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红

作品数:10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血吸虫
  • 3篇吸虫
  • 3篇IL-18
  • 2篇钉螺
  • 2篇选育
  • 2篇医院感染
  • 2篇日本血吸虫
  • 2篇微生物
  • 2篇系统发育
  • 2篇灭螺
  • 2篇灭螺效果
  • 2篇分子系统
  • 2篇分子系统发育
  • 2篇PVAX1
  • 2篇CB
  • 1篇多价
  • 1篇新生儿
  • 1篇血吸虫病
  • 1篇医院感染学
  • 1篇胰十二指肠

机构

  • 8篇长治医学院附...
  • 6篇长治医学院
  • 5篇中南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9篇魏红
  • 5篇程红兵
  • 5篇崔国艳
  • 4篇汪世平
  • 3篇刘益萍
  • 3篇张晓霞
  • 3篇刘明社
  • 2篇冯其梅
  • 2篇何鑫
  • 2篇周云飞
  • 2篇张树菊
  • 2篇李欣丰
  • 2篇周宁
  • 2篇李芬
  • 2篇黄成铭
  • 1篇曹文君
  • 1篇王媛媛
  • 1篇王媛媛
  • 1篇郑文芳
  • 1篇杜明梅

传媒

  • 2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开腹和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部位感染病原菌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不同手术方法的手术部位感染情况,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医院感染软件监测系统提取2018年9月-2019年6月于解放军总医院因胆管、胰腺或十二指肠肿瘤疾病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389例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en pancreaticoduodenectomy,OPD)组201例和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Robot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RPD)组188例。比较两组患者基本特征、手术部位感染情况与特点。结果OPD组术前胆道引流患者38.31%(77/201)高于RPD组(P<0.001)。OPD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长和失血量分别为(4.90±1.21)h、14.00(11.00,19.00)d和200.00(150.00,300.00)ml长(多)于RPD组(P<0.001)。OPD组和RPD组手术部位感染率分别为8.46%、13.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1),均以器官腔隙感染为主;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61.54%),居前五位的病原菌是屎肠球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和弗氏柠檬酸杆菌。多药耐药菌占58.46%。结论相较于OPD,RPD是安全可行的。在围手术期用药方面应注意经验性抗菌药物的选择。
魏红杜明梅张晓霞吴爱玉周宁李欣丰郭芳芳刘运喜
关键词:开腹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部位感染
IL-18联合SjRPS4oCB多价疫苗免疫对血吸虫病小鼠肝脏虫卵肉芽肿形成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观察pVAX1/IL-18联合pVAX1/SjRPS4oCB多价疫苗诱导免疫对小鼠肝脏虫卵肉芽肿形成的影响。方法 70只雌性小鼠随机分为NS组、pVAX1空质粒组、pVAX1/IL-18组、pVAX1/SjRPS4oCB组和pVAX1/SjRPS4oCB+pVAX1/IL-18组,每组小鼠注射相应质粒100μg或等量生理盐水,每隔2周加强免疫1次,共3次。末次免疫后3周,用血吸虫尾蚴以腹部贴片感染小鼠。感染后第8周剖杀小鼠,取肝组织做石蜡切片,HE染色及Masson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肝脏虫卵肉芽肿大小及虫卵周围胶原沉积情况,计算肝组织减卵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VAX1/SjRPS4oCB+pVAX1/IL-18组小鼠肝脏病变程度较轻,表面虫卵结节较少,肝脏色泽、质地等接近正常肝脏,虫卵肉芽肿数量及肉芽肿面积均下降,虫卵肉芽肿周围胶原含量减少;肝减卵效果显著,减卵率为63.00%,与其它各组27.00%~52.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8联合pVAX1/SjRPS4oCB疫苗具有抑制抑制肝脏血吸虫虫卵肉芽肿的效果。
程红兵程红兵周云飞张树菊冯其梅崔国艳刘益萍崔国艳刘明社魏红
关键词:血吸虫病肉芽肿
灭螺微生物的选育及其效果观察被引量:7
2015年
