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莹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蓝花楹
  • 1篇羊茅
  • 1篇色素含量
  • 1篇生境
  • 1篇生境条件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态系统服务
  • 1篇生态系统服务...
  • 1篇莴苣
  • 1篇浸液
  • 1篇景观格局变化
  • 1篇开花
  • 1篇化感
  • 1篇化感作用
  • 1篇高羊茅
  • 1篇观光
  • 1篇观光果园
  • 1篇光合色素
  • 1篇光合色素含量

机构

  • 3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根特大学
  • 1篇遂宁市林业局

作者

  • 3篇石锦安
  • 3篇邵小鹏
  • 3篇孙莹
  • 2篇钟秋
  • 2篇李青
  • 1篇李帆
  • 1篇刘月婷
  • 1篇赵文舟
  • 1篇高遐
  • 1篇孙丹

传媒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广西植物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年份

  • 3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汉源县观光果园景观格局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解决"三农"问题,保护自然环境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方法】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基础,利用Google earth卫片资料,结合四川省汉源县"花海果都"果园建园前后卫星影像斑块组成及其变化,对该区域植物多样性、景观格局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估算。【结果】结果表明:"花海果都"果园自2009年建园前斑块总数为91块,面积为152.5hm2,其景观格局指数中景观破碎化指数0.57、Shannon多样性指数1.18、Piolou均匀度指数0.74、景观优势度指数0.42;2012年、2015年斑块总数变异为113块、170块,面积分别为179.2、222.1hm2,其景观格局变异为0.62及0.73,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显示出明显增长趋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旅游发展的效益最显著,占据90%以上,由2009年的51.21万元增至2015年的246.87万元。其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依次为固碳制氧、涵养水源、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研究区果树经济产出由2009年303.60万元增长至2015年的3 303.30万元。【结论】目前在四川山区应在国家生态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发挥本地的自然资源优势,走现代农业之路。这样不仅可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也解决了本地"三农"问题。因此,汉源花海果都的经验是值得肯定和推广的。
李函洋钟秋石锦安余刚平邵小鹏孙莹孙丹
关键词:观光果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莴苣与高羊茅对蓝花楹花水浸液化感作用的响应
2015年
为探明蓝花楹是否存在对其它植物产生化感作用的相关物质,以生长在四川温江地区的蓝花楹完整单花为供体材料、莴苣与高羊茅为受体材料、清水处理为对照(CK),采用培养皿滤纸法进行种子萌发以及生物测定法培养幼苗,研究浓度为0.001、0.025、0.050 g·m L-1的蓝花楹花水浸液对莴苣与高羊茅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莴苣与高羊茅的种子萌发均受到该水浸液的抑制作用,在萌发指数上表现较明显即综合化感效应(SE2)分别表现为-0.13、-0.27;莴苣的苗高受到促进作用而根长和根冠比却受到抑制作用,其苗高SE3=0.13、根长SE4=-0.36、根冠比SE5=-0.16;高羊茅的根冠比受到促进作用而苗高和根长却受到抑制作用,其SE3=-0.12、SE4=-0.08、SE5=0.16;莴苣叶片丙二醛含量和根系活力值均受到抑制作用,其丙二醛含量的SE6=-0.25和根系活力SE7=-0.44,高羊茅的响应则相反,分别表现为SE6=0.04和SE7=0.34。当水浸液浓度为0.025 g·m L-1时,多处出现RI极值或某种趋势的拐点,特别是受体植物的叶片丙二醛含量和根系活力值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蓝花楹花水浸液中存在化感物质,莴苣与高羊茅对其均有不同响应,这为蓝花楹在植物景观配置及养护上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青石锦安刘月婷孙莹邵小鹏
关键词:蓝花楹莴苣高羊茅化感作用
不同生境条件下光照强度对蓝花楹光合色素含量及开花的影响被引量:10
2015年
探明同种植物在不同生境条件下的生长发育特性是实现高品质植物配置与造景的有效途径.以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温江公园(W)、光华大道(G)、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四教B区(B)及C区(C)4个试验点成年蓝花楹(Jacaranda mimosifolia D.Don)为研究试材,采用数字式照度计测量同一时段不同生境下以及不同时段不同生境下的光照强度,同时测定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结果显示:在观测期内蓝花楹的叶绿素含量及组分因生境条件不同而各异,在各生境下Chl a约占总量的79%,与Chl总量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R^2=0.88,P<0.001);Chl b约占总量的21%,与Chl总量的相关性也达到极显著水平(R^2=0.81,P<0.001),但不及Chl a.在开花物候期内,各生境下光照强度对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也不一致,表现出光照强度显著高于B、C而树龄低于W的G,其Chl、Chl a、Chl b、Car含量皆显著低于C、B、W(P<0.05).在开花的物候表现上,经历萌芽、抽梢、展叶后约40d,太阳辐射强度日均总量2 100 W/m^2或在当日12:00-14:00辐射强度达到或大于470 W/m^2并持续4 d以上的蓝花楹即可进入开花状态.本研究表明,在蓝花楹开花物候期前后光照强度对其开花有显著影响,开花物候表现与光合色素含量及变化无关系.
孙莹石锦安邵小鹏李帆李青高遐钟秋赵文舟
关键词:蓝花楹生境光照强度光合色素含量开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