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羽

作品数:20 被引量:174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水利科技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天文地球
  • 9篇水利工程
  • 3篇经济管理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流域
  • 4篇太湖
  • 4篇城市
  • 4篇城市化
  • 3篇太湖流域
  • 3篇气象
  • 3篇径流
  • 3篇湖流
  • 3篇河网
  • 3篇城镇化
  • 2篇调蓄
  • 2篇调蓄能力
  • 2篇影响因素
  • 2篇蒸散
  • 2篇蒸散量
  • 2篇生态
  • 2篇生态安全
  • 2篇湿润指数
  • 2篇时空变化分析
  • 2篇土地利用

机构

  • 18篇南京大学
  • 8篇西南大学
  • 5篇江苏省水文水...
  • 1篇澳大利亚国立...
  • 1篇衡阳师范学院
  • 1篇江苏省水利厅
  • 1篇德国基尔大学

作者

  • 20篇徐羽
  • 13篇许有鹏
  • 8篇徐刚
  • 8篇吴雷
  • 8篇吴艳飞
  • 8篇王强
  • 7篇高斌
  • 3篇杨柳
  • 3篇杨洁
  • 3篇王跃峰
  • 3篇项捷
  • 1篇马倩
  • 1篇徐兴
  • 1篇刘敏
  • 1篇周毅

传媒

  • 3篇水土保持研究
  • 3篇水科学进展
  • 2篇湖泊科学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西南师范大学...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地理学报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第十四届中国...