从湖南省汨罗市血吸虫病防治研究实验基地的钉螺池中采集土壤样品15份,初筛出4株灭螺活性较强的菌株,分别为B8、B27、B36和B59。灭螺试验结果表明,与细菌发酵液组和菌体悬液组相比,4株菌株的发酵上清液组的灭螺效果最好。B59菌株的发酵上清液分别浸泡钉螺48和72 h后,钉螺的死亡率为73.3%(44/60)和96.7%(58/60),灭螺效果优于其他3株细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结果表明,B59菌株的上清液、发酵液和菌体悬液中均无蛋白条带出现。B59菌株为革兰氏阳性杆菌。分子系统进化分析表明B59菌株(GenBank登录号为KP146144)的ITS序列与蜡样芽孢杆菌相关序列(Gen Bank登录号为CP001746)的同源性达100%。
崔国艳汪世平程红兵魏红何鑫闾丘思嘉黄成铭
关键词:钉螺微生物选育灭螺效果分子系统发育
pVAX1/IL-18对日本血吸虫DNA疫苗效果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pVAX1/IL-18对日本血吸虫pVAX1/SjRPS4·CB疫苗免疫保护效果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NS组、pVAX1空质粒组、pVAX1/IL-18组、pVAX1/SjRPS4·CB组、pVAX1/SjRPS4·CB+pVAX1/IL-18组,每组12只。每组小鼠在左后腿股四头肌注射相对应质粒100μg或者等剂量生理盐水,隔2W加强1次,共注射3次。末次免疫后3周腹部贴片感染小鼠。感染后8周剖杀小鼠,用ELISA法检测小鼠特异性抗体IgG,计算减虫率、肝组织减卵率、肠减卵率、每雌减卵率。结果 pVAX1/SjRPS4·CB、pVAX1/IL-18联合免疫小鼠后,IgG滴度为1∶12 800,高于单独免疫组;减虫率、肝组织减卵率、肠减卵率、每雌减卵率与其他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VAX1/IL-18对日本血吸虫DNA疫苗具有明显增效作用。
程红兵程红兵周云飞张树菊冯其梅崔国艳刘益萍崔国艳刘明社魏红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疫苗
IL-18对pVAX1/SjRPS4·CB质粒疫苗免疫小鼠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免疫调节作用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pVAX1/IL-18联合pVAX1/Sj RPS4·CB质粒疫苗对小鼠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70只BALB/c雌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生理盐水组(NS组)、pVAX1空质粒组、pVAX1/IL-18组、pVAX1/Sj RPS4·CB组和pVAX1/Sj RPS4·CB+pVAX1/IL-18组等5组(每组14只),每组小鼠在左后腿股四头肌注射相应质粒100μg或等量生理盐水,每隔2周加强免疫1次,共免疫3次。小鼠感染前(免疫后3周)尾尖部取血,ELISA检测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Ig G以及抗体亚类Ig G1、Ig G2a水平。同时,各组小鼠经腹部贴片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20±1)条/鼠。感染后8周,门静脉灌注法收集日本血吸虫成虫,计算减虫率;取肝组织,显微镜下计数虫卵数,计算减卵率。无菌取脾脏,称重,计算小鼠脾脏指数,噻唑蓝(MTT)法测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水平。分别于小鼠感染前(免疫后3周)以及感染后2、4、6、8周尾尖部取血,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结果5组小鼠免疫后3周,ELISA检测结果显示,pVAX1/Sj RPS4·CB+pVAX1/IL-18组Ig G、Ig G1、Ig G2的吸光度(A450值)分别为1.03±0.17、0.32±0.08、0.78±0.12,Ig G2a/Ig G1比值为2.44,均高于其他4组。pVAX1/Sj RPS4·CB+pVAX1/IL-18组的减虫率、减卵率分别为52.0%、63.2%,均高于其他3组(P<0.05)。脾脏指数结果显示,pVAX1/Sj RPS4·CB+pVAX1/IL-18组小鼠脾脏指数为3.32±0.37,高于其他4组(P<0.05)。MTT法检测结果显示,pVAX1/Sj RPS4·CB+pVAX1/IL-18组淋巴细胞体外增殖水平A570值为4.45±0.34,高于其他4组(P<0.05)。小鼠感染前以及感染后2、4、6、8周,pVAX1/Sj RPS4·CB+pVAX1/IL-18组IFN-γ含量分别为(569.07±21.15)、(560.66±30.84)、(577.46±36.45)、(605.03±36.91)、(636.33±37.35)pg/ml,均高于其他4组(P<0.05);各组IL-4含量在感染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8可增强pVAX1/Sj RPS4·CB疫苗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免疫保护效果,且诱导小鼠产生较高的以Th1为主的�
程红兵程红兵张树菊汪世平冯其梅刘益萍崔国艳刘益萍李芬崔国艳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白细胞介素-18
