化、科研方式强调动态分析。未来国内森林病虫害研究仍需进一步强化多重驱动力影响下精准防治策略、深层次生态机理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多维度借鉴下的制度创新研究。
张译元包庆丰田木易徐玮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林业有害生物生态可持续发展可视化分析
内蒙古森林保险的现实困境及化解途径被引量:1
2022年
开展森林保险对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林农增收、化解林业生产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森林保险是一项利国、惠林、惠民的政策性保险。本文基于内蒙古政策性森林保险开展背景,系统剖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险种单一、费率厘定不科学、理赔资金到账晚等现实困境,提出应从创新保险产品供给方式、构建林业生产风险地图、设置灾前预防联动机制等对策进一步化解内蒙古政策性森林保险存在现实问题的有效途径。
徐玮
关键词:森林保险
内蒙古农业大学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回溯与思考被引量:1
2022年
历经四十年建设发展的林业经济管理学科,是内蒙古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科团队、师资力量、科研成果、研究领域等方面为农林经济管理博士授权点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在系统梳理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历程与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学科规划、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学科发展规划、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完善教学与科研激励机制、搭建对外交流合作平台等对策建议,以实现内蒙古农业大学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徐玮包庆丰
关键词: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
中国林业生产效率测算及区域差异分析——基于Malmquist-DEA模型的省际面板数据被引量:19
2015年
运用Malmquist-DEA模型,采用1998~2012年面板数据,对中国31省份林业生产效率进行测算,同时,探讨中国林业生产效率区域间的差异,并对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区域林业生产效率进行对比分析,进而研究区域间的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状态及提升。
徐玮冯彦包庆丰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
内蒙古肉苁蓉生态产业链模式成长能力评价
2024年
科学测度肉苁蓉生态产业链成长能力可以为选取适宜沙区生态产业发展模式提供有力支撑。基于内蒙古肉苁蓉多元种植主体的追踪调研,将产业链模式分为传统小农模式(M1)、分散市场收购模式(M2)、专业合作社联结模式(M3)和龙头企业一体化模式(M4)四种,从肉苁蓉生态产业链成长能力来源和结果角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GI-CRITIC-EWM组合赋权法对其进行关键影响因素识别和成长能力测度,得出优选模式进行优化。研究表明:1)肉苁蓉生态产业链成长能力评价中,重要性程度为绿色资源能力>绿色产出能力>绿色管理能力>绿色发展潜力,经济产出、自然资源、创新资源为主要影响指标。2)各模式成长能力排名为M3>M4>M2>M1,其中,绿色资源能力的排名为M3>M2>M4>M1、绿色管理能力的排名为M4>M3>M2>M1、绿色产出能力与绿色发展潜力的排名为M3>M4>M2>M1。3)综合而言,M1最为普遍,但成长能力最低,随着产业发展,必将逐步弱化。M2模式具有一定外部竞争优势,若从市场规模和客户忠诚度考虑,优先推荐该模式。从现代化角度考虑,M4模式拥有较高的绿色管理能力和发展潜力,但目前处于起步阶段,要大面积推广既不现实也不符合效率提高的要求。M3模式的成长能力最高,是充分利用沙区资源优势,实现肉苁蓉生态产业链可持续效益产出的优选主导模式,但其在绿色管理和发展潜力方面的能力并不高。为此需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构建肉苁蓉生态产业链优化推广机制。
张倩包庆丰徐玮
关键词:产业链模式
国有林区职工家庭参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9
2017年
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是促进职工家庭增收,促进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利用内蒙古国有林区548份职工家庭的调研数据,采用二元分类Logistic模型经验分析了职工家庭参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85.21%的职工家庭愿意参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职工家庭对于经济利益的诉求是其参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应该采取释放林下作物经营权为中心的林业改革及加大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力度等措施,促进职工家庭参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
徐玮包庆丰
关键词:职工家庭参与意愿国有林区
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近年来,林下经济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巩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和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日益得到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的关注。2008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施,促进了林农依托承包林地资源大力开展林下经济生产活动,成效显著...
徐玮
关键词:动力机制结构方程模型国有林区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