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力学

作品数:19 被引量:72H指数:4
供职机构: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支气管
  • 6篇气管
  • 5篇慢性
  • 4篇气管镜
  • 4篇灌洗
  • 3篇心病
  • 3篇洗液
  • 3篇疗效
  • 3篇介入
  • 3篇灌洗液
  • 3篇恶性
  • 3篇肺心病
  • 3篇病患
  • 2篇诱发电位
  • 2篇支气管肺灌洗
  • 2篇支气管肺灌洗...
  • 2篇支气管肺泡
  • 2篇支气管肺泡灌...
  • 2篇支气管肺泡灌...
  • 2篇支气管镜

机构

  • 15篇哈尔滨市第一...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市肺科医...
  • 1篇大连医学院

作者

  • 19篇蒋力学
  • 4篇张晓霞
  • 4篇苗微微
  • 3篇吴雪
  • 3篇马良
  • 2篇李波
  • 2篇白露
  • 2篇刘凤荣
  • 2篇顾俊明
  • 2篇马良
  • 1篇周彩存
  • 1篇许以平
  • 1篇娄梅田
  • 1篇徐瑛
  • 1篇臧舒
  • 1篇刘渤
  • 1篇曹长恕
  • 1篇李建龙
  • 1篇翟闻
  • 1篇史桂英

