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急性
  • 2篇梗死
  • 1篇血栓
  • 1篇血栓通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治疗
  • 1篇血性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流变
  • 1篇血液流变学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泵
  • 1篇中毒
  • 1篇中毒治疗
  • 1篇神经功能

机构

  • 3篇四川石油管理...

作者

  • 4篇喻萍
  • 3篇涂小玲
  • 2篇陈文广
  • 1篇李玲玲
  • 1篇周明生
  • 1篇肖锦荣
  • 1篇王瑜琦
  • 1篇付东

传媒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华西医学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2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和纤维蛋白原变化以及安全性。方法:将8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行基础治疗+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两周,对照组行基础治疗+丹参粉剂静脉滴注,疗程两周,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和血纤维蛋白原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急性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纤维蛋白原指标显著下降(P<0.01)。结论:疏血通有明显降低血液黏滞度作用,对急性脑梗死有良好作用且不良反应小,易耐受。
涂小玲陈文广付东王心群周明生喻萍
关键词:脑梗死疏血通注射液疗效血液流变学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50例,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使用胰岛素泵皮下输注胰岛素和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常规胰岛素的用量为0.1 IU/(kg.h),待血糖降至13.9 mmol/L时,对照组改为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治疗组则继续使用胰岛素泵。观察血糖、血酮体、尿酮体,以及胰岛素剂量、平均治愈时间、低血糖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的血糖在治疗后均明显下降,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者的酸中毒在治疗后均得到纠正,治疗组恢复正常(9.4±3.6)h短于对照组(15.7±6.2)h,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治疗后尿酮体转阴为(6.0±2.30)h,对照组为(15.34±4.66)h,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胰岛素泵模拟了胰岛素的生理分泌,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以取得比对照组更满意的疗效。
涂小玲陈登秀喻萍
关键词:胰岛素泵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空气压力波辅助血栓通、抗血小板治疗对脑卒中后下肢偏瘫患者偏瘫症状及下肢血流的影响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探讨空气压力波辅助血栓通、抗血小板治疗对脑卒中后下肢偏瘫患者偏瘫症状及下肢血流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2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88例脑卒中后下肢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血栓通、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加用空气压力波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下肢偏瘫症状的变化,测定两组神经功能及下肢功能的改善情况,监测患者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平均返流时间及腿围平均周径的变化,统计两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肢体麻木、脉络淤血、偏瘫等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降低,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表(FAC)、10 min快速步行试验(10 m MWS)最快步行速度上升(P<0.05),观察组FMA评分、FAC、10 m MWS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反流时间短于对照组,腿围周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后下肢偏瘫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空气压力波仪辅助血栓通、抗血小板治疗,可改善患者偏瘫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优化患者下肢功能,改善下肢血流,降低血栓形成发生风险。
王瑜琦喻萍涂小玲黄珂
关键词:脑卒中后偏瘫下肢功能障碍血栓通
脑苷肌肽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规范治疗,脑苷肌肽组(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苷肌肽注射液,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后两组神经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结果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规范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苷肌肽后,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率可明显提高,疗效确切。
李玲玲肖锦荣喻萍张桃琼陈文广
关键词:脑梗死脑苷肌肽神经功能缺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