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丽滨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重庆市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球菌
  • 4篇肺炎
  • 4篇肺炎链球菌
  • 3篇蛋白
  • 2篇蛋白相互作用
  • 2篇热休克
  • 2篇热休克蛋白
  • 2篇相互作用
  • 2篇荚膜
  • 2篇DNAJ
  • 1篇蛋白C
  • 1篇点突变
  • 1篇突变
  • 1篇转录
  • 1篇转录调控
  • 1篇烯醇化酶
  • 1篇细菌
  • 1篇细菌荚膜
  • 1篇基因
  • 1篇荚膜多糖

机构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遵义医学院第...

作者

  • 4篇王建敏
  • 4篇马峰
  • 4篇张雪梅
  • 4篇王丽滨
  • 4篇徐红梅
  • 3篇邢燕
  • 1篇孟江萍
  • 1篇宋志新
  • 1篇徐绣宇
  • 1篇尹一兵
  • 1篇张群
  • 1篇王虹
  • 1篇吴凯峰
  • 1篇郑玉强

传媒

  • 2篇微生物学报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年份

  • 4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肺炎链球菌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与热休克蛋白DnaJ的相互作用
2015年
目的验证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n)糖酵解关键酶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和热休克蛋白Dna J的相互作用。方法 PCR扩增S.pn D39 GAPDH蛋白编码基因gap全长,将其克隆至p ET-28a(+),重组质粒经PCR、双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GAPDH-6His的表达,经Ni-NTA亲和层析柱纯化后,用SDS-PAGE鉴定其纯度。重组GAPDH蛋白经腹部皮下免疫昆明小鼠获得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鉴定GAPDH的保守性。采用大肠杆菌双杂交系统、直接结合实验、生物膜层干涉技术(Bio-layer Interferometry,BLI)验证GAPDH和Dna J的相互作用。结果获得了纯度达90%的GAPDH重组蛋白,并获得了效价达107的抗GAPDH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在7株不同血清型S.pn的全菌裂解液和培养上清中均存在和抗GAPDH抗体反应的特异性条带。大肠杆菌双杂交系统显示GAPDH和Dna J共转化菌株能够在3-AT平板及双选择培养平板上生长,提示二者在细菌胞内有相互作用。直接结合实验和BLI显示随着加入GAPDH蛋白浓度的增加,二者的结合量也增加,提示GAPDH和Dna J的结合具有浓度依赖性。BLI实验也显示GAPDH和Dna J的亲和常数为1.12×10-7mol/L。结论糖酵解关键酶GAPDH在肺炎链球菌中保守表达,且为分泌性蛋白;该蛋白和热休克蛋白Dna J在细胞内存在相互作用,且为直接相互作用。
马峰王建敏王丽滨宋志新徐红梅邢燕粟玉凤张雪梅孟江萍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蛋白相互作用
肺炎链球菌cps操纵子的启动子序列点突变可导致细菌荚膜缺失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明确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合成操纵子的启动子序列出现的点突变313713 T→C是否可导致细菌荚膜缺失。【方法】Western blot检测肺炎链球菌突变株SPY1(NC_008533.1 313713 T→C)荚膜多糖含量;实时定量荧光PCR分析荚膜多糖合成基因cps2A、cps2B、cps2C以及cps2D的表达量;构建重组质粒pEVP3-cps promoterD39和pEVP3-cps promoterSPY1,分别转化D39和SPY1菌株,通过β-半乳糖苷酶活性检测来验证转入的启动子序列对细菌荚膜合成的影响,并通过电镜观察荚膜结构和荚膜肿胀试验进一步验证。