新生儿医院感染部位发生情况的Meta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并分析新生儿医院感染各部位发生情况及其分布的情况。方法检索2013年1月—2018年1月在Pub Med、CNKI、CBM、VIP及WanFang data平台上发表的关于中国大陆地区发生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相关文献及资料。结果共计162篇文献符合要求,总结结果显示:下呼吸道是新生儿感染率最高也是总分布率最高的感染部位。分级分析:下呼吸道感染是综合性医院、三级及二级医院感染率最高的部位;胃肠道感染是专科医院感染率最高的部位。结论下呼吸道是新生儿医院感染部位中感染率最高的部位,各级医院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应对措施,以有效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魏红张晓霞薛敏王媛媛张育芳
关键词:医院感染新生儿下呼吸道胃肠道感染META分析
疫情防控背景下翻转课堂在医院感染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评价翻转课堂模式在医院感染学课程体系设置中应用的效果,为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在医院感染学课程教学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长治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5年制本科11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8名,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讲授方法,试验组采用翻转课堂讲授方法。临床实习期间对手卫生执行的正确性和依从性进行观察;问卷调查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满意度;通过测试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翻转课程的设置总满意度达63.79%。翻转课堂较传统教学模式,手卫生正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卫生依从率(88.05%VS 47.91%)、消毒隔离技术及格率(86.21%VS 48.28%)、职业暴露防护及格率(84.48%VS 36.2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翻转课堂在医院感染学教学中目标达成率高。
张晓霞薛敏霍秀兰崔亚登郭芳芳李欣丰魏红李启东郑文芳周宁
关键词:医院感染学建构主义
灭钉螺微生物的选育及抑螺效果观察(英文)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筛选出一种高效、持久、安全及价廉的灭螺微生物,对其进行鉴定并观察其抑螺功效。【方法】从钉螺孳生的土壤中筛选出4株灭螺活性较强的菌株(B8、B27、B36、B59),显微镜观察菌株形态和革兰氏染色均为G+杆菌。不同分离胶浓度的SDS-PAGE分析其灭螺活性成分;优势菌株经16S r RNA扩增后,PCR产物测序,序列比对,构建系统发育树鉴定其种属。【结果】灭螺结果表明,各试验组中发酵上清液各菌株间灭螺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286,P=0.002);细菌发酵液各菌株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17.298,P=0.008);菌体悬液各菌株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579,P=0.271);此外,B59菌株的灭螺效果优于其它菌株,尤其是其发酵上清液浸泡48 h和72 h钉螺死亡率高达73.3%和96.7%。SDS-PAGE发现在B59细菌上清液中无蛋白带出现,推测其灭螺活性物质可能是其他成分;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B59菌株位于Bacillus cereus(CP001746)分支上,一致性达100%。【结论】B59菌株的发酵上清液灭螺效果最好,其灭螺活性物质可能不是蛋白质,B59菌株被鉴定为Bacillus cereus。
崔国艳汪世平程红兵何鑫黄成铭闾丘思嘉魏红
关键词:钉螺微生物选育灭螺效果分子系统发育
长治地区食管癌空间自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山西长治地区食管癌空间自相关性研究.方法:2013-2017年选取山西长治地区食管癌患者登记资料,进行Moran'sⅠ及G统计量空间自相关性分析.结果: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方面,以县为基本单位进行Moran's以及Getis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食管癌发病率存在正相关,并且分布方面有聚集性特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空间自相关性分析,能够弥补常规统计学缺乏空间关联方面的缺陷,从而为分析食管癌的风险因素提供线索,为食管癌的早发现早治疗提供依据.
王媛媛冯志艳魏红曹文君
关键词:食管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