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丽娟

作品数:6 被引量:33H指数:5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5篇矿床
  • 5篇成矿
  • 4篇铅锌矿
  • 4篇铅锌矿床
  • 4篇热液
  • 4篇热液叠加
  • 4篇锌矿
  • 4篇锌矿床
  • 4篇流体
  • 4篇成矿流体
  • 3篇同位素
  • 3篇流体来源
  • 2篇地质
  • 2篇地质特征
  • 2篇流体特征
  • 2篇控矿
  • 2篇成矿流体来源
  • 2篇成矿流体特征
  • 2篇成矿作用
  • 2篇成矿作用特征

机构

  • 6篇吉林大学

作者

  • 6篇付丽娟
  • 5篇王可勇
  • 4篇王志高
  • 2篇王一存
  • 2篇韦烈民
  • 2篇李剑锋
  • 2篇权鸿雁
  • 1篇张雪冰
  • 1篇孙景贵
  • 1篇梁一鸿
  • 1篇古阿雷
  • 1篇张淼
  • 1篇李顺达
  • 1篇明珠
  • 1篇王忠禹
  • 1篇杨梅
  • 1篇赵世峰
  • 1篇蔡文艳
  • 1篇彭大伟

传媒

  • 2篇地质与勘探
  • 1篇世界地质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黄金
  • 1篇西北地质

