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贤
- 作品数:28 被引量:108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葛根汤治疗急性脑梗死作用机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葛根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医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平台)逐一查询葛根汤所包含的七味中药各自所含主要化学成分、靶点信息,根据ADME筛选中药活性组分,并应用网络图像化软件CytoScape 3.7.2对生物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进行相关网络构建;以急性脑梗死为关键搜索词在Gencards数据库得到相应靶点信息并进行筛选;应用CytoScape 3.7.2中Bisogenet插件构建蛋白质与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网络,将网络提取的关键靶点提交至STRING 11.0数据库,分析其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将上述获取的所有药物靶点与所有疾病靶点取交集,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进一步数据分析,其中包括KEGG通路富集分析、基因功能GO分析等,同时采用平台分析最终获得葛根汤有效成分-急性脑梗死靶点-通路网络图。结果葛根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核心活性成分为槲皮素、地黄黄酮、山柰酚、柚苷配基、β-胡萝卜素、谷固醇、谷甾醇、芒柄花黄素等,核心靶点为ESR1、AR、NOS2、PPARG、PTGS1、F10、SCN5A、DPP4、ADRB2等。葛根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生物学通路主要作用于缺氧诱导因子-1、P53、核因子-κB等信号通路,其功能主要为调节炎症及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结论葛根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具有多通路、多靶点、多成分的特点,为葛根汤在临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药理学基础。
- 黄丽贤姜辉高铭媛吴兢李群先赵博
- 关键词:葛根汤急性脑梗死中药药理学山柰酚缺氧诱导因子1核因子-ΚB
- 十六个半综合征合并垂直方向凝视性眼震的临床特点(附1例报告)
- 2024年
- 目的本文旨在进一步认识十六个半综合征中前庭功能受损的临床表现,以及脑桥病变所导致不同眼震形式,以便提高临床诊疗能力。方法结合病例报告中的病史、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综合分析十六个半综合征的眼动特征及相关的神经传导通路,以定位脑桥病变部位。结果本患者第Ⅷ颅神经(前庭蜗神经)单纯累及左侧前庭,临床可见左旋上跳自发眼震和左侧球囊通路功能减低。脑桥部位病变可见垂直方向凝视性眼震。结论十六个半综合征中前庭蜗神经受累,可单纯累及前庭部分,而无听力受损表现。脑桥部位病变除可致十六个半综合征,也可同时导致垂直方向凝视性眼震。
- 李群先徐雯琰黄丽贤赵博
- 关键词:前庭脑桥
- 浅谈翻转课堂结合案例教学法在中医耳鼻喉科学教学的应用体会
- 2016年
- 对新兴的“翻转课堂”教学与已日趋成熟的“案例教学法”的有效结合进行了探讨,对两种教学方法的难点及充分结合后的优点及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针对中医耳鼻喉科学现状提出了一个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的改革,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和促进学生充分地发挥潜能,为将来的教学法改革奠定基础。
- 姜辉黄丽贤丁雷王嘉玺刘大新
- 关键词:教学法中医临床
- 手法复位对位置性下跳眼震伴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 2024年
-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对位置性下跳眼震(positional down beat nystagmus,pDBN)伴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pDBN伴眩晕患者33例,分析手法复位对pDBN伴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33例患者中,男13例、女20例,年龄22~79岁,平均(55.8±15.5)岁。18例患者手法复位治疗有效,Yacovino法的有效率为33.3%(11/33),Yacovino联合半Semont法的有效率为21.2%(7/33)。其中4例在治疗过程中转化为典型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前半规管BPPV与对侧背地型后半规管BPPV的位置性眼震特点相似。结论Yacovino联合半Semont复位法可提高pDBN伴眩晕患者的诊断与复位治疗成功率。
- 徐雯琰岳利峰刘雪冰姜辉黄丽贤李群先
- 关键词: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 舌七针疗法取穴机理探析被引量:4
- 2018年
- 舌七针疗法是一种采用毫针、电针、三棱针点刺出血等多种方法综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中医疗法,其临床疗效确切,但舌七针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机理研究文献报道较少。本文通过详细介绍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中医病因病机、舌针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相关文献及相关研究成果、舌七针疗法选穴依据及其穴位释义、舌七针疗法具体取穴及操作、舌七针疗法适应症、舌七针疗法注意事项及禁忌症、舌七针疗法不良反应、舌七针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典型案例分析,初步探析"舌七针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机理。
- 黄丽贤姜辉齐宝云李庆彬范庆菁
- 关键词:中风后吞咽障碍
- 功能训练联合舌针治疗多脑卒中吞咽障碍疗效研究被引量:35
- 2018年
