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乐

作品数:3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篇地震
  • 1篇震后
  • 1篇中国农村家庭
  • 1篇实务
  • 1篇实务操作
  • 1篇农村
  • 1篇农村家庭
  • 1篇农业
  • 1篇农业保险
  • 1篇中小型
  • 1篇空间格局研究
  • 1篇家庭
  • 1篇规章
  • 1篇旱灾
  • 1篇洪涝
  • 1篇干旱
  • 1篇保险

机构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教育部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特拉华大学

作者

  • 3篇林乐
  • 2篇王瑛
  • 1篇陈浩
  • 1篇李娟
  • 1篇张薇
  • 1篇王瑛
  • 1篇韩自强
  • 1篇邹振华
  • 1篇李体上
  • 1篇刘天雪

传媒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中国中小型自然灾害的空间格局研究——以地震、洪涝、旱灾为例被引量:18
2017年
我国的中小强度自然灾害(简称中小型灾害)造成的损失虽然相对较小,但发生频繁,多次累积影响甚至超过大灾。基于2000~2013年的多种来源灾害统计数据,中小型地震灾害主要集中在西部省份,其中云南和新疆最多,两个省的中小地震占全国总数的54%。中小型洪涝灾害发生频次的高值区主要集中在珠江流域北江和韩江支流上游地区、长江上游重庆段及嘉陵江支流流域、云南段等地。中小型旱灾频次最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我国长江中游的三峡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的汉江、湘江、资江等支流流域。总体而言,我国中部、西部地区是中小型自然灾害的多发区、频发区,但这些地区的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有限,中央政府对于这些多发区的中小型灾害也应予以救助,同时鼓励社会组织参与中小型自然灾害的救助工作。
王瑛刘天雪李体上林齐根林乐宋崇振
关键词:地震洪涝干旱
中国农村家庭的震后生活恢复过程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灾后恢复是一个随时间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本文以2008年四川汶川Ms8.0级地震为巨灾案例,2009年云南姚安Ms6.0级地震为中小型灾害案例,对农村灾区家庭进行随机入户调查。基于1094份有效问卷,运用恢复曲线,研究受灾家庭的生活恢复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对比不同灾害强度对恢复重建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恢复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根据恢复速率的变化,可分为应急期、恢复前期、恢复中期,恢复后期。巨灾和中小型灾害在恢复历时、恢复过程方面存在较大不同:中小型灾害生活恢复的过程相对较短,绝大多数重损家庭在灾后20个月完成恢复,中损家庭为18个月,二者相差较小;巨型灾害恢复过程整体历时较长,大多数中损家庭在灾后68个月才完成恢复,重损家庭的生活恢复整体滞后于中损家庭1年以上,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受灾程度对恢复过程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王瑛林齐根宋崇振林乐邹振华陈浩李娟
关键词:震后农村家庭
美国农业保险的实务操作规章与借鉴被引量:1
2014年
通过全面研读2012农事年美国农业保险手册,总结美国农业保险实务操作,结合我国农业保险现状,主要有以下启示:1)重视历史数据,实际产量历史数据库是农业保险的基础;2)重视可操作性,保险规章要求事无巨细,详尽规范;3)农业保险合同中的土地投保单元设置多样化.
林乐王瑛韩自强张薇
关键词:农业保险实务操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