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芳
- 作品数:19 被引量:65H指数:5
- 供职机构:五邑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 目标语为外语的双语教学模式国际比较研究
- 双语教学是一条成功的外语教学途径。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实施双语教学,加拿大、新加坡等国还把双语教学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从中获益匪浅。二战后,整个世界形成了三大著名双语教学重镇,即北美地区、欧洲地区和东南亚地区。
知...
- 肖建芳
- 关键词:双语教学外语教学目标语比较教育学
- 文献传递
- SLA动机模式与我国EFL动机构建研究被引量:2
- 2002年
- 探讨了Gardner的社会教育模式 (socio -educationalmodels)和中国国情的EFL动机构建及其归因。文章分四部分。 1)简介Gardner的社会教育模式 ;2 )通过分析调查结果讨论了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构建的四个维度 ;成就动机、工具性动机、融合性动机和被迫性动机 ;3)中国学生EFL动机构建归因 ;4 )
- 肖建芳
- 关键词:动机成就动机工具性动机SLAEFL
- 双语教学的一种新模式——综合英语教学实验被引量:3
- 2008年
- “国际合作综合英语教学实验”,简称“综合英语”,为中国与美国、芬兰及香港特区等合作并借鉴国际多种外语教学经验的国际性实验项目。综合英语教学理念是借鉴国外双语教育经验并结合对中国具体情况的分析而形成、是一种以目的语(英语)为外语的双语教育模式。它具有双语教育的本质特性,即用英语作为学习英语的教学语言,并且把英语作为其他相关学科教学的语言之一,
- 肖建芳
- 关键词:综合英语教学实验双语教学双语教育模式教学语言教学经验
- 论享受教育被引量:1
- 2006年
- 享受教育的逻辑起点是生命哲学。教育价值的当代追问,需要对享受教育是什么、为什么、教育的可享受性等做出基于生命哲学的应答与发展性阐释。作为一种肯定性的教育存在,享受教育在理念和实践层面上具有时代的文化契合性与合理性。享受教育提出的目的就在于让教育敞开并回归真善美本质,教育人在教育生活中达至教育幸福。
- 王振权肖建芳刘闽
- 关键词:生命享受教育教育生活
- 国际视野中高等教育针对性的发展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高等教育的针对性是高等教育的三大理念(针对性、质量观和国际化)之一。文章简要分析了二战前与二战后高等教育针对性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在此基础上并根据1998年在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精神预测了高等教育针对性发展的趋势,提出了在本世纪不断发展高等教育针对性的七条建议。
- 肖建芳
-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手段学术自由办学理念
- 二十一世纪国际教育新理念:高等教育终生化被引量:5
- 2007年
- 德国学者戴夫关于终生教育的20条原则已成为终生教育理论建设的重要里程碑,而终生教育的奠基人朗格朗则为高等教育终身化提供了九项主要依据。这对我国高等教育终生化的主要启示是:推进教育民主化,树立民主的师生观、新的课程观、为学生终生服务的质量观,建立相应的评价制度。
- 肖建芳
- 关键词:终身教育高等教育
- 文莱教育及其对我国教改的启示被引量:3
- 2007年
- 介绍并分析了文莱的教育结构与体系及其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文莱教育对我国教改的几点有益启示.
- 肖建芳王振权
- 中美两国当前外语课程标准比较研究被引量:8
- 2007年
- 为了提高美国学生的外语能力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关国教育界和外语界在20世纪末颁布了以“5C”为主要内容的《21世纪外语学习目标》,给美国外语教育改革带来了质的改变。同样中国分别于2001年和2003年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本文试图通过对中美两国外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主要内容,以及标准的实施状况等内容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中美两国外语课程发展的趋势和外语课程改革的经验对我国的有益启示。
- 肖建芳丁俊华
- 关键词:外语教育
- 英语教师应善于处理几种关系被引量:1
- 2006年
- 为了实现基础英语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善于处理好几种关系,包括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关系,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关系,口语学习和书面语学习的关系,个体活动与合作学习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这样才能发挥教师的智能优势。
- 肖建芳
- 关键词:英语教师英语教学教学目标口语学习语言知识
- 西部民族区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梯田模式”被引量:4
- 2007年
- 新疆大学作为边疆民族区域地方高校,肩负着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的主要职能。在发展实践中,逐步建构起以“梯田模式”为基本特征的民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夯实两个基础平台、构建三个质量维度和突出一个德育制高点,即“汉语授课模式”+“分层培养模式”的智育大平台,“科技班模式”+“少数民族理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三个质量维度,以及“三课模式”的德育制高点,并在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因材施教与按需施教的多维互动。
- 王振权肖建芳张晓帆
- 关键词:民族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