年份

  • 3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太湖西苕溪流域径流变化归因分析被引量:14
2018年
气候变化与剧烈的人类活动正深刻地影响着全球水循环系统,河川径流作为水循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因此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为此,以太湖上游西苕溪流域为典型,应用累积距平、线性趋势分析及流量历时曲线等方法,分析1972~2015年流域内的水文气象变化趋势;基于累积量斜率变化分析方法与气候弹性模型,定量揭示降水与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变化的贡献率。研究结果显示:(1)1972~2015年间流域年径流量呈减小趋势,并且在1999年发生突变,以此将时间序列划分为基准期与变异期两个阶段。变异期流域年均径流量减少约11.76%,减少幅度较大。(2)流域降水量年际变化趋势并不显著,与基准期相比,变异期年均降水减少约1.43%,减少幅度较小,但流域径流对降水变化敏感。汛期降水量占年降水量比重减少,降水的年内分配逐渐坦化,一定程度上使得产流减少。(3)根据累积量斜率变化率分析方法,降水与人类活动对西苕溪流域径流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26.45%和73.55%,由气候弹性模型计算得出二者的贡献率分别为23.52%与76.48%。两种计算方法结果较为接近,均表明人类活动是导致西苕溪流域径流减少的主要因素。
代晓颖许有鹏林芷欣王强徐羽袁甲
关键词:径流变化贡献率
近14年安徽省耕地资源安全的时空特征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究近14a安徽省耕地资源安全时空特征,为安徽省社会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提供依据。[方法]从耕地资源数量、质量和生态安全3个方面选取27个评价指标,构建耕地资源综合安全评价体系。[结果](1)安徽省耕地数量和质量安全程度分别呈下降和上升趋势,生态安全等级较为稳定,综合安全呈缓慢上升趋势;(2)耕地资源数量安全总体呈皖东、皖北高于皖南的空间格局;质量安全呈现皖中、皖南高于皖北的特征;生态安全表现为皖中部和皖南较低,其余较高的空间格局;综合安全与数量安全空间分布具有相似性,且在时间上,低安全等级地市呈现"集中—分散"的空间特征,高安全程度地市反之。(3)近14a安徽省耕地资源数量、质量和生态安全的主要障碍因子具有明显的时间变化特征。[结论]安徽省耕地资源安全情况不容乐观,各地区需因地制宜,提高安全保障程度。
吴艳飞徐羽徐刚
关键词:生态安全
重庆市参考作物蒸散量及湿润指数变化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利用1960—2008年重庆市34个气象站点的逐日降水、气温、气压、空气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资料,采用FAO推荐的彭曼—孟蒂斯公式,以日为单位,计算出各站点近49a的参考作物蒸散量和湿润指数;采用线性趋势法、ArcGIS反距离权重空间插值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和相关分析法等方法,分析了1960—2008年重庆市的参考作物蒸散量和湿润指数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重庆市年均参考作物蒸散量的空间分布差异显著,表现为由渝东南地区向渝东北地区和渝中西部地区增加的趋势。时间上,1960—2008年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有阶段性的差异;(2)年均湿润指数空间分布差异较大,以渝东南的酉阳湿润指数最高,并由渝东南地区向渝东北地区和渝中西部地区递减。年均湿润指数时间分布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阶段性有差异,突变年为1979年;(3)重庆市地表湿润指数与降水量、相对湿度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平均风速、日照时数以及参考作物蒸散量呈负相关。
徐羽徐刚吴艳飞甘芬芳
关键词:参考作物蒸散量湿润指数影响因素
2012年安徽省耕地资源安全综合评价被引量:6
2016年
以耕地资源安全的涵义为基础,组建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3个层面的28个指标构成安徽省耕地资源安全综合评价体系.运用AHP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主客观赋权法对安徽省16个地市2012年的耕地资源安全状况进行定量分析与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2012年安徽省耕地资源安全的总体评价值为0.453,耕地资源安全评价分值偏低,资源安全保障程度不高.区域上,耕地资源安全等级较高的地市主要集中分布在皖东、皖南和皖西;2安徽省耕地资源数量安全分值为0.211,总体上呈现北高南低的格局.北部地区多平原,人均耕地面积和人均粮食占有量大,土地垦殖率高;3安徽省耕地资源质量安全分值为0.150,呈现出北低南高的空间分布格局;4安徽省耕地资源生态安全分值为0.092,空间分布较为复杂.
吴艳飞徐羽徐刚甘芬芳
关键词:耕地资源安全生态安全
太湖平原河网区城镇化发展与水系变化关系被引量:13
2018年
选取太湖流域下游的武澄锡虞和阳澄淀泖水利片区为研究区,基于1980s和2010s两期水系和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利用全局自相关、局部自相关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分析河网密度空间变化特征,并探讨其与土地城镇化的关系。结果表明:近30年研究区河网密度下降幅度达11.3%,其中,一、二级支流密度分别下降18.1%和11.3%。城市及周边地区下降幅度最大;因淤积和填埋造成的区域河道衰退是河网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土地城镇化速度与支流衰减长度呈指数关系,且存在区域差异;当土地城镇化速度达40%以上时,支流长度快速减少。此外,水网密布区域河网密度下降和衰退强度更大。因此,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大对水系的保护力度。
徐羽许有鹏王强吴雷杨金艳施红怡
关键词:土地城镇化太湖流域
近半个世纪以来长三角区苏州河网及调蓄能力时空变化分析
基于1960—1969年、1980—1989年和2010—2019年三期水系及1960—2014年9个站逐日水位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近半个多世纪以来长三角地区苏州河网水系的分布格局时空演变进行研究,分析长序列水...
杨柳许有鹏徐羽杨洁高斌王强项捷吴雷
关键词:高度城市化河网水系调蓄能力
文献传递
西苕溪流域径流对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响应分析被引量:13
2017年
针对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所引起的径流空间变异问题,论文以太湖上游西苕溪流域为例,基于SWAT模型(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拟的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下月尺度径流过程,通过GWR模型(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在空间上定量评估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流域径流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径流变化在流域空间分布上存在一定非平稳性,其与子流域内面积变化较大的土地利用类型相关性显著,其中城镇用地影响最大,林草地和耕地影响次之。径流变化对城镇用地的空间响应关系表现为由上游到下游逐渐增强,而对林草地和耕地的响应关系表现为从流域上游到下游逐渐减弱。对比发现,多因子GWR模型相对于单因子GWR模型更适合综合分析径流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空间响应关系。
王强许有鹏高斌王跃峰徐羽吴雷
关键词:SWAT模型西苕溪流域
水文实验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7年
阐述了水文实验的概念与内涵,归纳了水文实验的研究方法及其特点,系统地回顾了国内外流域水文实验的发展历程,梳理了应用实验方法进行植被截留与阻滞作用、降水径流关系、非饱和带水分运移以及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水文过程研究的进展,分析了当前水文实验发展的不足,提出未来水文实验的发展方向:传统的实验流域着重于地表水研究,没有深入水文循环系统的内部,应将水文实验的研究范围从地表扩展为关键带部分,并加强跨流域的补给、径流与排泄关系研究;多学科交叉的综合观测实验与协同研究是水文实验的发展趋势;当前水文实验的系统性与规范性仍显不足,应重视水文实验站网建设,加强水文实验的规范性,以促进实验数据交换和研究成果对比。
吴雷许有鹏王跃峰徐羽林芷欣
关键词:水文实验实验流域
城镇化下河流水质变化及其与景观格局关系分析——以太湖流域苏州市为例被引量:28
2017年
以河流近域景观格局与水环境质量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基于2001年及2010年两期土地利用类型以及7条典型河流的溶解氧、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5项水质指标,分析城镇化下苏州市河流水质与景观格局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苏州市河流水质状况总体较差,但呈现一定的好转趋势.(2)河流水质受到城镇用地、旱地及水田的综合影响,并表现出尺度效应.其中城镇用地与旱地对河流水质恶化具有明显的作用,水田则反之.2001-2010年城镇用地及水田对水质的影响程度有所减弱,旱地则增强.(3)蔓延度指数、最大面积斑块比例对河流水质呈现负相关,斑块数量、斑块密度、香农均匀度指数、香农多样性指数则与水质呈现正相关.景观格局对于水质的影响在大范围缓冲区更为显著.研究结果可为苏州水环境管理及太湖流域城市空间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杨洁许有鹏高斌王跃峰徐羽马倩
关键词:水质变化土地利用城镇化太湖流域
高度城镇化背景下水系演变及其响应被引量:10
2019年
针对长江三角洲地区高度城镇化对水系剧烈影响的事实,以该区太湖平原苏州市为例,选取河网密度、水面率、分形维数和支流发育系数作为水系变化指标,运用GIS分析近50年来河网的时空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水系变化对于城镇化及降水变化的定量响应,分析高度城镇化下水系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①近50年来研究区水系呈衰减趋势,河网密度、水面率、分形维数和支流发育系数分别下降5.6%、19%、1.2%和3%;区内水系禀赋差异大。②近50年来水系衰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城镇化,气候变化对其影响相对较弱;在水系变化中,城镇化的贡献率在67%以上。③随着城镇化率增加,研究区河网密度、分形维数、支流发育系数呈现先增长后衰减的"倒U型"曲线特征;苏州的高度城镇化与其水系表现出"先松弛,后紧密"的关系,二者的发展目前处于曲线右侧;未来将过渡到"高水平适应阶段"。本研究的结果丰富了城镇化与水系发展关系研究,可为其他地区水系系统的健康、绿色发展和保护提供参考。
杨柳杨柳许有鹏陆建伟雷超桂徐羽
关键词:城镇化归因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