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芬

作品数:8 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淮安市淮阴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阳性
  • 2篇荧光
  • 2篇肿瘤
  • 2篇非编码
  • 2篇长链
  • 2篇长链非编码R...
  • 1篇阳性率
  • 1篇药性分析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 1篇荧光定量
  • 1篇荧光定量-聚...
  • 1篇原菌分布
  • 1篇中段尿
  • 1篇中段尿培养
  • 1篇人巨细胞病毒
  • 1篇人巨细胞病毒...
  • 1篇尿培养
  • 1篇清蛋白
  • 1篇肿瘤发生

机构

  • 8篇淮安市淮阴医...
  • 1篇扬州市第一人...
  • 1篇淮安市第一人...
  • 1篇宿迁市中医院

作者

  • 8篇李芬
  • 5篇张振
  • 2篇杜希林
  • 2篇熊雪松
  • 2篇王美英
  • 1篇钱厚明
  • 1篇潘晴
  • 1篇李亮
  • 1篇赵文静

传媒

  • 3篇检验医学与临...
  • 2篇现代检验医学...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肝组织中清蛋白的差异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15年
目的:研究正常肝组织中清蛋白表达比例,为临床肝细胞移植的细胞移植量提供实验参考。方法取3例病理科保存肝脏标本进行不同部位的切片,进行免疫荧光检测清蛋白的表达差异,荧光显微镜观察拍照后,分别统计不同部位的500个细胞的阳性细胞百分比。同时统计肝脏血窦附近和远离血窦处阳性细胞百分比,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为肝脏疾病的细胞移植提供参考。结果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部分细胞为阳性,阳性部分位于细胞胞浆中,与清蛋白位置一致,统计阳性细胞比例达到32.6%。但阳性细胞不是均匀分布,呈现局部聚集的现象。对不同部位的阳性细胞统计发现,局部聚集的阳性细胞呈环形排列,发现位于肝血窦周围,其阳性比例达到23.9%,而远离肝血窦部位的阳性细胞比例为8.7%,二者经 t 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肝脏中表达清蛋白的细胞比例达到32.6%;(2)肝脏不同部位清蛋白的表达存在差异。
李芬熊雪松荆明王健连建春
关键词:肝脏疾病清蛋白免疫荧光细胞移植阳性率
高危型HPVDNA联合TCT检测在宫颈癌初筛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1
2017年
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DNA及TCT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评价两者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3月到2016年5月于该院进行宫颈癌筛查患者402例,分别进行高危型HPV DNA及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检测,并对怀疑存在宫颈病变的患者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依照病理学结果对高危型HPV DNA及TCT的联合检测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女性高危型HPV DNA检测的阳性率为27.1%(109/402);46例女性TCT检测出现非正常及良性炎症反应,阳性率为11.4%(46/402)。对怀疑存在宫颈恶性病变的123例女性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32.5%(40/12)女性出现CINⅠ级以上的病变;高危型HPV DNA及TCT联合检测的灵敏度高于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HPV DNA及TCT联合检测的特异度高于高危型HPV DNA单项检测(P<0.05),与TCT单项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型HPV DNA和TCT的检测是宫颈癌筛查的较好方法,高危型HPV DNA和TCT的联合检测可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的检出率。
王美英李芬杜希林赵文静张振
关键词:宫颈癌高危型HPVDNA
ceRNA与肿瘤被引量:5
2016年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微小RNA(miRNA)、mRNA及假基因是竞争性内源RNA(ceRNA)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LncRNA和miRNA都属于非编码RNA的范畴,不具备蛋白编码能力,不能翻译为蛋白质。LncRNA是一类转录本长度〉200个核苷酸的RNA分子,可在表观遗传、转录或转录后调控等多种方式在生物体内发挥重要作用。MicroRNA长约22个核苷酸,可与靶mRNA 3UTR区互补结合,抑制靶mRNA的翻译或降解mRNA。mRNA具有蛋白编码能力,且大多数mRNA中分布大量的microRNA反应元件(MRE)。假基因拥有与编码基因高度同源的基因序列,与亲代编码基因相同或相似的MREs,但失去了编码蛋白质的能力。LncRNA,mRNA,假基因及miRNA可通过MREs进行相互作用,各类型RNA之间通过竞争MREs构成一个庞大的ceRNA调控网络,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张振李芬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微小RNA肿瘤
circRNA与肿瘤发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8年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内源性非编码RNA。circRNA不具有5’末端帽子和3’末端多聚A尾,呈现闭合环状结构,这种特殊结构使circRNA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和稳定性。circRNA主要由外显子形成,大量存在于真核细胞中。circRNA比线性的mRNA含有更丰富的转录本,能够在转录或转录后水平调控多种生命活动。而且,circRNA还可作为竞争性内源RNA(ceRNA)的组成部分,抑制miRNA的活性,从而调控基因转录、翻译等功能。作为一种新型调控分子及研究热点,circRNA在肿瘤等多种疾病中异常表达,有望成为新的诊断及预测肿瘤发生发展的生物标志物。