年份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布金黑铅锌矿床Ⅱ号矿脉地质特征及成矿预测被引量:2
2016年
布金黑铅锌矿床为典型的中温热液脉型矿床,矿体呈脉状、透镜状产出于寿山沟组下段的变质砂板岩之中,其中Ⅱ号矿脉是该矿床主要的工业矿体,总体呈近EW向展布。通过矿区地质、矿化特征、磁法测量及OPIS计算机模拟,指出在断裂构造EW与NE方向转变的地带易成矿,且矿化体具有高极化率、高磁化率、高厚度和高品位特征。磁异常图表现为呈近东西向线性分布的磁异常水平一阶90°、135°导数等值线与近EW向断裂相对应,异常梯度大的区域对应断裂构造方向改变地带。OPIS预测图表明矿体的位置对应数据的高值的中心部位、中心部位附近,或位于断裂面距离变化较陡部位。据此,圈定了Ⅰ、Ⅱ、Ⅲ、Ⅳ四处外围找矿靶区及Ⅱ-1、Ⅱ-2、Ⅱ-3三处深部找矿靶区,其中Ⅱ-2靶区已被验证。
蔡文艳付丽娟权鸿雁李文韩屹王可勇张雪冰
关键词:地质特征构造控矿规律成矿预测
辽宁榛子沟铅锌矿床热液叠加成矿作用特征及成矿流体来源被引量:6
2016年
榛子沟铅锌矿矿床是青城子矿田代表性矿床之一,矿体赋存于高家峪组和大石桥组之中,呈层状、似层状和脉状产出,受地层、岩浆和构造联合控制。矿床的形成经历了海底喷流、变质变形和热液叠加三期成矿作用,其中热液叠加成矿作用对脉状矿体的形成与层状矿体的局部热液改造起到了重要作用,可划分为I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石英和Ⅱ黄铁矿-方铅矿-石英-方解石两个阶段。流体包裹体和碳、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I阶段石英中发育气液两相和少量的富气相、CO2三相流体包裹体,成矿流体属中高温、低盐度、低密度的CO_2-H_2O-NaCl体系热液,含H_2O、CO_2、CH_4和N_2,流体包裹体的δDH_2O-SMOW为-96.5‰和-95.4‰、δ^(18 )OH_2O-SMOW为-0.62‰和0.04‰、δ^(13)C为-4.8‰和-4.4‰,具有大气降水与岩浆水混合流体的特点;Ⅱ阶段石英中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成矿流体属低温、低盐度和低密度的H_2ONaCl体系热液,流体包裹体δDH2O-SMOW为-88.4‰^-80.0‰、δ18 OH2O-SMOW为-7.93‰^-5.57‰,具有大气降水的特点,δ^(13) C为-12.6‰^-7.9‰,具有岩浆水特点。综合分析表明,热液叠加成矿期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热液,且成矿后期大气降水的混入比例增加。
王可勇付丽娟韦烈民王志高
关键词:成矿流体
吉林荒沟山铅锌矿床热液叠加成矿作用流体来源及特征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荒沟山铅锌矿床为吉南老岭多金属成矿带内的代表性矿床之一,矿体产于元古宙老岭群珍珠门组之中,受地层和韧性剪切带控制。在成矿后期,矿床经历了热液叠加成矿作用,其对成矿元素的进一步富集起到重要作用。为探究热液叠加成矿作用中流体的来源及特征,采用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及C、H、O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对热液叠加成矿期各阶段流体的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Ⅰ阶段即黄铁矿-石英阶段成矿流体属中低温、低盐度的NaCl-H_2O体系;流体包裹体的δDH_2O为-74.8‰^-87.4‰,δ^(18)OH_2O为8.3‰~9.8‰,δ^(13)CV-PDB为-9.6‰^-10.8‰,具岩浆水的特点。Ⅱ阶段即方铅矿-石英阶段成矿流体为低温、低盐度的NaCl-H_2O体系;流体包裹体的δDH_2O为-91.4‰^-93.9‰,δ^(18)OH_2O为3.3‰~4.7‰,δ^(13)CV-PDB为-9.5‰^-10.5‰,具岩浆水与大气降水混合流体的特点,但仍以岩浆水作用为主。
彭大伟王可勇权鸿雁王志高李顺达付丽娟王一存
关键词:成矿流体同位素地球化学铅锌矿床
内蒙古东部得耳布尔铅锌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被引量:7
2016年
得耳布尔铅锌矿床属于典型的陆相火山-次火山热液矿床。通过对得耳布尔铅锌矿床地质特征的总结,分析了该矿床的控矿因素,提出正长斑岩体是矿床成矿地质作用的实物载体;次级断裂和地堑内部之间的弧形断裂或弧形断裂与次级断裂交汇部位为矿体提供了赋存的空间位置;铅锌银多金属成矿与上侏罗统塔木兰沟组地层密切相关,矿体形态、产状受构造控制明显,并指出寻找陆相火山-次火山热液型矿床的重要部位为经历了火山喷发、浅成岩浆就位产生的一系列环状、放射状断裂系统、破碎带、裂隙带等。
王忠禹孙景贵明珠杨梅古阿雷赵世峰付丽娟
关键词:地质特征找矿方向
辽宁小佟家堡子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来源讨论被引量:9
2015年
小佟家堡子金矿床地处辽宁青城子矿田东南部,为一大型蚀变岩型矿床。矿床产于辽河群大石桥组三段白云石大理岩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矿床由热液叠加改造作用形成,历经石英-黄铁矿、石英-碳酸盐两个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该矿床成矿流体属中低温、低盐Na Cl-H2O型体系热液。碳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表明,石英-黄铁矿阶段成矿流体氧同位素δ18O组成在15.2‰~18.4‰,碳同位素δ13CV-PDB组成在-7.4‰^-13.2‰,氢同位素δD组成为-89.3‰^-92.2‰,反应该阶段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水并伴有少量的大气降水。石英-碳酸盐阶段成矿流体氧同位素δ18O组成在17‰~17.8‰,碳同位素δ13CV-PDB组成在-12.3‰^-13.5‰,氢同位素组成δD为-87.7‰^-90.4‰,表明该阶段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王一存王可勇张淼梁一鸿李剑锋付丽娟王志高
关键词:热液叠加流体包裹体同位素
辽宁高家堡子银矿床热液叠加成矿作用特征及流体来源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高家堡子银矿床是19世纪90年代在辽东地区发现并探明的一处大型独立银矿床,赋存于古元古代辽河群大石桥组大理岩中。主要矿石类型为硅化大理岩型和硅质岩型;热液成矿作用分为早期多金属硫化物-石英阶段及晚期银矿物-石英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早阶段石英中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原生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180~260℃,盐度4.78%~9.47%,成矿流体属中温、低盐度的H2O-Na Cl体系;晚阶段石英中主要发育有气液两相原生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164.7℃~185.2℃,盐度2.76%~4.94%,成矿流体属低温、低盐度的H2O-Na Cl体系。流体包裹体碳、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早阶段δDV-SMOW为-90.2‰^-92.6‰,δ18OH2O为2.1‰~4.9‰,δ13CV-PDB为-7.7‰^-17.7‰,反映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为岩浆水,伴随有少量大气降水;晚阶段δDV-SMOW为-117.1‰^-117.7‰,δ18OH2O为-10.2‰^-11.3‰,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因此,高家堡子银矿床热液叠加成矿作用流体属中低温、低盐度H2O-Na Cl体系,早期以岩浆水为主,晚期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王志高王可勇韦烈民李剑锋付丽娟
关键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