- 目的:客观评价舌七针在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中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存在吞咽障碍的患者纳入研究,以治疗第14天为疗效评价时点,对治疗组(针刺加吞咽功能训练)30例与对照组(单纯吞咽功能训练)30例,进行平行、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采用统一疾病严重程度判定标准和疗效判定标准,客观评价舌七针的疗效与实用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治愈6例,显效8例,有效10例,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7例,有效8例,有效率为60.00%,两组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经治疗后,两组饮水试验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评分结果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吞咽功能障碍评分,较之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治疗后0、4、6分水平阶段的患者的吞咽能力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的提高。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并无明显不良反应产生。结论:舌七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疗效明显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李庆彬黄丽贤王亮孙立满齐宝云牛耸吴兢刘言祥赵博裴雪梅田素斋
- 关键词:吞咽障碍中风临床疗效
- 浅谈多功能内窥镜显像系统在中医耳鼻咽喉科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 目的:探讨多功能内窥镜显像系统在中医耳鼻咽喉科临床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通过应用多功能内窥镜显像系统辅助教学与否,观察学生学习成绩和满意度变化。结果:通过多功能内窥镜显像系统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中...
- 姜辉黄丽贤张丽丁雷
- 关键词:临床教学
- 文献传递
- 王暴魁从肾病浅谈辨病与辨证治疗的关系被引量:9
- 2019年
- 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均为中医临床诊治疾病的常用方法,二者各有所长。“病”反映的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代表了该病的基本矛盾,“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肾病临床表现往往较少或无,这种情况可以称之为“寡证”或者“无证”,临床实际诊疗过程中,肾病患者常常面临无证可辨的境地,而同一种疾病往往有自己独特的规律,此时辨病论治起到了更好的效果,因而相对于辨证论治,辨病论治在肾病方面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临床诊疗中,对于症状不明显的肾病患者,可以依照“无证遵从有证,寡证遵从多证”的原则,注重“病”的不同进行辨病论治,可以得到更可靠的临床疗效。在肾病的临床治疗中,以辨病为主,与辨证治疗相结合应作为主要治疗思路。
- 蔡倩王暴魁谢璇盛海忠郭晓媛黄丽贤
- 关键词:肾病辨病论治辨证论治
- 舌七针联合耳穴压豆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观察舌七针联合耳穴压豆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发病半年内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两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舌七针联合耳穴压豆加康复治疗,对照组单纯康复治疗,14天为1个疗程,采用统一疾病严重程度判定标准和疗效判定标准,客观评价舌七针联合耳穴压豆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0%,对照组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七针联合耳穴压豆加康复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疗效显著。
- 黄丽贤齐宝云裴雪梅刘言祥李庆彬
- 关键词:中风吞咽障碍耳穴压豆
- 前庭性偏头痛患者丘脑谷氨酸-谷氨酰胺复合物代谢和相关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索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患者双侧丘脑谷氨酸-谷氨酰胺复合物(glutamate/glutamine,Glx)代谢状态以及相关危险因素。材料与方法选取VM患者20例和健康对照者20例,用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成像技术检测VM组和健康对照组的丘脑Glx含量。比较两组相关资料,分析Glx代谢差异及其危险因素。结果健康对照组(n=20)右侧丘脑Glx代谢值为2513.60±998.20,左侧丘脑Glx为2386.50±862.03。VM组(n=20)的右侧丘脑Glx代谢值为3712.00±980.80,左侧丘脑Glx为3350.40±944.20。t检验分析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VM组左右侧丘脑Glx含量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病程、糖尿病、高血压病、睡眠障碍程度和头痛程度,与VM丘脑Glx含量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与VM丘脑Glx含量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年龄与左侧丘脑Glx含量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r=0.570,P<0.001)。结论VM患者双侧丘脑Glx含量值高于健康对照者。年龄是左侧丘脑Glx含量升高的相关影响因素。
- 王伟涛李小圳钟利群黄丽贤许聃佘文龙张道培张怀亮陈正光
- 关键词:丘脑脑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