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省

作品数:6 被引量:10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静脉
  • 5篇曲张
  • 5篇静脉曲张
  • 4篇门静脉
  • 3篇门静脉高压
  • 3篇内镜
  • 3篇静脉高压
  • 2篇食管
  • 2篇食管胃
  • 2篇食管胃静脉曲...
  • 2篇套扎
  • 2篇组织胶
  • 2篇胃静脉曲张
  • 2篇内镜治疗
  • 2篇静脉曲张出血
  • 2篇肝硬化
  • 2篇出血
  • 1篇选择性Β受体...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机构

  • 6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东南大学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兰州大学第一...
  • 2篇海南医学院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市第三中...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世纪坛医...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临沂市人民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青海省人民医...
  • 1篇青岛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6篇吴斌
  • 6篇王省
  • 2篇党彤
  • 2篇向慧玲
  • 2篇梁运啸
  • 2篇田虹
  • 1篇呼圣娟
  • 1篇田德安
  • 1篇周晓东
  • 1篇尉秀清
  • 1篇何松
  • 1篇吴伟
  • 1篇马颖才
  • 1篇宋吉涛
  • 1篇晏维
  • 1篇胡建平
  • 1篇冯志杰
  • 1篇方海明
  • 1篇李雷佳
  • 1篇谭小燕