张振潘晴刘旭李芬
关键词:肿瘤
长链非编码RNA与膀胱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6年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肿瘤之一,发病率位于恶性肿瘤的第九位[1]。近年来,在泌尿系统肿瘤中,膀胱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2]。2013年,美国大约有72 570例新增病例及15 210例死亡病例。
李芬王美英张振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膀胱癌
探讨血红蛋白假性增高的两种估算方法的比较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比较2种估算方法计算血红蛋白(Hb)假性增高的结果,以探讨适宜估算方法。方法 (1)收集198例体检者标本的平均红细胞体积(MCV)与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的结果求回归方程与相关系数,并根据回归方程结合患者样本的MCV与红细胞(RBC)检测结果估算3组(MCV〈82fL、82~94fL、〉94fL)共200例患者Hb浓度,Hb=RBC×MCH。(2)按公式Hb=RBC×30×MCV/88估算200例患者Hb结果。结果3组患者Hb实测值分别为(114±14.2)、(140±19.3)、(136±16.8)g/L,方法1估算值分别为(117±13.2)、(140±18.2)、(138±15.8)g/L,方法2估算值分别为(123±13.7)、(146±18.9)、(143±16.3)g/L,其中方法2估算MCV〈82fL组和82~94fL组的值与实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方法1计算Hb的估算值优于方法2,且适宜对象为MCV值在82~94fL的患者。
李芬钱厚明范金斌
关键词:假性增高
淮安地区婴幼儿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回顾性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了解淮安地区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婴幼儿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13年11月至2015年2月确诊的HCMV感染患儿7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尿HCMV DNA检测结果,以及合并症及临床指标分布特征。结果 72例患儿尿HCMV DNA检测阳性率为90.3%(65/72);72例患儿中,合并肺炎60例(83.3%),合并肝炎34例(47.2%),合并血液系统损伤14例(19.4%),合并神经系统损伤3例(4.2%),合并两种及其以上并发症28例(38.9%)。结论 FQ-PCR是检测HCMV感染的良好方法。HCMV感染患儿易出现肺炎、肝炎、血液系统损伤等临床表现。采用FQ-PCR对疑似HCMV感染患儿进行HCMV DNA检测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治。
李芬张振
关键词:人巨细胞病毒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中段尿培养阳性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中段尿培养阳性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中段尿培养阳性病例,菌株鉴定与药敏试验采用迪尔DL-96Ⅱ细菌鉴定分析系统,结果判读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2016年)标准。结果中段尿培养阳性标本主要来源于泌尿外科336株(48.98%);686株阳性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620株(90.38%)、革兰阳性菌25株(3.64%)、侵袭性真菌41株(5.98%),居前4位的检出菌为:大肠埃希菌372株(54.23%),肺炎克雷伯菌57株(8.31%)、奇异变形杆菌26株(3.79%)、铜绿假单胞菌28株(4.08%);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达61.54%-100%,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耐药性较高,达21.05%-62.9%,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耐药性达3.51%-28.76%,对头孢西丁、阿米卡星、替卡西林/克拉维酸耐药性较低,均小于16%,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性低于5%,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性最低,均小于2%;铜绿假单胞菌对所列抗菌药物耐药性较低,均小于11%。2016-2018年大肠埃希菌对所列抗菌药物耐药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ESBL阳性组,除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外,抗菌药物耐药性明显高于非产ESBL组;产ESBL和非产ESBL两组大肠埃希菌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洛培南、阿米卡星、呋喃妥因、米诺环素耐药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西丁、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耐药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埃希菌是中段尿培养的重要检出菌,�
李芬杜希林李亮熊雪松
关键词:中段尿培养病原菌分布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