传媒

  • 4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临床肿瘤学杂...
  • 2篇哈尔滨医药
  • 2篇中国医药
  • 1篇上海免疫学杂...
  • 1篇大连医学院学...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呼吸与危...
  • 1篇第七届东北地...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 3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2
  • 1篇199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视觉及体表感觉诱发电位在肺性脑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评价应用视觉、体表感觉诱发电位作为诊断肺性脑病的辅助定量指标。方法  5 0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 ,其中肺性脑病 11例 ,非肺性脑病 39例和 2 0例正常者进行了视觉、体表感觉诱发电位的检测。结果 体表感觉诱发电位除P60 潜伏期肺脑组与Ⅱ型呼衰组有显著性差异外 ,其余各波潜伏期肺脑组与Ⅱ型呼衰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而同时视觉诱发电位P10 0 潜伏期肺脑组同非肺脑组及正常组相比较差异皆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视觉诱发电位P10 0 和体表感觉诱发电位P60 潜伏期的延长作为一项辅助定量指标 。
蒋力学刘凤荣王春梅
关键词:视觉诱发电位肺性脑病
48例肺心病患者内皮素水平的观察
1996年
皮内素(ET)是一种由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含21个氨基酸的生物活性多肽,它不仅是强大的血管收缩剂,而且还具有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能力。内皮素是近年来国内外不断深入研究的课题,对肺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变化报道不多。我们对48例住院的肺心病患者进行了测定,并与健康人做对照,探讨ET在肺心病患者体内含量变化。 材料与方法 一、对象:本组48例肺心病患者均为住院病人,诊断符合1977年全国慢支、肺心病诊断标准。男26例,女22例,平均年龄62岁(40~80岁)。
娄梅田蒋力学刘渤
关键词:肺心病内皮素
多黏菌素B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多黏菌素B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因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所致慢阻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而使用多黏菌素B治疗的11例患者资料,根据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等变化评价患者使用多黏菌素B治疗的临床有效率、细菌清除率、病死率及安全性。结果 11例患者均由两所三甲医院的综合ICU转入我科,在我科给予单间隔离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治疗时间为8~13 d,平均10 d。多黏菌素B治疗后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其中7例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有效率为63.6%(7/11);8例获得细菌学清除,细菌清除率为72.7%(8/11)。4例患者死亡,总体病死率为36.4%(4/11)。给予多黏菌素B治疗期间,只有1例出现药物热导致停药,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1%(1/11)。结论多黏菌素B可尝试作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所致慢阻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常规治疗方案失败后的治疗选择,但尚需要更可靠的临床证据。
苗微微马良李波蒋力学
关键词:多黏菌素B鲍曼不动杆菌泛耐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支气管镜综合介入技术治疗恶性隆突病变的临床效果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综合介入技术治疗恶性隆突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 1月至2016年12月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恶性隆突病变患者27例,根据气道狭窄的病因、长度以及狭窄远端肺组织和气道功能,选择高频电刀、冷冻、氩等离子体凝固术(APC)、支架置入4种技术中的2种以上方法进行治疗,评价Karnofsky活动状态(KPS)评分和美国胸科协会的气促分级,观察近期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7例患者中,高频电刀+冷冻+APC治疗25例,高频电刀+冷冻+APC+支架置入治疗2例。所有患者共行42次高频电刀治疗,48次冷冻治疗,32次APC治疗,置入Y型一体化自膨胀式金属支架2枚。治疗后KPS评分由治疗前的(55±10)分增加至(76±11)分;气促分级由治疗前的(3.1±0.8)级下降至(0.7±0.6)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近期总有效率为100%,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高频电刀、冷冻、APC、支架置入等气道介入技术联合应用对恶性隆突病变有较好的效果,且并发症少。
苗微微吴雪马良蒋力学
关键词:支气管镜介入治疗
多粘菌素B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所致慢阻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苗微微马良蒋力学
经支气管镜介入技术治疗气管支气管神经纤维瘤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总结气管支气管神经纤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方法分析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2例气管支气管神经纤维瘤病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镜下及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预后,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以"气管"和"神经纤维瘤"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以"Trachea"OR"Neurofibroma"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间为1999年1月1日至2017年9月1日。结果 2例患者均为男性,其中1例患者肺部CT可见右主支气管内圆形软组织密度影,支气管镜下可见肿物由右主支气管向上生长,越过隆突阻塞左主支气管管腔约60%;另1例患者肺部CT见气管中上段右侧壁圆形软组织密度影,支气管镜下见气管中上段右侧壁宽基底肿物。2例均经支气管镜综合介入技术切除肿物,病理回报均为神经纤维瘤。目前随访2例患者状态良好,生活工作正常。经上述数据库检索,共检索到14篇文献,其中国外5篇,报道6例患者,大部分为个案报道,国内9篇,均为个案报道。结论气管支气管神经纤维瘤是临床罕见的气管肿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漏诊及误诊,诊断依靠组织病理学。放疗及药物治疗均无明显疗效,外科手术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传统的手术方式创伤较大,随着肺脏病学介入技术的发展,可以采用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对气道内的肿瘤具有良好效果。
苗微微吴雪马良蒋力学
关键词:气管神经纤维瘤气管镜介入治疗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菌定量培养在慢性支气管炎病原菌诊断上的应用
蒋力学
肺性脑病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及事件相关电位P_(300)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临床应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做为诊断肺性脑病的客观定量指标。方法:5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其中肺性脑病12例,非肺性脑病38例和20例正常者同时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检测。结果:脑干听觉诱发电位除Ⅰ~Ⅴ峰间时程外,肺脑组与Ⅱ型呼衰组有显著性差异,其余各波及峰间时程肺脑组与Ⅱ型呼衰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而同时P300潜伏期肺脑组同非肺脑组及正常组相比显著延长(P<001)。结论:P300潜伏期延长可做为一项客观定量指标判定肺脑。
蒋力学刘凤荣张晓霞
关键词:肺性脑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胸腔微创置管闭式引流灌注高聚生、顺铂治疗恶性胸水被引量:13
2005年
张清峰吕丽波蒋力学刘守军
关键词:微创置管高聚生顺铂恶性胸水
老年人自发性气胸5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1995年
老年人自发性气胸52例临床分析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臧舒,曹长恕,蒋力学哈医大一院急诊科王秀洁,孙丽我院1990年至1994年共收治114例自发性气胸,其中老年人(≥60岁)自发性气胸52例(45.6%)。现将同期收治的16-59岁中青年自发性气胸62例(...
臧舒曹长恕蒋力学王秀洁孙丽
关键词:气胸自发性气胸老年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