传媒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中华消化病与...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5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肝硬化合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被引量:90
2014年
【目的】总结分析肝硬化合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们科2011年6月30日至2012年7月1日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8周岁)464例,将肝硬化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60例的临床资料,与同期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15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同时与非肝硬化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46例的内镜特点进行比较,并对3组的临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肝硬化非静脉曲张出血占同期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比率为27.5%,肝硬化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同期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比率为72.5%,肝硬化非静脉曲张出血占同期上消化道出血的比率为12.9%。肝硬化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以呕吐咖啡样物为主,肝硬化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临床表现以呕血为主;肝硬化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人群患高血压的概率明显高于肝硬化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人群;在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内镜分析中,肝硬化患者以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率最高,肝硬化组比非肝硬化组更易患胃溃疡及食管溃疡。【结论】肝硬化患者出现非静脉曲张性出血并非罕见,以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率最高,肝硬化患者更易患胃溃疡及食管溃疡,及时的内镜检查对治疗的决策至关重要。
陈妤田虹黄晓丽王省杨英慧吴斌
关键词:肝硬化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
胃底静脉曲张组织黏合剂注射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分析内镜下肝硬化并胃底静脉曲张组织黏合剂注射治疗(GVI)术后门静脉血栓发生率及与肝硬化疾病相关的影响门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8月至2014年6月因肝硬化伴胃底重度静脉曲张住院并行首次胃底组织黏合剂治疗的患者157例。记录其临床资料,GVI术后1年内出现门脉血栓者为血栓组,未出现血栓者为非血栓组。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肝硬化合并胃底静脉曲张患者行GVI后发生门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本研究的157例患者中,首次GVI术后1年内出现门静脉血栓者39例,未出现门静脉血栓者118例,门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4.84%。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术前脾长径、术中碘油注射量在血栓组及非血栓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2、0.027;OR值分别为1.021、1.739,95%CI分别为1.003~1.040、1.066~2.837)。【结论】术前脾长径、术中碘油注射量可能是影响GVI术后门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肝硬化合并胃底静脉曲张患者行GVI术前需了解脾肿大情况,术中合理控制碘油注射量,以减少术后门静脉血栓发生的可能。
李雷佳王省文卓夫郑丰平田虹尉秀清陶金吴斌
关键词:胃底静脉曲张组织黏合剂门脉高压门静脉血栓形成
华南地区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内镜治疗现状调研分析
2024年
目的全面了解我国华南地区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EGVB)内镜治疗的现状。方法本研究通过网络分发调查问卷的方式全面了解华南地区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及海南省开展门静脉高压EGVB内镜治疗的基本情况,包括预防EGVB的内镜治疗方案、急性EGVB的处理、胃底及特殊类型静脉曲张的处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基础治疗与内镜治疗的随访等。医院的治疗方案选择使用百分率表示,并使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对不同省份医院对于我国指南的依从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华南地区共81家医院参与调研,调查显示内镜治疗的最主要适应证是控制急性EGVB(60.5%)。参与调研医院对于我国指南中EGVB一级预防的推荐意见(单纯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或单纯内镜治疗)和二级预防推荐意见(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联合内镜治疗)的依从性为均为55.6%,不同省份之间无明显差异(P=0.976和0.186)。92.6%的医院首选内镜治疗处理急性EGVB,82.7%的医院在出血后12~24 h的时间窗内完成急诊内镜治疗。对于各种类型的胃底静脉曲张和异位静脉曲张,以组织胶为基础的内镜治疗(包括组织胶联合硬化剂注射和单纯组织胶注射)均为最常采用的术式。81.5%的医院将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常规用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治疗,主要使用的药物为普萘洛尔(80.2%)和卡维地洛(19.8%)。结论本研究证实多种预防和治疗EGVB的内镜治疗技术已在我国华南地区广泛开展,各级医院在开展急诊胃镜进行急性EGVB止血方面均较为积极,但对EGVB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总体指南依从性仍不理想,未来需进一步提升EGVB治疗的指南依从性。
梁艳娉陈燕柔梁运啸梁运啸吴斌吴斌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内镜治疗套扎硬化剂组织胶
肝硬化患者急性静脉曲张出血的内镜干预时机
2024年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行内镜干预对肝硬化合并急性静脉曲张出血(AVB)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20年5月来自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牵头的中国35所三级医院的2678例肝硬化合并AVB患者的人口统计学和临床数据(包括实验室检查、临床和内镜检查数据)。根据患者接受内镜检查时间分为入院后6 h内行急诊内镜检查(6 h)组(2383例)和入院后6~12 h行急诊内镜检查(6~12 h)组(295例)。为达到基线平衡(即最小混淆),对患者进行1∶1倾向评分匹配后,共纳入588例患者,其中6 h组和6~12 h组各294例。比较倾向评分匹配前后6 h组和6~12 h组患者的5 d内治疗失败发生率和住院病死率,并根据出血史与Child-Pugh分级分析倾向评分匹配后6 h组与6~12 h组各因素亚组患者的5 d内治疗失败发生率。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因素分析探讨5 d内治疗失败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倾向评分匹配前,6 h组与6~12 h组5 d内治疗失败发生率比较[3.7%(89/2383)比4.7%(14/2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95%置信区间)1.19(0.67~2.13),P>0.05];6 h组与6~12 h组住院病死率比较[2.8%(67/2383)比2.7%(8/2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倾向评分匹配后,6 h组与6~12 h组5 d内治疗失败发生率比较[3.1%(9/294)比4.4%(13/2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95%置信区间)1.48(0.63~3.45),P>0.05];6 h组与6~12 h组住院病死率比较[2.0%(6/294)比2.7%(8/2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倾向评分匹配后亚组分析结果中,仅6 h组与6~12 h组中Child-Pugh分级C级患者5 d内治疗失败发生率比较[1.8%(1/55)比11.8%(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95%置信区间)6.89(0.83~57.20),P=0.04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hild-Pugh分级为C级是肝硬化合并AVB患者5 d内治疗失败的独立影响因素[HR(95%置信区间)2.13(1.12~4.03),P=0.021]。结论肝硬化患者在入院后6 h或6~12 h内进行内镜干预的短期预后相当。
陈卉卉张文辉向慧玲张丽瑶原丽莉王省吴斌党彤张国呼圣娟彭利军高敏夏冬丽李嘉宋瑛周希乔齐兴四曾景谭小燕邓明明方海明綦盛麟何松贺永锋叶斌吴伟邵江波韦炜胡建平雍鑫何朝晖暴金伦张月宁姬瑞卜阳晏维栗红江黄义飞祁小龙
关键词:急性静脉曲张出血住院病死率
中国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治疗现状调研分析
2024年
目的全面了解我国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治疗的现状,为我国内镜治疗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方法本研究由中国肝脏健康联盟(Liver Health Consortium in China,CHESS)发起,通过网络分发调查问卷了解2022年国内开展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治疗的基本情况。问卷问题主要包括各类内镜治疗例数和适应证,依照指南预防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esophago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EGVB)的依从性,急性EGVB的处理、治疗时机,胃底及特殊类型静脉曲张的处理、内镜治疗的改善等方面。统计各项治疗数据的医院数量占参与调查问卷医院数量的比例,各级医院的指南依从性比较使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结果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836家医院参与本调研,调查显示内镜治疗的主要适应证是控制急性出血(49.3%,412/836)和预防再出血(38.3%,320/836)。参与调研医院对于我国指南中EGVB一级预防的推荐意见(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或内镜治疗)的依从性为72.5%(606/836),对于EGVB二级预防推荐意见(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联合内镜治疗)的依从性为39.2%(328/836),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对于一级预防[71.0%(495/697)比79.9%(111/139),χ^(2)=4.11,P=0.033]和二级预防的依从性[41.6%(290/697)比27.3%(38/139),χ^(2)=9.31,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8.2%(654/836)的医院首选内镜治疗处理急性EGVB,三级医院首选内镜治疗的比例明显高于二级医院[82.6%(576/697)比56.1%(78/139),χ^(2)=46.33,P<0.001]。治疗时机通常为出血后12h内(48.5%,317/654)和12~24h(36.9%,241/654)。对于近贲门大弯侧的胃底静脉曲张和孤立性胃静脉曲张,分别有48.2%(403/836)和29.9%(250/836)的医院首选组织胶联合硬化剂注射进行处理,而12.4%(104/836)和26.4%(221/836)的医院首选以止血夹为基础的内镜治疗术式。参与调研医院认为提高内镜医师水平(84.2%,704/836)和对患者进行准确的术前评估并提
王省胡兵李异玲冯志杰高艳景范志宁季峰刘冰熔王进海张文辉党彤徐红孔德润原丽莉许良璧呼圣娟文良志姚萍梁运啸周晓东向慧玲刘小伟黄晓铨缪应雷朱晓亮田德安白飞虎宋吉涛陈立刚边巴央珍马颖才黄义飞吴斌祁小龙中国肝脏健康联盟-内镜治疗协作组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食管和胃静脉曲张内镜治疗套扎组织胶
中国肝硬化患者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使用若干问题的思考被引量:3
2020年
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治疗的一线药物,对降低门静脉压力和改善血流动力学紊乱均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临床对其认识和重视程度仍显不足,中国肝硬化患者使用该类药物的获益并不显著。本文结合当前证据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消化内科治疗体会,对该类药物的临床使用率、剂量调整、治疗效果、预后影响等若干问题进行分析及思考,以期引起相关专科医师的重视。
王省吴斌
关键词:肝硬化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门静脉高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