【结果】肺炎链球菌SPY1的荚膜多糖含量较野生型显著下降,其相关基因cps2A、cps2B、cps2C以及cps2D的表达量较野生型D39均显著降低;与D39-pEVP3-cps promoterD39对比,D39-pEVP3-cps promoterSPY1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下降了76%,与SPY1-pEVP3-cps promoterD39相比,SPY1-pEVP3-cps promoterSPY1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下降了约79%;电镜结果显示,重组SPY1-pEVP3-cps promoterD39荚膜可恢复至野生型水平,并且重组D39-pEVP3-cps promoterSPY1(NC_008533.1 313713 T→C)荚膜肿胀试验呈阴性。【结论】荚膜多糖合成操纵子的启动子序列点突变313713 T→C可导致荚膜多糖合成基因表达显著下调,从而引起菌株SPY1的荚膜显著减少甚至缺失。
王建敏徐绣宇马峰徐红梅王丽滨邢燕粟玉凤张雪梅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荚膜点突变
肺炎链球菌烯醇化酶与热休克蛋白DnaJ的结合及结合位点鉴定
2015年
目的:明确肺炎链球菌糖酵解关键酶烯醇化酶(enolase,Eno)和热休克蛋白DnaJ是否有直接结合及结合位点。方法:原核表达并纯化Eno全长蛋白,鉴定其酶活性,利用重组Eno蛋白皮下免疫昆明小鼠制备特异性抗血清,分析其胞外分泌情况;采用生物膜层干涉(biolayer interferometrvy,BLI)技术和直接结合实验鉴定Eno和DnaJ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直接相互作用;在前者结果阳性的基础上,截短表达Eno蛋白,通过直接结合实验鉴定Eno蛋白结合DnaJ的位点。结果:成功表达重组Eno蛋白,纯度达90%,该蛋白具有酶活性;重组Eno蛋白皮下免疫昆明小鼠后,获得效价达1∶7.68×106的特异性抗血清;Western blot分析显示,7种不同血清型肺炎链球菌培养上清中均在分子量约47 k D处出现特异性反应带;直接结合试验显示,随着Eno蛋白浓度增加,Eno与DnaJ的结合量也相应增加(r=0.920,P=0.000),其吸光度值从0.222±0.042(12.5μg/ml)增加到0.569±0.099(200.0μg/ml);BLI技术测定两者结合的亲和常数为926 nmol/L;截短的Eno(aa1-aa100)与DnaJ的结合量2.25±0.38高于其他截短序列的结合量0.94±0.25、1.08±0.09、0.75±0.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1,P=0.000)。结论:肺炎链球菌Eno蛋白与DnaJ蛋白存在直接结合作用,结合位点主要位于其N端的1~100个氨基酸序列。
王建敏马峰徐红梅王丽滨邢燕粟玉凤张雪梅王虹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烯醇化酶DNAJ蛋白相互作用
肺炎链球菌糖代谢蛋白CcpA对荚膜多糖的调控作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肺炎链球菌糖代谢蛋白CcpA对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CPS)的调控作用。【方法】利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工程菌原核表达CcpA蛋白,使用Ni2+亲和层析的方法纯化蛋白。利用纯化后的CcpA蛋白免疫昆明小鼠并制备多克隆抗体;采用ELISA法测定抗CcpA抗体效价。随后,利用Westertn blot方法分析CcpA蛋白在肺炎链球菌中的保守性。另外,利用EMSA方法分析CcpA与cps基因座启动子区域片段的结合。最后,构建ccpA基因缺失株和ccpA基因回复株;利用ELISA法测定野生D39菌株、ccpA基因缺失株和ccpA基因回复株的荚膜多糖含量。【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cpA蛋白在多种血清型的肺炎链球菌均有表达,CcpA蛋白可与cps基因座启动子区域结合,且呈剂量依赖性;ccpA基因缺失时,细菌CPS含量升高,回复表达CcpA蛋白后,CPS含量显著降低。【结论】CcpA是肺炎链球菌中一种保守表达的蛋白,可通过调节cps基因座启动子负性调控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的表达。
王丽滨徐红梅吴凯峰郑玉强王建敏马峰张雪梅尹一兵张群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A基因荚膜多糖转录调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